《2022小学数学课堂低效或无效现象成因与对策有效教学调查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小学数学课堂低效或无效现象成因与对策有效教学调查报告.docx(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小学数学课堂低效或无效现象成因与对策有效教学调查报告小学数学课堂低效或无效现象成因与对策有效教学调查报告在生活中,报告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报告具有双向沟通性的特点。那么,报告究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小学数学课堂低效或无效现象成因与对策有效教学调查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须要的挚友。一、缺乏学习效率意识现象1:挥霍课堂教学时间。一位老师上商不变性质一课时,让学生做练习,先是在黑板上写题目,学生坐在下面只能“自由活动”,等到题目抄好,几分钟已过去了。学生各自由下面做了一会儿,基本上做好了,又突然叫1名学生上黑板板演。下面的同学又大多“自由活动”了。这样的课节奏太慢
2、了,效率自然可想而知了。成因分析:造成教学节奏慢是因为任课老师没有剧烈的效率意识,教前打算不足,应当课前写在小黑板或投影片上的却没有这么做,致使寸时寸金的课堂时间白白奢侈。另外,教学时考虑不周密,上台学生板演没有与学生在台下练习同步,毫不吝惜课堂时间,影响教学节奏。现象2:盲目祛除有意义地接受学习。一些老师片面追求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学习。课堂华而不实,老师该讲的不敢讲,原来一句话就可以点明的问题,非要跟学生“兜圈子”、“捉迷藏”,去进行所谓的“探究学习”,好像老师不这样做,就会有“灌输”、“填鸭”之嫌而沦为没有新课程理念的守旧老师。成因分析:很多老师片面地把探究式学习作为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代名词
3、,似乎课堂上下让学生探究就说明自己的教化思想、教学方法是落后的,于是该探究也探究,不该探究也探究,好像成了唯一的学习方式。现象3:不会设计有效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当前一种较为流行的学习方式。良好的合作学习不仅可以通过相互间的沟通促使个体学问技能的更好驾驭,而且可以培育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可我们不少老师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收效很差。一位老师让学生合作沟通已经写好的内容,由于小组内没有明确分工,发言次序沟通要求不明白。有的组内一学生发言时,其他同学很少好好听。有的因为发言人声音很轻,其他同学没法听清。合作沟通花去七八分钟,可效果几乎没有。成因分析:很多老师认为新课改提倡合作学习,所以小组合
4、作学习被越来越多地引入课堂,合作学习成了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但一些老师没有很好地对合作学习的要求、程序作规定并进行必要的训练,只是让几位学生围坐在一起无序地进行信息传递,发言者表达大多不到位,听者更是各行其是。这样的合作学习只是装饰门面,做做样子而已。从实际的教学效果看,只是一种形式体现,不是有效的合作学习对策建议:1、必需珍惜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保证课堂时间肯定是学习时间。2、选择合适的探究内容。探究不是唯一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有些东西可以探究,但有些东西是不必探究的。提倡探究式学习,并不是每节课、每个学问点都要进行探究,应依据教材内容与学生学习状况来定。3、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探究。
5、教学时老师肯定要紧紧围绕教学内容,利用学生原有的学问阅历,给学生以必要的支持、帮助与指导,组织学生进行视察、探讨、沟通等活动。探究过程中老师应适时予以点拨、指导,绝不能放任自流、流于形式。4、选择、设计有探讨价值的问题。依据教学的实际须要,选择有利于产生争辩的、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在独立思索的基础上交换看法。若问题过于简洁,探讨将变成一种形式;若问题过深,会影响教学任务。因此老师必需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即学生思索出现困难时、有争议时、方法多样时、新旧学问比较时。5、培育学生合作学习的技能。一是学会倾听,不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努力驾驭别人发言的要点;二是学会质疑,听不懂时,请对方进一步说明;三是
6、学会表达,经过思索之后进行有序组织语言,达到表达过程有条理;四是学会组织,主持小组学习,能依据他人的观点进行归纳、概括;五是学会分工与合作,从而有效发挥合作学习的功能。二、缺乏学习结果意识现象4:顾“点”不顾“面”。不少老师上课为了赶速度,为了完成预设的教学内容,在让学生回答问题或进行沟通时,叫的大多是成果好,表达实力好的学生,那些原来应当在课堂上得到多关注的后进学生(学困生)被冷落、忽视,致使“差”的更“差”。我问一位老师为何不让差一点的学生回答或板演,那位老师说,假如叫这些差生回答或板演,定会“卡”住,教学任务就完不成了。那位老师的教学任务是预设好的教学内容,殊不知真正的教学任务是把全部的
7、学生教懂(会)。成因分析:一部分老师教学时不愿关注或过多地关注后进生(学困生),是因为他们没有确立正确的教学任务观。他们把完成教学内容作为教学追求的目标,而不是把如何设法教会后进生作为教学追求的目标。即便有这样的目标或意愿,也没有通过有效的方法去达成。其实,适当降低一下难度,多让后进生在课堂上展示获得胜利,这样不仅能有助于学问的驾驭,更能激发持续努力学习的信念和热忱。即便“卡”住,那更是老师刚好发觉问题、解决问题的良机。现象5:练习反馈不到位。好几堂数学课,老师在让学生练习后对习题作了分析,分析后只是让做对的学生举手。至于哪些学生做错了,错在哪里,分析后懂了没有,怎么解决这些不懂的学生的“不懂
8、症状”,老师没有了下文。这样的教学流程怎么能转化学困生?成因分析:练习反馈不到位:一是有的老师对反馈的重要性没有足够重视,二是由于有的老师没有驾驭反馈的基本策略。其实反馈的过程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反馈的质量干脆影响到教学质量。我们不仅要重视反馈,更要找寻反馈的良策。现象6:不敢突破教材的束缚。在听课的过程中,发觉很多老师在教学中以本为本,对教材中一些教学资源不能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创建性的运用,照旧停留在照本宣科的层面上。成因分析:目前,很多老师不具备开发教材资源的实力。他们过分依靠教材,以至于出现教材上有的不敢不教,教材上没有的不敢补充,不能突破教材的束缚。有时老师也明明知道教材中的内容与学
9、生的生活实际有距离,却不能设计更好的教学内容。现象7:教学要点(重难点)把握不准。有的老师教学时没有抓住重点、难点,时间没有化在刀刃上:该重点理解的内容没有好好引导学生理解,该重点训练的地方没有组织学生好好训练,该化解的难点,没有有效地启发学生化解。致使重点难点内容没有学习驾驭到位。成因分析:造成老师教学重难点未能把握的缘由客观上可能是老师解读、把握教材和课程标准的实力低,主观上则是由于老师没有花足够的时间(精力)去好好地研读、把握教材及课程标准。这对教学效果产生重大的负面影响。现象8:面上的训练量不够。在一节简洁分数的加减法的研讨课上,学生通过在一张长方形纸上画格子理解了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10、在接下来的5题练习中,老师都运用了同样的练习方法,出示题目点名回答。我发觉一部分学生始终都没有举过手,而发言的总是那几个孩子。这样的练习形式应当是低效的,只有几个优生在表现自己,没有给中等生和差生思索的时间和空间,这样差生也就不用动脑,听别人的就是,甚至他们跟本就不去思索,觉得反正没他们的事。不少老师在训练时只是让少数学生成为训练者,让多数学生成为旁观者。这样一来没有面上训练的“训练”效果难以明显。成因分析:老师对练的意识还是不够,没有对面上训练的重要性引起足够的重视。学问的驾驭和技能的形成只有通过“练”才能得到检验,也只有“练”才能真正到位。看看、听听与练练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每一个学问点的驾
11、驭都要让面上学生都经验“练”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效果定会比几位优等生的表演,其他学生旁观(听)来得好。对策建议:1、推行集体备课。在个人分析教材的基础上,组织同年段同学科的老师进行沟通与探讨,把握每一节课的重难点,明确教学目的,探讨课堂结构的设置、环节的支配,特殊是对如何敏捷运用好教材、激活课堂教学等方面进行探讨。2、树立新理念。现代课程论主见老师不应是被动的课程执行者,而应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和建构者。为此,老师必需变更“教教材”和“以人为本”的理念,建立“用教材教”和“以人为本”的新理念,通过创建性地运用教材,全面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3、提高老师开发教学资源的实力。在当前的课程体系中,教材作
12、为一种文本,已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了。老师不仅要驾驭教材内的学问,还应依据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状况,找寻学生生活情景的切入点,并对教材中的详细情节作适当的调整、改编,以学生熟识的、感爱好的、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问题来导学。从而拓宽和活化教材内容,增加学生对学习内容的亲切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4、加强对学习的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并不是老师可以撒手不管。学生探讨、沟通时,老师应当以听、看为主,适时进行点拨、引导,在此基础上,快速思索下一步的教学应当作哪些调整,哪些题须要老师指导,老师应作出恰当的选择。5、不仅要考量学生的学业成果,更要考量学业成果的才智含金量,当然还要考量学业成果获得的时间成本。三、缺乏
13、学习感受意识现象9:不能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不少老师在课堂上采纳简洁的回答式,一问一答,课堂气氛很热情,表面上看是师生互动,事实上是老师用提问的方式“灌”,学生很少提出自己的见解,思维训练仍在同一层面上重复,师生、生生没有真正地互动起来。如,在人教版四年级数学广角合理支配这节课上,在教学沏茶问题时,老师问了几个问题:“沏茶的这么多工序中,什么事情可以先做?”“什么事情可以同时做?”这么细的问题就降低了思索的价值。不如老师干脆问:“你要怎么做能让客人尽快地喝上茶呢?”让学生自己去思索去发觉节约时间的方法。成因分析:1、没有把握自主学习的实质。学生站起来发言仅是一种行为的参加,关键要看每个学生的发
14、言是否会引起其他学生的思索;是不是主动、主动地思维,有没有独立地思索。2、自主学习的评价标准不明确。评价学生自主学习状况,应当看学生思索问题的主动性;看学生思维的深度、广度;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交往状况;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状况;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个体发展状况。现象10:不会合理地运用评价。几乎全部的课都没有了指责,课堂变成了表扬的舞台。笔者曾经就某一节课粗略统计了一下,老师表扬学生达40余次,这样的表扬实在过多过滥。成因分析:有的老师认为,传统评价学生表扬用得太少,使学生缺乏自信念。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敬重和赏识,教学时,应当给学生创设一种良好的心理环境,激励学生主动、主动地参加到教
15、学活动中来。为此,学生只要有一点点进步,就赐予表扬与赏识。课堂上出现了“你真聪慧、你真棒”等夸奖声,但是表扬过多过滥,评价的作用就打了折扣。现象11:课堂纪律不佳。有部分老师执教的课堂学生纪律差,学生留意不够集中,且做小动作,随意讲话,东张西望的学生比例不少于30%:老师讲解时不好好听,同学回答问题时更是不能专注倾听,致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成因分析:课堂纪律不佳的主要责任在于老师,当然不能完全怪罪现任教老师,以前的任课老师也有肯定的责任。责任在于没有把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育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切实抓起来,对学生应当具有的上课规则没有系统地持之以恒地加于训练。有的老师对发扬教学民主,让学生充分地
16、表达看法,培育学生的特性与学生上课应遵守必要的纪律,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两者没有很好地把握处理,以为重视了前方面,对后方面不能有过分的要求。其实这两方面并不对立冲突,应当是和谐统一的。当然,也不否认有的老师教学组织管理实力不高,驾驭限制课堂秩序的本事不强。对策建议:1、擅长激活学生思维。敏捷创设详细情境,奇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主动思索的思维状态。2、培育学生的问题意识。一节好课应当越教问题越多,老师应当从习惯于把问题抛给学生要求学生回答转向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是数学教学中本质的改变。3、实行形成性评价。在教学中记录学生的各种进步,反映学生参加课堂的教学过程和
17、他们解决问题的思索过程,定期反馈给学生,让学生体会、反思、感悟。对学生而言,过多地表扬并不会起到激励的作用,要把言语上的表扬与学生行动上的指导进行有机结合。4、实行客观评价。课堂上面对学生不同的见解、不同的理解、不同的做法,老师要有详细的看法、显明的观点、精确的答案,老师不应只是一味地“喊好”,而是要不断地唤醒、激励学生。老师应关注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看法,帮助他们相识自我,树立信念,尤其是在学生才智的火花出现时,老师要赐予充分确定,而对学生出现的错误,肯定要仔细指出。【小学数学课堂低效或无效现象成因与对策有效教学调查报告】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2页 共12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