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有利于推进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合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有利于推进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合作.docx(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年“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有利于推进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合作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有利于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合作 本文关键词:东盟,丝绸之路,中国,海上,有利于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有利于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合作 本文简介:摘要: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对中国东盟在南海问题上产生着重大的影响作用。文章在阐述中国与东盟在南海问题上的争端的基础上,权衡利弊,提出中国与东盟应充分利用21世纪海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有利于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合作 本文内容: 摘 要: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对中国东盟在南海问题上产生着重大的影响作用。文章在阐述中国与东
2、盟在南海问题上的争端 的基础上, 权衡利弊, 提出中国与东盟应充分利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主动效应, 通过进一步的协商、沟通与合作, 正视南海问题, 采纳正确的方式解决南海问题, 共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关键词: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中国; 东盟; 南海问题; 一、中国和东盟部分国家在南海上存在的问题 中国与东盟在地理位置上相近相邻, 拥有着独特的地缘关系, 这种独特性不仅表现为地理位置上的相邻、经济上的相通、文化上的相融, 也表现为东盟部分成员国与中国存在南海岛礁归属或海洋划界争端。目前, 中国和东盟部分国家在南海上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由于领土领海划界 、资源开发等引发的国家间的冲突,
3、 同时也涉及到各国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 海上领土主权及海疆划界争端 南海问题, 其本质就是南海争端。主要包括两方面的争端:一是因一些南海周边国家对中国南沙群岛全部或部分岛礁提出领土要求并非法侵占部分岛礁而产生的领土争议;二是因南海周边国家提出的海洋管辖权主见重叠而产生的南海部分海疆的划界争议。这两方面的争端, 其性质完全不一样。 第一, 在国际法上, 领土主权具有排他性的特点, 中国对南沙群岛拥有不行置疑的主权, 这在国际法上早已得到确认, 其他任何国家都不应也不能对南沙群岛提出领土的要求。但是越南、菲律宾等国家以地理邻近为借口, 对南沙群岛主见主权, 这是不正确不合理的, 地理邻近并不能
4、成为一国侵扰另一国领土的依据。 其次, 部分东盟国家试图通过加强对其侵占的南沙岛礁的实际限制来支持其非法的领土要求, 这也是错误和徒劳的。中国在南沙群岛共有230多个岛屿、沙洲和礁滩, 其中有11个岛屿, 5个沙洲, 20个礁是露出水面的。在这当中, 越南侵占和限制约30个岛礁, 马来西亚和菲律宾各自限制约10个岛礁, 文莱虽然未实际侵占南沙岛礁, 但也对南通礁和南薇滩提出了要求。可见, 中国南沙被外国侵占的岛礁应当在50个以上。可见, 关于南沙群岛的争端, 实质上是越南、菲律宾和马来西亚侵占中国岛礁的争端。然而, 中国政府从未承认这些占据行为的合法性, 并始终实行主动行动来维护我国的主权。比
5、如, 2000年, 中国与越南公允解决了北部湾的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划界问题, 就妥当处理海上问题达成了一系列的原则共识;2002年, 中国与东盟国家签署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 ;2022年, 经中方的主动推动, 中、菲、越三国的石油公司经过各自政府的批准, 签订了在南海开展联合海洋地震工作的三方协议;2022年, 中国在南海的填海造岛便已经告一段落, 各岛建筑工程已接连完工, 永暑礁、渚碧礁、美济礁上的铁三角堡垒机场已建成, 其中永暑礁机场已通航。 第三, 南海几乎全部是由其周边的6个沿海国的领海和专属经济区构成的海疆, 受自然条件的限制, 南海周边国家之间必定会存在因各自所主见的管辖海疆
6、重叠的状况出现, 由此便产生了海洋划界的问题。马来西亚、文莱等国家以南沙群岛或其中部分岛礁位于该国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主见范围内为由, 提出对南沙群岛部分岛礁的主权要求, 这是违反国际法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因为沿海国对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主权权利和管辖权是从领土主权派生出来的, 任何国家不能歪曲和滥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也不能违反联合国宪章关于领土主权不行侵扰这一基本准则。可见, 在南海, 由于管辖海疆存在重叠的状况, 南海周边国家之间均分别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争端, 而非只是中国与其他南海周边国家之间存在着海洋争端。 油气资源的争夺 由于南海独特的地理位置, 在南海拥有着非常丰富的资
7、源, 比如海产品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常规的油气资源、特别规的可燃冰资源等等, 其开发利用的前景极为广袤。就石油资源而言, 目前已知的含油气构造区块达200多个, 油气田180个, 整个南海的石油地质储量大约在230亿300亿吨之间, 约占我国总资源总量的1/3。可见, 南海是我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资源空间、实践海洋强国梦和民族复兴梦的重要平台。 然而, 国际上越来越多的石油公司把目光投向了南海的深水区域, 引发出新一轮的南海油气资源开发的热潮。就东盟成员国而言, 南海油气资源也是其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 因此, 南沙周边国家如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家主要通过区块招标的形式会同西方
8、各大石油公司合作开发。越南曾经是东南亚地区最为贫困的国家之一, 1974年以前不曾产出任何石油, 现在其在南沙的石油开采不仅满意了国内须要, 更重要的是, 其石油出口收入便占出口总额收入的1/2。据人民日报海外版等国内媒体转述BBC和英国路透社报道, 2022年7月在中国南海, 越南派遣钻井船在南海进行钻井作业, 并且还延长了印度石油自然气公司在中国南海两年的采油许可。这种行为, 一方面使得越南引入印度的支援来增加自身的底气;而印度又须要通过越南来增加对于中国的牵制, 并获得额外的市场。马来西亚是较早开采南海石油的国家, 近年来通过不断加强与外国的石油公司合作, 进一步加速海洋石油特殊是深海石
9、油的勘探与开发, 其勘探、开发以及炼油技术均处于东南亚国家前列, 因此, 马来西亚成为南沙油气开发领域获利最为丰厚的国家。而文莱是东南亚的小国, 但其国民经济收入90%来自海上石油, 因开采南沙石油而富有, 并成为东南亚第四大产油国。 可见, 南海的石油资源对中国和东盟的生存与发展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是国家的核心利益全部, 也必定会成为利益冲突的焦点。但在任何状况下, 我们都不会放弃自身的正值利益, 更不会牺牲自身的国家核心利益。而部分东盟国家在南海问题上也一贯秉持这强硬的看法, 因此, 双方在海上合作的道路上任重而道远。 外在力气的介入 美国学者罗伯特卡普兰曾说过:21世纪地缘政治的战场
10、是南海, 主角是两个, 美国和中国。伴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上升以及美国综合实力的相对下降, 促使美国快速调整其全球战略, 加大在亚太地区的战略部署, 将其战略重点转向亚太地区, 借机介入南海争端, 对中国进行围堵和遏制, 而个别南海主权声索国也企图拉拢美国来压制和抗衡中国, 以便实现他们在南海利益的最大化。南海之争实质就是中美关系的一个缩影。 回顾历史, 我们清晰地看到:美国以其独有的方式插足于南海事务, 对东南亚和南海地区的事务产生着干脆或间接的影响作用。2022年7月, 时任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参与第43届东盟外长会议, 高调宣布美国重返亚太, 宣称维护南海航行自由等;2022年6月, 菲
11、律宾与美国海军在南海实行联合军事演习;2022年8月, 美国又在东盟外长会议上提出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之前的侵占岛礁行为是合法的, 应当受到维护的现状;据2022年1月6日国内外媒体披露, 美国海军卡尔文森航母打击群已经启航起先海外部署, 春节期间将部署至亚太地区包括中国南海, 其航母在执行战斗打击任务的同时还通过参加联合军演、邀请访问等形式强化与盟国之间的军事沟通, 这是美国提升海上威慑实力的重要手段, 也是美国为盟国在南海地区狐假虎威站台的重要表现。 美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种种表现也成为个别声索国拉拢美国、抗衡中国的最佳借口。例如:个别国家的小动作频频出现, 对华关系方面, 高唱友好合作, 实质却
12、不断在其侵占的南海岛礁上开张各种建设活动, 巩固其既得利益;对国际媒体方面, 经常通过隐瞒事实真相和歪曲事实的手段扮演着受害者的角色;在东盟内部, 胁迫东盟其他成员国与其团结一样应付中国;在对域外实力方面, 急迫拉拢美国以抗衡中国, 加强与日本等域外国家之间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合作关系, 博取这些国家的支持。 美国一方面以南海争端为抓手, 与个别国家一起诱使其他同盟国一起反对中国;另一方面又试图扮演着调解南海问题的好心人角色。自2022年以来, 美国国务卿和防长等美国军政高官要员轮番利用东盟各个级别的会议等平台以及与菲、越双边高层互访、对话、联合军演等场合, 高调炒作南海问题, 以貌似中立的好心
13、人、和事佬的身份试图强行介入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的争端。可见, 美国在南海问题上扮演着双面人的角色。但在2022年7月23日至27日, 在老挝首都万象实行东盟外长会议及系列会议上, 美国对南海问题的表态却一反常态, 美国国务卿克里先表示美方对南海仲裁结果不持立场, 支持中菲复原双边对话;接着在出席美国东盟外长会上也没有干脆提到中国和南海;最终在会见菲律宾新总统杜特尔特时明确支持菲律宾与中国通过对话解决问题。这一转变说明美国正试图在南海地区起先实施宁静外交, 避开外界形成美国正在领导一个遏制中国的联盟的印象。 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对中国东盟在南海问题上的影响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东线、西线皆
14、经过南海, 南海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区, 其地理位置、地缘战略的重要性, 对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与东盟各国的发展有着与日俱升的关联性。因此, 在南海上呈现出现来的各种问题, 我们应当充分利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优越性和主动效应, 秉持着造福中国和东盟的心愿一同努力建设。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有利于为南海问题的解决供应和平的外部环境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是中国政府从战略高度对周边国家外交的重视, 有利于对南海问题的重新相识, 从而有助于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一方面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有利于与沿线主要国家加强政治互信、政策沟通。2022年, 习近平主席对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
15、进行国事访问。习主席在印尼国会的演讲中提出了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倡议, 强调要坚持讲信修睦、合作共赢、守望相助、心心相印、开放包涵, 使双方成为兴衰相伴、安危与共、同舟共济的好邻居、好挚友、好伙伴。这彰显了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合作的愿景, 也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作共赢的目标不约而同。因此, 中国与东盟之间不能因为在南海问题上的争端而影响双方之间的共同发展与共同进步, 进一步坚决李克强总理于2022年11月在缅甸出席第九届东亚峰会强调中国与东盟国家以双规思路 处理南海问题, 中国和东盟应当通过合作非对立的方式, 全面、有效地落实DOC, 加快推动南海行为准则磋商进程, 进一步探讨包括
16、中国在内的南海各沿岸国有效开展合作的新举措、新途径。另一方面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有利于与沿线国家加强人文沟通合作, 实现民心相通。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 促使双方广泛开展文化沟通、学术往来、人才沟通合作, 比如2022年在贵州举办的中国东盟沟通周, 这既是对古代丝绸之路友好合作精神的传承和弘扬, 也是中国与东盟国家间双边合作的进一步深化。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有利于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间更关注海洋非传统平安领域的合作 中国与东盟各国在应对海洋非传统平安威逼方面有广泛的共同利益诉求,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有利于中国与东盟国家间更关注海洋非传统平安领域的合作, 冷却南海争端。事实上,
17、 中国与东盟国家在非传统平安合作方面已经达成了多项协议,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当地时间2022年11月13日下午出席第20次中国东盟 领导人会议中通过中国东盟关于进一步深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合作的联合声明、中国东盟关于全面加强有效反腐败合作联合声明、中国东盟旅游合作联合声明和将来十年南海海岸和海洋环保宣言 等成果文件。 此外,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还将主动推动海水养殖、海洋环境污染、远洋渔业、海上灾难救助、海洋天气预报与应对气候改变、水产品加工、海洋生物制药、海洋工程技术、环保产业和海上旅游等领域合作, 从而使南海成为连接中国和东盟国家间的和平、友好、合作、发展之海。 三、小结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
18、的十九大中提出坚持和平发展道路,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这与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背景下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是一脉相承、共融共同的。中国与东盟应通过进一步的协商、沟通与合作, 正视南海问题, 采纳正确的方式处理南海问题, 从双方低敏感领域合作入手, 稳定推动涉及利益的海洋资源开发, 创建条件开展油气资源等领域的合作, 主动探讨合作共赢的合作模式, 以实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国际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张海文.南海及南海诸岛.五洲传播出版社, 2022刘锋.南海开发与平安战略.海南出版社, 2022吴士存.南海问题面面观.时事出版社, 2022杨青, 王姗.南海局势与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宜春学院学报, 2022 葛红亮、鞠海龙.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构想下南海问题的前景展望.东南亚论坛, 2022 罗亮.从南海争端视角看中国东盟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广西师范高校学报, 2022 第11页 共11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