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杜甫《登岳阳楼》阅读精选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杜甫《登岳阳楼》阅读精选及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年杜甫登岳阳楼阅读精选及答案 篇一:登岳阳楼答案 登岳阳楼菩萨蛮(其二)导学案老师版 登岳阳楼 学习目标:通过学习培育学生鉴赏诗歌的实力 学习重点:1、沉雄悲壮、博大深远的意境。2、诗人的爱国情怀。 这是一首山水诗的名篇,诗人以景语作结,揣摩其蕴含的诗意? 4、“缘景明情”的答题技巧 描绘自然图景 (抓关键诗句、关键词语分析景物特点) 想象诗人形象 (抓神情动作表述人物形象) 追溯诗人感情 (由神情追根溯源挖掘人物感情 ) 三、整体感知 1、读诗 读准字音 坼 涕泗乾坤 戎马 凭轩 读出节奏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
2、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读出抑扬顿挫和舒缓轻重,把握情感。 背诵 2、这首诗用到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分别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洞庭水、岳阳楼宽阔宏伟 吴楚、乾坤日月开阔博大 孤舟孤寂漂泊 3、置身诗境 运用说明 一、知人论世 1、杜甫(712770),早年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意在踏上仕途,一展宏图。但朝政腐败,统治者之间明争暗斗,使杜甫的报国宏愿化为泡影。他一生不为重用。只做过小官。弃官后的杜甫境况艰难,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尽管这样,他仍关注民生疾苦,写下了很多反映当时社会现实的诗篇。 2、这首诗写于公元768年,这时杜甫身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
3、聋,离去世只有两年。当时吐番进攻,京师戒严,斗争频繁,处于多事之秋。杜甫抱病登上岳阳楼,凭轩远望,忧国伤时,悲从中来。 二、学问链接: 1、岳阳楼,湖南省岳阳市西门城楼,高三层,下瞰洞庭湖,碧波万顷;遥望君山,气象万千。始建 于唐,以宋范仲淹所作岳阳楼记而闻名。 2、什么叫“置身诗境呢? 置身诗境,就是读者借助联想和想象,再现诗人所描绘的意象和画面,沉醉在想象世界中,得到审美享受。 3、什么叫“缘景明情”呢? 在详细阅读某一篇作品时,反复诵读,品尝作品中描绘的景或物或人或事,也就是抓住表现作者感情的关键词句反复品尝,体会独特的意境,领悟作者的感情。 对篇幅短小,意象常见,且整篇基调一样,意境浑
4、成的可采纳整体把握再现情景的方法把握意境。 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这首诗写了江山、花草、燕子、鸳鸯,四种景物构成一幅画面,显出蓬勃盎然的春意。 全诗意象之间跳动性大、色调不一、心情起伏、出语新警、诗思奇异。这样的作品就要依据诗词中的“一鳞半爪”,或依据知人论世的原则,用想象来补充、连缀,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意境,然后再来体会作者的思路和情感。 有些作品的精妙之处,在于一联、一句、一字之美,对这类作品,应重点引导学生进行“炼字”“炼句”,感悟日常生活和自然界不为常人所留意的瞬间之美、新颖之美。 有些以景语作结的作品,要引导学生通过对这些句子的揣摩、感悟来品
5、尝意境和诗味。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 借助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话将诗人所描绘的意象和画面描述出来。 参考:早就听闻洞庭湖水的汹涌澎湃,今日有幸登上了岳阳楼来一睹洞庭湖的雄姿。只见吴楚两地被广袤浩瀚的湖水一分为二,分布于东南两边,苍茫无际的湖面上,波浪一浪掀过一浪,向天涯汹涌而去,大地长天、日月星辰日日夜夜在湖里浮荡着,景象壮丽极了!回头想一想自己,亲朋故旧竟无一字寄给漂泊江湖的我,苍老多病的我呀,只有生活在一只小小的舟船上。透过这浩渺无边的洞庭湖,遥望关山以北,那里仍旧是兵荒马乱、战火纷飞;一想到这,靠在窗轩之上的我不禁涕泪
6、沟通。 四、质疑探究质疑解疑合作探究 1 、从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一句,你感受到作者登楼的感情怎样呢?这种情感是怎么表现的呢? 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此时的 2 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像奇妙,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 3 诗人笔下的岳阳楼最突出的特点是“高”。情感是快乐喜悦,超脱豁达。 4 “诗眼”分别“引”“衔”。“引”形象地写出了大雁懂得人情,把愁心带走的情境;“衔”形象地写出了山懂得人的心愿,把好月送来,与诗人共享快乐的情境。 诗人,经验了岁月的沧桑
7、,面对山河破裂的祖国,自己壮志未酬,国家前途渺茫,可谓百感交集。 虚实交织,今昔比照。用“昔闻”为“今上”蓄势,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 3、“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 这两句中表现力最强的词语分别是哪个?你能说说这两个词的妙处吗?这两句写景,表现作者怎样的情感? “坼”字,诗人下得有力,仿佛洞庭万顷波涛、千层巨浪,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分裂,显示出洞庭湖的磅礴气概。而“浮”字,具有非常显明的动态感,在诗人的笔下,洞庭几乎包涵了整个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漂荡起落,一派雄浑壮阔的图景呈现在读者眼前。 这两句写景,表现作者对洞庭湖的礼赞,对个人身世飘舞的感
8、叹、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3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一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际,明珠暗投的心情。“亲朋无一字”,得不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任何救济;“老病有孤舟”,从大历三年正月自夔州携带妻儿、乘舟出峡以来,既“老”且“病”,飘流湖湘,以舟为家,前途茫茫,何处安家,面对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 4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所蕴含的困难情感。 诗歌先写登楼所见,再写由此引起的身世之感,亲朋音讯全无,自己一身病痛,惟剩一条孤舟,然后由个人推及到国家,近十年的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的损失。此后,外族侵扰,藩镇割据,民不聊生,怎不令诗人牵肠挂肚?
9、 因而这涕泪之中,有对亲戚挚友的眷念,有年老孤独的哀痛,有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也有无以报国的自悼。 菩萨蛮(其二) 学习目标 1把握韦庄疏朗秀美、明白晓畅(“显而疏”)的语言特点。2体会由情到景,由景到情,景情并茂的艺术效果。3理解花间词直抒胸臆,却又回旋郁结的抒情方式。关于作家作品 1作者简介 韦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人。此前曾漫游各地。曾任校书郎,左补阙等职。后入蜀,为王建掌书记。王氏建立前蜀,他做过宰相。最终蜀。他的诗都很闻名,诗极富画意,词尤工。与温庭筠同为“花间”重要词人。长安的长篇叙事诗秦妇吟,影响极大,被称为“秦妇吟秀才”,著有浣花集 2关于花间词派和婉约派的区分 后蜀赵崇祚收录了温
10、庭筠、欧阳炯、韦庄等十八位词人的作品凡五百首编成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词总集,取名花间集,后人将这十八位词人的作品称为花间词。词的题材,十之八九为花间月下,男女之情,其他尚有些咏史征戍、行旅写景之作。风格以辞意婉约,香软秾艳为主,史称花间词派。北宋词家,如晏殊、欧阳修、柳永、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等人,上承花间词,去其香软浮艳,以蕴藉雅正见长,语言秀丽而清爽,情思曲折而真实。 3背景介绍 菩萨蛮是韦庄避乱在南方写的一组词,菩萨蛮共五首。主要歌颂江南水乡的景色和人物的秀丽以及对家乡的思念。 内容赏析 (1)诗中的江南是怎样的?请同学们结合诗句,绽开联想和想象,再现诗人笔下的江南。 ? 答案:参考:江南
11、春水碧绿,比天色的碧蓝更美。在碧于天的江水上,卧在画船之中听那潇 潇雨声,是何等的闲适自由。江南不仅风景美、生活美,江南的人物更美 。江南酒垆卖酒的女子光彩照人,卖酒时攘袖举酒,露出的手腕白如霜雪。江南让人流连忘返啊! (2)客居他乡的人总是为思乡之情所苦,这首菩萨蛮却写道:“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试分析这两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久居他乡的人都会思念家乡,作者却说,不到老的时候就不要回乡,否则会因为过早离开江南而缺憾、惆怅,从侧面表达了对江南极度的赞美和留恋之情 五、 文本拓展 通过登岳阳楼的赏析,我们又一次学习运用了诗歌鉴赏方法置身诗境,缘景明情。下面请运用这种方法自主赏析李白的与夏十二
12、登岳阳楼,完成后面的几个题目。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开元二年 ,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夏十二,李白挚友,排行十二。李白登岳阳楼楼诗,留下了这首喜闻乐见的篇章,使岳阳楼更添一层迷人的色调。 1 颔联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 2 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 3人笔下的岳阳楼最突出的特点是什幺 ? 抒发了诗人的什幺情感 ? 4 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你认为本诗其次联的两句中
13、,“诗眼”分别是哪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 1 “雁引愁心去”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兴奋心情。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相互衬托。“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调,且更新奇。 2 篇二:登岳阳楼导学案及答案 登岳阳楼导学案 编写付丽芳 审核聂建银 一、作者与作品 杜甫,字,河南巩县人,自号,因他做过工部侍郎,又称,是我国古代宏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是 、,真实反映了唐朝由盛而衰的历史和老百姓的疾苦,因而被称为“ ”,他与李白齐名,并称“”,被人誉为“ ”。 二、基础积累 1、字音积累 坼 ( ) 乾坤( )
14、 戎马( ) 轩 () 涕泗( ) 2、词语说明: 坼: 乾坤:轩: 戎马: 涕泗: 3、名句填空: 1、吴楚东南坼,( ) 2、戎马关山北,( ) 三、课文探究 (一)、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从这句诗中,你读出了什么信息? (二)“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 让你联想到了谁的诗句?由此感受到了怎样的意境? 2、这两句中表现力最强的词语分别是哪个?(坼、浮)你能说说这两个词的妙处吗?(可与“列”“映”比较) 3、这两句写景,有没有表现作者的情感? (三)、“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一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四)、面对浩渺的洞庭湖,诗人只是感叹自己的身世吗?( )从哪句可以看出?(
15、)假如说,前三联是句句写景,句句含情的话,那么这一联则是干脆抒情。此时的杜甫不只是感叹自己穷愁潦倒、( )的身世,更为正处在战火中的祖国“涕泗”横流啊。 这两句是两个景象:一个是西北长安旁边的战火,一个是岳阳楼上倚窗远眺的老诗人。两者构成了一幅画,前者是诗人(),后者是 。长安与岳阳楼相距千里,但在诗人心中却没有这个距离。这真是身在洞庭,心在长安。孤舟虽小却装着整个天下。苍老多病的躯体中,仍旧跳动着颗忧国忧民的志诚之心。同时“戎马关山北”一句,明确写出了诗人在登岳阳楼时心中想的是国家的担心宁。这就更可以说明白其次联绝非仅仅是 。第三联也决不只是写自己的。“凭轩涕泗流” 一句中,则凝合着诗人对国
16、家时局、自己孤苦境况比照后,感到无可奈何,感到万 分压抑的感情,特别形象而深刻地显示出杜甫晚年时的精神苦痛。精神苦痛主要是无可奈何! 小结:全诗四联,首联扣住“登”字,着眼洞庭风光的特色“”。写出了年轻有理想时憧憬洞庭湖;而今年老多病时才得以一观的感叹。为下文的写景、()拉开了序幕。颔联极写洞庭湖水的浩瀚无际,创建了一个无限广袤、( )的境界,并暗含着对国家时局的担忧。颈联则借助湖上孤舟,写出了自身遭受和境况的( ),寄予着诗人对不能报效国家和人民的苦痛和不平。尾联则创建了一个身在江湖,心在长安的境界,完成了一个忧国忧民( )的爱国诗人和人民诗人的形象塑造。 登岳阳楼主要是塑造了诗人自我形象,
17、集中表现了诗人()的思想感情。而且由于这种感情与个人遭受的凄惨、个人理想的不能施展,紧紧联系在一起,所以使全诗在历史与现实、国家与个人种种冲突之中,显得感情更加迭宕,更加深切,更加动人。 自主赏析: 通过登岳阳楼的赏析,我们又一次学习运用了诗歌鉴赏方法置身诗境,缘景明情。下面请运用这种方法自主赏析李白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完成后面的几个题目。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开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夏十二,李白挚友,排行十二。李白登岳阳楼楼诗,留下了这首喜闻乐见的篇章,使
18、岳阳楼更添一层迷人的色调。 1颔联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 2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 3人笔下的岳阳楼最突出的特点是什幺?抒发了诗人的什幺情感? 4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你认为本诗其次联的两句中,“诗眼”分别是哪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案 (一)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从这句诗中,你读出了什么信息?诗人对洞庭水也许是久闻大名,今日最终来到。运用的是记叙的表达方式,没有形容,没有夸张,不见抒情。 (二)“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 让你联想到了谁的诗句?由此感受到了怎样的意境
19、?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绚丽,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比较:曹操的诗句通过写沧海吞吐日月,写出了自己博大的胸襟。杜甫此诗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让我们感受到了洞庭湖的浩翰无边、吞吐日月,同样壮阔。)(意境:博大壮阔) 2、这两句中表现力最强的词语分别是哪个?(坼、浮)你能说说这两个词的妙处吗?(可与“列”“映”比较) “坼”字,诗人下得有力,仿佛洞庭万顷波涛、千层巨浪,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分裂,显示出洞庭湖的磅礴气概。而“浮”字,具有非常显明的动态感,在诗人的笔下,洞庭几乎包涵了整个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漂荡起落,一派雄浑壮阔的图景呈现在读者眼前
20、。 3、这两句写景,有没有表现作者的情感? 对洞庭湖的礼赞,对个人身世飘舞的感叹、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三)、“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一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际,明珠暗投的心情。“亲朋无一字”,得不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任何救济;“老病有孤舟”,从大历三年正月自夔州携带妻儿、乘舟出峡以来,既“老”且“病”,飘流湖湘,以舟为家,前途茫茫,何处安家,面对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 4、面对浩渺的洞庭湖,诗人只是感叹自己的身世吗?(不是)从哪句可以看出?(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假如说,前三联是句句写景,句句含情的话,那么这一联则是干脆抒情。此时的杜甫不只是
21、感叹自己穷愁潦倒、漂泊无依的身世,更为正处在战火中的祖国“涕泗”横流啊。 5、这两句是两个景象:一个是西北长安旁边的战火,一个是岳阳楼上倚窗远眺的老诗人。两者构成了一幅画,前者是诗人心中想到的,后者是诗人自身实 篇三:登岳阳楼整理 登岳阳楼导学案 一、作者与作品 杜甫,字,河南巩县人,自号,因他做过工部侍郎,又称,是我国古代宏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是 、,真实反映了唐朝由盛而衰的历史和老百姓的疾苦,因而被称为“ ”,他与李白齐名,并称“”,被人誉为“ ”。 二、基础积累 1、字音积累 坼 ( ) 乾坤( ) 戎马( ) 轩 () 涕泗( ) 2、词语说明: 坼:乾坤: 轩: 戎马: 涕泗:
22、3、名句填空: 1、吴楚东南坼,( ) 2、戎马关山北,( ) 三、课文探究 1、“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一句中诗眼分别是什么?你能说说这两个字的妙处吗? 2、本诗中哪一联写景,请赏析。 3、“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一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这首诗,以其意境的开阔宏丽为人称道,请结合颔联和尾联详细分析。 5、请分析诗歌表达的情感? 6、结合诗人经验谈你对尾联的理解。 1、 坼、浮。一“坼”一“浮”把洞庭湖水势浩瀚无穷无尽的巨大形象特殊逼真地描画出来了。“坼”字人 写的有力,仿佛洞庭水把吴楚两地冲开分裂,显示出洞庭湖的气概磅礴;“浮”字具有非常显明的动态感,洞庭湖几乎包涵了天地万物
23、并且主宰它们的浮沉,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起落,一派壮阔的图景呈现在读者面前。 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的无比壮阔而又生动。 2、只用了十个字把洞庭湖水势浩瀚无穷无尽的巨大形象特殊逼真地描画出来了。气概恢弘磅礴,被誉为千古绝唱。 3“老病有孤舟”,从大历三年正月自夔州携带妻儿、乘舟出峡以来,既“老”且“病”,飘流湖湘,以舟为家,前途茫茫,何处安家,面对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涕泗流”呈现出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形象。 4、颔联把洞庭湖的水势浩瀚、无穷无尽的巨大形象描绘得雄奇壮丽;尾联突出了诗人孤苦多病但仍心忧天下,胸襟博大。上下衬托,相得益彰。体现了诗歌意境的开阔宏丽。 5、表达了诗人漂泊无依的孤独、壮志难酬的慨感、以对国家多难的担忧之情。 6、诗人当时政治生活坎坷、举目无亲、年老多病,与孤舟为伴;战乱频起国家多难,诗人不仅慨叹自己的壮志未酬、孤独无依,更为国家动荡担心战乱不休而哀痛。 第16页 共16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