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述评与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述评与反思.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述评与反思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述评与反思教学述评: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在苏教版语文教材第十一册中,本诗与南宋的另一位诗人朱熹的作品观书有感一起构成了一个以“读书做人”为内容的小专题。日前,我有幸观摩了区学科带头人陶立进老师执教冬夜读书示子聿一诗,颇受启发:一、合理地资源整合与利用教者由引导学生回顾前面学过的陆游的另一作品示儿入手,结合“陆游教子”的故事讲述揭示诗题,进而借助相关的资料链接,向学生展示了本诗的写作背景及作者的精神品质。由此,课堂教学自然而然地过渡到诗句的解读环节。诗句的回顾、图文资料的恰
2、当展示、老师引领示范以及多种学习方式的转换,一切都井井有条。及至学生已经能够理解诗意,明白诗理的时候,教者又不失时机地将教学引向了新的语言链接与积累:“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旧书不厌百回读,读书须尽苦功夫。”随着近几年来古诗教学在各种教研平台上被广泛地关注,“关起门来教古诗”的现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可是如何用联系的眼光看待一首古诗教学,把一首诗放在一个得体的环境中展开教学,是这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所共同追求,却又难得要领困惑。陶老师的这堂课恰恰向我们展示了他在这个问题上的思考与探索。课堂上,本诗的教学由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积累自然而然地导入,又借助
3、学生已经形成的认知合理地拓展延伸,整个教学过程过渡自然、有条不紊。这让我们认识到:教者合理地开发与组织教学资源是教好一首诗的基本保障;课堂上,教者对资源的恰到好处的利用更是对教学资源价值的有效提升。难怪有人说:“教者即课程。”二、务实的训练风格一谈到“训练”很多人就会不自觉地把它与枯燥机械的练习联系起来。因此,一段时间以来有不少人忌讳谈“训练”。其实不然,“训练”本来就应该是融练习、理解、感悟及趣味性于一体的,围绕“听说读写”开展形式多样在的训练是语文教学的根。本课教学中,我们很高兴地看到陶老师一直在引领着学生围绕对诗文的解读进行着扎扎实实的训练:“让我们静下心来读读大屏幕上的文字,看看我们能
4、从中获得多少对陆游的了解。”“你读一读,你想一想:示儿和冬夜读书示子聿中写的都是陆游对儿子说的话,这两处说话的对象有什么不同?”(前者是对所有儿子说的话;后者只是对最小的儿子聿儿说的话。)“请同学们结合词意的基本提示,再加以适当的补充和调整,诗句的意思就迎刃而解了。”“把你对诗句的理解说给你的同座位听,同桌互相帮助,尽快地弄清全诗的大意。”“终觉浅”的“觉”和“绝知此事”的“绝”容易混淆,主要原因就是没有真正理解诗句的意思“拿出课堂练习本来,让我们来默写一遍“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一句,看看你到底懂了没有。”开展训练并不难,开展务实有效的训练却比较难。少数老师上公开课,为了追求过程的
5、流畅而故意回避一些本该在课内扎扎实实完成的训练,而在陶老师的这节课上,务实的训练却俯拾皆是。有这样的一句话:“人如其课,课如其人。”陶老师向来是一位朴素、严谨、务实的老师,他的课堂教学能够如此,非“一日之寒”。三、恰到好处的分寸把握古代文言和现代白话文虽有联系,但是不可以一一对应的。就古诗文教学而言,除了引导学生理解诗文大的意之外,到底还要不要作适当的词句推敲呢?本课教学中,陶老师以他的教学实践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终觉浅”的“觉”与“绝知此事”的“绝”不仅是字形不同,它们的含意也是不相同的从“觉浅”到“绝知”,这需要怎样的一个过程呢?(“坚持苦读”、“亲自实践”、“持之以恒”)在诗中“觉浅
6、”和“绝知”这两个词靠得很近,可是在人的求学过程中,这两个词之间却有着多么艰苦而又漫长的过程啊!咬文嚼字也好,词句推敲也好,我们到底要做到什么程度?是不是不管遇到什么词句都要带着学生反复琢磨一番呢?这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诗,由“终觉浅”到“绝知”的词意把握和过程探究,也正是对诗理的合理解读过程。应该说,陶老师引导学生进行的推敲,抓住了“诗眼”,品出了味道,恰到好处!反思:如果要说这堂课的教学有什么缺憾的话,我觉得课堂上对诗句本身的诵读少了一些。有人说唐诗是“高山大河”,是“朝阳”,是“青少年时期的意气风发”,是“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那么宋诗则多了一些沉静与思考。宋诗中的哲理诗比较
7、多,本诗也属说理诗。说理诗的情感味较之其它诗似乎少了一些,意境与韵味的体会比较难,这就为教学中的诵读品味带来了不小的困难。这几年,古诗教学中的“涵泳”已成为老师们的共识。曾国藩曾指出:“涵者如春雨之润桃花,如清渠之溉稻泳者,如鱼之游水,如人之濯足善读书者,须视书如水,而视此心如花、如稻、如鱼、如人之濯足”然而,涵泳总是要放在相应的情境中进行的。对于这样的说理诗,如何创设出一组引导学生“涵泳”的情境是值得我们思考的:聿儿是陆游最小,也是最疼爱的孩子。也许他很贪玩,不好好念书,于是父亲语重心长地告诫他:“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作老始成”也午聿儿是个天资聪颖的孩子,可是他很容易骄傲自满。于是做父亲的
8、不无怜爱地提醒他:“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作老始成”一个寒冷的冬夜,在一间矮小的茅草屋内,就着温暖的灯光,一位慈祥的父亲在手把手地教自己的孩子读书写字,他在用自己一生的体验教导自己的孩子:“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作老始成”窗外是凄风苦雨,北风吹来的地方,是胡人铁蹄下的中原遗民。一位征战了一生,但却壮志不酬的老将军,把期待的目光投向了自己最疼爱的儿子未了的心愿就该靠他来完成啊!他俯下身来,一字一句地教导着他的聿儿:“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作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抒情也好,写景也好,叙事也好,说理也好,只要我们合理地创设出一组情境来,引着学生一遍又一遍地“涵泳”,一切难解与不可解的韵味和意境便会自然而然地产生。虽然说古诗教学是学生与古诗的初次遇见,但是有了这样的“涵泳”,日后学生与古诗文的遇见一定会更加丰富,更加美妙。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7页 共7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