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杜甫《绝句》其一赏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杜甫《绝句》其一赏析.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杜甫绝句其一赏析绝句其一描写了春天美妙动人的景色。下面是我为你带来的杜甫绝句其一赏析,欢迎阅读。杜甫绝句原文绝句(其一)(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译文其一: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阵阵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翱翔的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漂亮的鸳鸯睡在沙上晒太阳。杜甫绝句赏析赏析一:赏析清代的诗论家陶虞开在说杜一书中指出,杜集中有不少以诗为画的作品。这一首写于成都草堂的五言绝句,就是极富诗情画意的佳作。诗一起先,就从大处着墨,描绘出在初春绚丽阳光的照射下,浣花溪一带明净绚丽的春景,用笔简洁而色调浓艳。迟日即春日,语出诗经·豳风·七月春
2、日迟迟。这里用以突出初春的阳光,以统摄全篇。同时用一丽字点染江山,表现了春日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溪水映日的秀丽景色。这虽是粗笔勾画,笔底却是春光骀荡。其次句诗人进一步以和煦的春风,初放的一百零一花,如茵的芳草,浓郁的芳香来呈现明媚的大好春光。因为诗人把春风、花草及其散发的馨香有机地组织在一起,所以读者通过联想,可以有惠风和畅、一百零一花竞放、风送花香的感受,收到如临其境的艺术效果。在明丽阔远的图景之上,三、四两句转向详细而生动的初春景物描绘。第三句诗人选择初春最常见,也是最具有特征性的动态景物来勾画。春暖花开,泥融土湿,秋去春归的燕子,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这生动的描写,使画面更加充溢勃
3、勃朝气,春意盎然,还有一种动态美。杜甫对燕子的视察非常细致,泥融紧扣首句,因春回大地,阳光普照才泥融;紫燕新归,衔泥做巢而不停地翱翔,显出一番春意闹的情状。第四句是勾画静态景物。春日冲融,日丽沙暖,鸳鸯也要享受这春天的暖和,在溪边的沙洲上静睡不动。这也和首句紧相照应,因为迟日才沙暖,沙暖才引来成双成对的鸳鸯出水,沐浴在绚丽的阳光中,是那样悠闲自适。从景物的描写来看,和第三句动态的飞燕相比照,动静相间,相映成趣。这两句以工笔细描衔泥飞燕、静睡鸳鸯,与一、二两句粗笔勾画阔远明丽的景物相协作,使整个画面和谐统一,构成一幅色调显明,生意勃发,具有美感的初春景物图。就诗中所含蕴的思想感情而言,反映了诗人
4、经过一岁四行役、三年饥走荒山道的奔波流离之后,短暂定居草堂的安适心情,也是诗人对初春季节自然界一派朝气、蒸蒸而上的欢悦情怀的表露。这首五言绝句,意境明丽悠远,格调清爽。全诗对仗工整,但又自然流畅,毫不雕琢;描摹景物清丽工致,浑然无迹,是杜集中别具风神的篇章。(王启兴)赏析二杜甫的这首五绝,四句两两相对,平朴如话,因此有人认为跟小孩子对对子没有什么区分(参见鹤林玉露)。明人王嗣爽在其杜臆中予以反对说:余曰:上二句两间(指天地间)莫非生意,下二句见万物莫不适性。岂不足以感发吾心之真乐乎?王氏的看法是对的。此诗抓住景物特点写春色,画面美丽,格调柔软,很能引发读者的喜春之情。迟日,出自诗经&middo
5、t;七月:春日迟迟。春天光照时间渐长,天气趋暖,正所谓天初暖,日初长(欧阳炯春光好)。诗人以迟日领起全篇,突出了春天日光和煦、万物蒸蒸而上的特点,并使诗中描写的物象有机的组合为一体,构成一幅明丽和谐的春色图。你看:阳光普照,水碧山青,草木复苏,万象更新。清风拂面,送来一百零一花的芳香,带来春草的清馨。河滩上,溪岸边,冰雪融尽,泥土潮湿而松软,燕子轻快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呢呢喃喃。水暖沙温,漂亮多情的鸳鸯相依相偎,恬然静睡,非常娇慷可爱。燕子是侯鸟,诗人描写它是有意突出春天的特征。前二句的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组成一幅粗线勾画的大场景,并在句尾以丽、香突出诗人剧烈的感觉;后二句则是工笔细描的特
6、定画面,既有燕子翩飞的动态描绘,又有鸳鸯慵睡的静态写照。飞燕的繁忙蕴含着春天的勃勃朝气,鸳鸯的闲适则透出温顺的春意,一动一静,相映成趣。而这一切全沐浴在煦暖的阳光下,和谐而美丽,的确给人以春光旖旎之感。清人陶虞开称杜甫笔法高妙,能以诗为画(说杜),此诗可为印证。但这首五绝之妙并不止于以诗为画,诗人着意传达的还是他感受到的柔软春意。假如说春日迟迟、江山秀丽、清风缓缓、花草芳香以及燕子、鸳鸯,都是诗人的视觉、触觉(风)、嗅觉所感,那么泥土之融、沙砾之暖,便不是五官的干脆感觉了。只因为对春天的阳光明丽、惠风和畅、鸟语花香感受至深,诗人无须触摸就能想象出泥土的松湿和沙砾的暖和;而泥之融、沙之暖的体会又
7、加深了对飞燕的轻快、鸳鸯娇慵的视觉印象,从而使诗人的整个身心都沉醉于优美和谐和春意之中。反复诵读此诗,你也会有春不醉人人自醉的感觉。此诗的胜利不但在于作者擅长视察物象,更在于作者擅长体察物情。前人或谓杜甫这首诗与儿童属对何异。无非讥其造语平淡,未在追奇猎怪上下功夫,殊不知,这正是功力老到之处。周紫芝竹坡诗话云:作诗到平淡处,要似非力所能。苏轼也说:大凡为文渐老渐熟,乃造平淡。这两句话用来评价杜甫这首五绝,至为恰当。杜甫绝句作者简介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1-2 自号少陵野老,唐代宏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分,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第6页 共6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