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o2排放的中国旅游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岳艺吾.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co2排放的中国旅游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岳艺吾.pdf(5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分类号 亘5窆Q学校代码 10542密级学号2Q!垒2QQZQ!基于C02排放的中国旅游全要素生产率研究A St udy on Tota I Facto r P r od uct i V i ty ofCh i naS Tou r i sm ba sed on C02 Em i S S i on研究 生姓名 岳艺吾指导教师姓名、职称 基赞茎塾撞学 科 专 业 鏊鲞釜堡研 究 方 向 筮鲎全些鳘堡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二。一七年六月万方数据摘 要我国旅游业发展迅猛,目前已经成为世界旅游大国,但是发展过程中造成的资源能源浪费和生态环境问题也成为了关注焦点。旅游业具有环境污染小、能源消耗低
2、、可持续可循环等优点,是我国重点扶持的绿色服务业。而我国旅游业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却带来了巨大的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破坏。随着我国旅游业在产业规模不断地扩张,旅游资源投入要素更加复杂,产出带动效应一直持续加强,我国旅游业投入产出的效率问题便成为我国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研究命题。面对经济增长和环境问题的双重压力,有必要从环境要素视角出发,对中国旅游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时空差异特征进行实证分析,为中国旅游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及效率提升提供依据。基于此,本文将旅游业C02排放量作为非期望产出纳入生产率研究体系,采用“自下而上”法估算中国及各省域旅游业C02排放量,并阐述其分布特征。测算中国及省际旅游全要素生产率
3、,然后利用我国旅游全要素生产率横截面数据和面板数据进行G和p收敛性检验。实证结果表明,第一,不考虑C02排放的传统测算方法高估了中国旅游全要素生产率。第二,考虑COz排放情形下我国旅游全要素生产率主要由技术进步推动。第三,考虑C02排放的情形下我国旅游全要素生产率区域差异显著。第四,全国及分区域考虑C02排放的旅游全要素生产率不存在显著的收敛。第五,考虑C02排放的中国旅游全要素生产率存在绝对p收敛,不存在条件p收敛。关键词:COz排放;全要素生产率;差异;收敛;旅游业万方数据ABSTRACTChinaS tourism industry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and
4、 become one ofthe worldS maj or tourism countries,but also paid a huge resource andenvironmental costsTourism consumption is low,less pollution,can berecycled,is a typical green industry,but ChinaS tourism industry in theactual development process has resulted in a huge waste of resources andecologi
5、cal environmental damageWith the Chinese tourism industrycontinues to expand the scale of tourism resources input factors morecomplex output driving effect continued to increase the efficiencyproblem about China tourism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research topic ofinputoutput China tourism economic deve
6、lopmentFacing the dualpressure of economic growth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s,it is necessaryto star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the empiricalanalysis of Chinese tourism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and its temporal and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provide the basis for promoti
7、ngChinese tourism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growth and efficiencyBased on this,this paper will take the C02 emissions of tourism asthe non expected output into the productivity research system,using thebottom up”method to estimate the C02 emissions from China and theprovinces,and describes the dist
8、ribution characteristicsUsingMalmquistLuenberger productivity index method consideringundesirable outputs,the 200520 1 4 China tourism input and output ofprovincial panel data,and estimates China tourism total factorproductivity,and productivity index decomposition analysis consideringChina brigade
9、C02 emissions tour TFP temporal changes and regionaldifferences,and not considered undesirable outputs the traditionaltourism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analysisAfter the use of the total factorproductivity of ChinaS tourism cross section data and panel data and betaconvergence testThe empirical resu
10、lts show that,firstly,the traditionalmethod of calculating C02 emissions does not account for the overallfactor productivity of tourism in ChinaSecond,considering the situationof C02 emissionsthe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oftourism in China ismainly driven by technological progressThirdly,considerin
11、g the万方数据situation of C02 emissions,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regional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Fourth,there iS no significant convergence of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of tourism in the country and in the subregionconsidering C02 emissionsFifthly,there iS absolutelyconVergence of。total fact
12、or productivity of Chinese tourism considering C02 emission,and there iS no condition BconvergenceKey Words:C02 Emission: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Differences;Convergence;TourismnI万方数据目 录摘 要IABSTRACT。I】:1绪论111研究背景112研究意义213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314内容组织与技术路线52研究回顾7+21概念界定722理论基础823文献综述1l3研究设计1631全要素生产率模型1632 6和p收
13、敛性检验1 833指标选取与数据说明214研究结果分析2541中国旅游业C02排放分析2542中国旅游全要素生产率差异分析2743中国旅游全要素生产率收敛分析345结论与总结3951结论与讨论39万方数据52管理启示4053研究贡献、局限与展望41参考文献44附录一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及参与项目49致 谢50万方数据基于C02排放的中国旅游全要素生产率研究11研究背景1绪论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201 5年全球旅游人次达12亿人,预计2030年全球旅游人数将达到18亿人次。当前,旅游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旅游业也逐渐成为全球经济发展格局中的重要一员。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塔勒
14、布瑞法依表示旅游业是经济增长最快的社会经济领域之一。目前旅游业对全球GDP的综合贡献约10,占全球就业总量的9和全球贸易的6。在全球经济深度调整的大背景下,发展旅游业开始成为提振国家经济的重要手段。在国民经济的获得稳步发展的同时,旅游业也开始成为朝阳产业,致力于打造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2015年旅游业发展对中国GDP的直接贡献率达到49,综合贡献率达到108,旅游业俨然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2016年5月,李克强在首届世界旅游发展大会上阐述旅游业是实现大众创业、扶贫脱贫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的助推器。旅游业是综合性产业,覆盖第
15、一二三产业,不仅可以直接为社会提供大量不同层次的就业岗位,还可以通过产业传递间接带动其它行业发展,因此在吸纳劳动力、带动就业和大众创业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15年旅游业直接和间接吸纳就业人数近11亿,占全国就业总人数的10。同时,旅游业自身强大的产业带动能力使之成为扶贫脱贫的重要推动力量,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旅游扶贫的有效方式。据不完全统计,“十二五”期间通过发展旅游使占全国10的贫困人口实现脱贫,预计到2020年脱贫人口比重将达到17。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阶段,旅游业由原来的休闲、娱乐及服务行业转变为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有效工具,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承担起更重要的责任。我国旅游业发展势头
16、迅猛,但发展过程中在资源和环境方面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旅游业本是消耗低、污染少、可循环,是典型的绿色产业,但我国旅游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却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破坏。首先,部分地区旅游规划开发相关部门存在思想上的误区,一是忽视了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会出现的环境污染和破坏,景区规划缺乏科学合理的认证,导致大量盲目、无序建设的出现;二是不加节制、没有计划地开发旅游资源,粗放型的资源利用方式大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大缩短了旅游资源的生命周期。其次,当地居民、旅游从业者、旅游者缺乏环境保护意识,部分当地居民和旅游从业者在旅游接待过程中为获取经济利益,不惜破坏旅游环境和旅游资源,存在短视现象;旅游
17、者大量涌入景区,目的地环境承载能力和基础设施都受到巨大考验,个别旅游者的不文明旅游行为致使大量垃圾随意丢弃,破坏了自然景观,导致目的地环境质量急剧下滑。最后,由于我国旅游业起步时间晚、发展速度快,一些旅游目的地环境保护基础设施严重滞后,旅游环境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对当地居民和旅游从业者的环境保护意识培训和对旅游者环境保护的行为引导。“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生态环境是最宝贵的旅游资源,目的地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成为制约旅游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中国旅游业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旅游资源投入要素愈加复杂,产出带动效应持续增大,关于中国旅游业投入产出的效率问题成为中国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研究
18、命题。面对经济增长和环境问题的双重压力,有必要从环境要素视角出发,对中国旅游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时空差异特征进行实证分析,为中国旅游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及效率提升提供依据。12研究意义从理论意义上来说,第一,丰富了旅游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的内容。传统的全要素生产率研究通常使用如资本、劳动力、土地和其他等投入要素,产出测量则利用生产价值或厂商销售方面的数据。即不考虑非期望环境要素产出的影响,认为经济增长效率等于期望产出要素增长率与全部投入要素贡献率之差。具体到旅游产业效率研究领域,基本延续了宏观经济研究中所采用的传统方法,鲜有学者关注到基于环境要素的旅游经济效率问题,而省域层面的旅游生产率非期望产出研究更
19、是几乎空白。第二,完善旅游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研究体系。旅游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一般采用以数据包络分析为主的非参数DEAMalmquist指数法进行历时性绩效评价,从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全要素生产率贡献等方面进行旅游发展效率水平数据测算和结果分析。本研究在此基础上继续进行了6和B收敛性检验,探究关于旅游生产率收敛性问题,判断低旅游生产率地区与高旅游生产率地区之间是否存在趋同现象,有助于全面认知中国旅游经2万方数据基于C02排放的中国旅游全要素生产率研究济运行的内在规律。从现实意义上来说,第一,为区域旅游经济的资源投入政策制定提供理论支撑。中国正处于改革攻坚时期,经济发展方式正在转
20、变、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由之路。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在经济转型中承担着促进经济社会包容和持续发展的天然使命,旅游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和强化。为进一步提升经济效益,提升自身的旅游吸引力,各地区将大量资源投入到目的地旅游开发和建设中。只有通过对旅游投入产出效率进行科学测量,进而评估地区旅游经济绩效,才能为区域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第二,为区域旅游生产率的提高提供定量参考和现实依据。在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中需要投入大量的生产资源要素,投入和产出要素的定量测算是实现旅游产业规模扩张的重要数据参考。传统的旅游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方法仅仅考虑了资本和劳动等生
21、产要素投入和“好”的产出,缺少对环境投入和环境污染因素的考虑,这可能会误导旅游决策的制定。本研究将环境因素纳入旅游生产率研究体系,判别区域旅游投入产出结构的合理性,实现区域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绿色增长。总的来说,本研究将环境因素纳入到旅游全要素生产率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并将一种全新的全要素生产率测量方法引入到中国旅游产业经济效率的研究中,相比较以往对旅游生产率的研究更加科学、全面和准确,其研究结果对中国旅游经济的现实指导意义也更强。13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131研究问题本文的基本思路是:首先,选取旅游业C02排放量作为非期望产出,采用“自下而上”法估算中国及各省域旅游业C02排放量,并阐述其分
22、布特征。其次,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法,采用20052014年中国旅游业投入与产出分省面板数据,计算中国及31个省市区的旅游全要素生产率,并进行生产率指数分解,同时测算不考虑非期望产出的传统旅游全要素生产率,并进行对比分析。再次,利用中国旅游全要素生产率横截面数据和亟板数据进行。和D收敛性检验。最后,根据测量结果分析考虑C02排放环境因素3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的中国及东中西部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状况,并提出合理化建议。根据研究思路,主要完成以下三个方面的研究:第一,非期望产出旅游业C02排放量估算。通过对省际能源环境年度数据进行处理,估算中国旅游业C0
23、2排放量,并进行描述性分析。第二,中国旅游全要素生产率时空差异分析。通过中国旅游业资本投入、劳动投入、期望产出和非期望产出数据,测算中国旅游业总体及3 l省市区考虑C02排放的旅游全要素生产率和不考虑C02排放的传统旅游全要素生产率,并进行相应分解,对比分析中国及东中西部地区旅游经济增长绩效。第三,中国旅游全要素生产率收敛性分析。引入6和B收敛性检验,对中国及东中西部地区基于C02排放的旅游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收敛性分析。132研究方法本文采取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运用计量经济学、环境资源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学科理论与方法,通过文献阅读与分析、研究设计、数据收集与处理、研究结果分析的
24、流程,得出本研究的成果,力求研究的真实和严谨。具体研究方法如下:(1)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通过文献资料的细致搜索整理,提出当前旅游经济发展与环境破坏的现状与问题,对新古典主义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收敛理论等相关理论进行捕捉辨析。将环境因素纳入旅游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体系,引入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6和B收敛性检验,测算中国旅游全要素生产率,并进行时序和区域的差异性分析,最后进行收敛性分析。(2)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简称DEA)是测算效率并评价的一种专门方法,是多输入多输出同类决策单元(Decision
25、Making Unit,DMU)的有效性评价工具。同时,该方法无需考虑通货膨胀所带来的价格因素调整,使得数据处理简洁、方便、高效。本文运用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模型,投入指标包括劳动要素(旅游业从业人员数)、资本要素(旅游业固定资产投资),产出指标包括期望产出(地区年度旅游业总收入)、非期望产出(C02排放量),测算20052014年全国以及各地区旅游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并分析其时序变化和区域差异。(3)横截面数据与面板数据分析方法。收敛假说的三个基本类型为:6收敛、4万方数据基于C02排放的中国旅游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绝对p收敛和条件p收敛。首先,通过标准差形式检验中国旅游全要
26、素生产率的a收敛性,并用旅游全要素变异系数进行验证,其次,分地区分时间段对测算出的中国旅游全要素生产率横截面数据进行绝对p收敛性检验,最后,采用面板数据双向固定效应对中国旅游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条件p收敛性检验。14内容组织与技术路线141内容组织第1章:绪论。考察旅游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的理论和现实背景,分析研究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提出研究的主要问题,简要论述研究内容和采用的研究方法,确定论文框架和研究的技术路线。第2章:研究回顾。主要包括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概念部分界定了旅游与旅游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概念;理论基础部分介绍了经济增长理论和经济收敛理论,阐述了MalmquistLuenberg
27、er生产率指数方法的基本原理,o和B收敛性假说的基本原理;文献综述部分综述国内外全要素生产率研究、旅游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的进展情况,并论证了将环境要素引入旅游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的理论依据和研究情况。第3章:研究设计。主要包括模型构建和变量选取两个部分。全要素生产率模型首先运用序列DEA来构建旅游经济生产可能性边界,得出既包含期望产出也包含非期望产出的生产可能性集,再利用DEA测算出基于产出的方向性距离函数,最后测算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介绍。和13收敛性检验的具体计算公式。界定投入产出指标的选取,其中投入变量包括劳动要素(旅游业从业人员数)、资本要素(旅游业固定资产投资
28、),产出变量包括期望产出(地区年度旅游业总收入)、非期望产出(旅游业C02排放量)。第4章:研究结果分析。第一节为中国旅游业C02排放量估算。从中国旅游业C02排放的总体特征和各省份旅游业C02排放比较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二节为中国旅游全要素生产率差异分析,从中国旅游全要素生产率时序变化和区域差异两个层次进行分析;第三节为中国旅游全要素生产率收敛分析,包括13-收敛性检验、绝对p收敛性检验和条件p收敛性检验。第5章:结论与总结。第一节为研究结论和讨论,简要概括研究结论,并结5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合现有的研究成果对结论进行讨论。第二节根据研究结论阐述资源环境约束下中国旅游经济增长的应对措施和管理
29、启示。第三节对本研究的创新点进行说明,阐明研究不足,并根据本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未来研究方向。142技术路线根据本文的内容组织,确定技术路线如图11。:菇弧fi匡习匦匦堕i一r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1l 1、模型构建 2、变量选取 ;J生产可能陛边界!I方向性距离函数I池生产率指数 阡腑i图11本文技术路线6i二萤二万方数据基于COz排放的中国旅游全要素生产率研究21概念界定211旅游与旅游业2研究回顾长期以来,由于旅游活动的综合性和复杂性等特点,国内外关于旅游的定义众多,根据侧重不同而各有差别,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概念性定义(Conceptual Definition)
30、,瑞士学者汉沃克尔和克拉普夫1942年提出的“艾斯特定义”在国际上普遍得到接受,即“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一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选择长期定居,并且不牵涉到任何赚钱的活动1”。二是技术性定义(Technological Definition),世界旅游组织以及联合国统计委员会所推荐的一种技术性统计定义:“旅游是指为休闲、商务或其他目的离开惯常环境,到某些地方并停留,但连续不超过一年的活动2】”。旅游业,国际上又称为旅游产业,与传统产业不同,旅游业的核心产品是无形服务,是由多个不同行业支撑下运转的综合性产业。狭义的旅游业是指专门为旅游活动提供服务的行业,如旅行社、旅游住宿
31、、旅游交通等。广义的旅游业是指除专门从事旅游服务的行业之外,其他与旅游消费相关的各行各业。本文所采用的旅游业的概念从旅游交通、旅游住宿和旅游活动三个方面进行定义,即从旅游产业的角度进行旅游全要素生产率研究。212全要素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s Productivity,TFP)是指决策单元全部生产要素投入量与总产出量之比,其实质是考量决策单元的生产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率。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在经济增长质量和产业管理效率的提高以及产业技术手段的提升。从效率的角度来看,在一段时间内,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产出的价值与所投入的总资源之间的比值就是一般意义上
32、的全要素生产率31。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全要素生产率的高低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产效率高低的具体体现。在经济学领域,学者认为全要素生产率可以用来7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衡量一个国家、地区的经济增长水平,选择特定的投入产出指标,投入劳动力、资本量、土地等要素,产出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等要素,则全要素生产率等于产出值比投入值41。同时,全要素生产率可以继续进行分解,具体表示为技术进步乘以技术效率,而技术效率又可以进一步分解,具体表示为纯技术效率乘以规模效率。技术进步的经济学含义是生产单位在技术创新和新技术引进方面的情况,纯技术效率的经济学含义是由生产单位管理方式或手段等因素影响的生产效率,规模效率的经
33、济学含义是在生产单位规模因素影响下的生产效率。引入环境指标的全要素生产率是一个从全新的角度来诠释全要素生产率理念。过去的做法中,我们从两个维度来划分全要素生产率的投入指标,包括劳动力和资本量(土地要素一般不计入),产出指标一般只有一个维度,即国家或地区人均GDP水平。传统的全要素生产率测算一般情况下仅仅考虑了劳动要素、资本要素等常规生产投入要素,并没有考虑环境因素作为投入产出指标对上产率也会带来不可避免的影响,这种做法所得出的生产率对社会福利变化以及经济绩效的评价会出现扭曲,使得现实的经济政策和大政方针出现偏离实际的情况【引。而考虑了环境要素的全要素生产率将表示环境因素的变量加入到投入或产出指
34、标体系中,投入指标如能源消耗总量,产出指标如碳排放量、S0z排放量、废水排放量等,估算在加入能源投入和环境污染排放产出情况下的全要素生产率。22理论基础221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理论把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规律、影响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作为研究主要内容。一般认为,经济增长理论,又称新增长理论,发展历程中主要产生了三大理论,主要包括古典主义经济学、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其中,古典主义经济学以物质资本积累解释经济增长,新古典主义经济学以外生技术进步为特征,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以技术内生化为特征61。古典经济理论的研究中心是社会财富的增长,认为决定国民财富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以生产为目的的劳动所
35、占比例的提高以及通过劳动分工从而使劳动生产率提高71。古典经济理论中的“哈罗德一多马经济增长模型”将凯恩斯收入决定论的短期分析与Harrod和Domar有关经济增长的长期分析相结合,奠定了现代8万方数据基于C02排放的中国旅游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81。“哈罗德一多马经济增长模型”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储蓄率与资本产出之比即可得其经济增长率,因此,在资本产出一定的情况下,储蓄率提高则经济增长率提高,即增加投资有助于区域经济增长。20世纪50年代末,以Solow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则对古典经济理论“哈罗德一多马经济增长模型”中对资本和劳动二者不能相互替代进行了放松假设,建立了新古典经济增长理
36、论。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主要由两方面因素直接决定,一是增加各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在加大生产要素投入的情况下,经济增长率可以获得提高;二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也就是技术进步,即人均收入增加的实现也可以是人均资本率不变,由外生的技术进步推动来实现。因此,技术进步也可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91。在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中,技术进步指数被认为是外生因素,从而解释经济增长现象,在要素收益出现递减的情况下,长期经济增长会出现停止。内生增长理论不再强调传统增长理论中所推崇的动力因素,如资本存量、劳动数量等,转而强调代表软实力的动力因素,如知识、人力资本、分工、贸易和制度等,强调改善效率和技术进步是支撑经济
37、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内生增长理论认为长期增长率是由内生因素解释的,知识和人力资本是经济长期增长的主要内生推动因素。物质资本在积累过程中,就需要投入专业知识来研究、开发、发明和创新等活动,劳动投入的过程中包括着因正规教育、培训、在职学习等形成的人力资本投入,这些内生因素既可以使自身的收益递增,也可以使传统的劳动和资本投入要素产生收益递增,从而实现整体经济的收益递增10】。总体而言,影响经济增长的最为直接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资源要素的投入数量、资源的使用效率等。在经济发展的初期,只要加大包括资源(土地)、劳动力、资本等各个传统的经济投入要素的投入数量,也就是不断扩大生产的规模,就可以获得经济的增长,这
38、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然而,当经济不断发展,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人们发现,此时再继续加大传统投入要素的投入数量,但是并没有实现推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人们也开始认识到,传统投入要素如资源、劳动力、资本等都具有有限性的特点,不能无限制地从社会中获取到挖。因此,为了使社会经济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由传统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要加大资源合理配置、知识积累、技术进步以及有9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效的制度安排等重要非传统型投入要素的投入,并必须考虑污染物排放等与环境有关的因素作为重要的投入产出要素。不同于传统的投入要素对经济发展的直接性作用,技术进步等重要的投入要素则更多的
39、是从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方面间接促力经济发展,而考虑环境的投入产出要素进一步完善了经济增长的考虑维度,使经济增长效率的测算更科学合理。因此,经济增长的科学测算离不开全面的投入产出要素及其效率研究。222经济收敛理论经济增长的收敛问题是经济增长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Solow和Swan(1956)t13,14提出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其基本假设为资本边际递减。该理论指出,根据资本报酬的边际递减规律,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总体上来看会比较快,从而使得落后地区和发达地区的经济收入水平出现逐渐接近的趋势15】。与之相反,Romer(1986)和Lucas(1988)的内生增长理论认为,不
40、变或递增的规模收益以及溢出效应所形成的内生积累,如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知识资本等,是一个地区经济长期增长的最终动力,而这些经济增长动力的知识资本存量主要在经济发达地区集中,因此,落后地区和发达地区收入水平并不会出现趋同趋势16,17。关于经济增长是存在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的“趋同”,还是内生增长理论认为的“不趋同”,学者们提出了众多收敛假说并进行实证研究,本文主要采用以下三种:6收敛f6一Convergence)假说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区域内,不同经济体之间人均收入或产出水平的离散程度指标逐渐减小的现象18】。以标准差作为度量单位,通过标准差判断经济增长收敛性的依据为:假如标准差随时间的推移而
41、趋于缩小则存在收敛,假如标准差随时间的推移而趋于扩大则存在发散。绝对B收敛(Absolute3-Convergence)假说是指经济发展水平高低同经济增长率之问存在绝对的负相关,即初始人均产出水平较低的贫穷国家或地区相较于初始人均产出水平较高的富裕国家或地区有更高的经济增长速度1 91。同时,在长期状态下,不同人均产出水平的国家或地区最终都会收敛于相同的均衡稳态水平。条件B收敛(Conditional 13-Convergence)假说是指拒绝在不同经济体具有完全相同的基本经济特征这一假设条件的情况下,不同地国家或地区收敛于相同的1 0万方数据基于C02排放的中国旅游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均衡稳态水
42、平。因此,从较长时期来看,初始人均产出水平较低的贫穷国家或地区依旧贫穷,初始人均产出水平较低高的富裕国家或地区依旧富裕,各经济体人均产出的差距始终存在201。23文献综述231国外相关研究西方国家对旅游经济与绩效问题的研究起步时间早、理论体系更完善,因此,关于旅游产业效率问题的研究,国外学者注重从旅游企业微观层面着手,如酒店业、旅游交通业、旅行社业、国家公园等,也有部分学者关注区域层面的旅游产业生产率。美国最早开始旅游酒店效率的研究,Morey(1995)21】和Anderson(1999)22】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和随机前沿方法(SFA)分别对美国酒店的经营管理效率进行了测算,两种
43、不同的研究方法得出的结论却较为一致,结论指出美国酒店业的经营效率整体较高。Barros(2008)23】采用随机前沿方法(SFA)对葡萄牙酒店效率进行测算分析,并对效率进行了分解,进一步解释了效率的影响因素,得出了葡萄牙酒店整体效率较低的结论。Ali Ashrafi等(2013)24】对新加坡酒店业的经营效率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新加坡酒店业的整体效率较高。旅游交通业是旅游业支柱性产业中的主导产业之一,旅游交通业的经营效率极大地影响旅游产业效率。Nooreha(2000)25】选取劳动、质量、服务等指标作为投入产出变量,测量了马来西亚交通部门46个服务单元的服务效率。Sarkis(2004)26选
44、取经营成本、劳动力、经营收入、客流量等作为投入产出变量,测量了美国主要机场近五年的经营效率,没有发现连续五年有效率的机场。Femandes&Pacheco(2006)27】采用DEA分析方法,以巴西国内航空公司和机场的运行效率为研究对象,对巴西航空业的效率进行了分析。旅行社在旅游业中处于核心地位,旅行社业效率对旅游产业效率具有重要影响。Barros(2006)28】以葡萄牙主要旅行社为研究对象,以资本、劳动力价格、经营成本、销售额等作为投入产出变量,运用SFA方法分析其经营效率,研究发现经营时间较长的旅行社效率较高。Koksal(2007)29运用DEA方法对土耳其旅行社进行了同样的研究,并对
45、旅行社进行了分类,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旅行社不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存在明显的经济效率差异。此外,Charles&Paul(2001)30】测量了意大利国家公园的生态效率,Lee(2002)31评估了韩国国家公园的保护和利用价值,Preda(2003)32】测量了目的地节事活动运营效率。在区域层面的旅游业生产率研究上,国外学者的成果相对来说不是很丰富。Blake&Sinclair(2006)33运用CGE(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模型测算了英国旅游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并比较分析了英国旅游业各细分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得出的研究结论为英国旅游业具有较高的全要素生产率
46、,并且旅游产业中的旅游交通和旅游景区的生产率比旅游酒店的要高。Urtasun和Guti6rrezb(2006)34通过构造参数函数,选择12个局部指标和1个全局指标,评价了西班牙50个省主要社区旅游业的规模效率和集聚效率,研究表明,旅游地具有一定的承载力边界和最大阈值,使其在不损害当地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的前提下,实现持续发展。232国内相关研究国内关于旅游产业效率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重点也与国外存在差异。由于数据的可得性等因素,国内学者多关注宏观层面的旅游全要素生产率,国家、区域、省际、城市层面的研究较多,而针对旅游企业微观主体的研究相对较少。从国家层面来看,研究主要关注中国旅游效率的构成因素
47、、时空演化特征及提升策略。左冰和保继匿jIJ(2008)35以19922005年中国旅游业要素投入数据为基础,采用生产函数法,对旅游全要素生产率及旅游经济增长方式进行实证研究,并分析了各省旅游增长方式的演化过程与变化态势。王永刚(2012)t36】以20002009年中国旅游全要素生产率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产出的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法进行测算,实证结果显示技术进步是提高中国旅游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动力。赵磊(2013)37】分析了20012009年中国旅游全要素生产率的时序变化和区域差异,并进行了6和p收敛性检验,得出中国旅游全要素生产率绝对p收敛的结论。从区域层面来看,研究主要关注中国省际、区域旅游效率的动态变化特征、地区差异和形成原因。方叶林等(2015)138】以19972011年的数据为例,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