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回归生活的必要性及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回归生活的必要性及策略.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年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回归生活的必要性及策略 李洪祥 严癸红 摘要:初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初中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化特别重要。生活世界是学生品德发展的本源,是学生确立生活信念和获得发展的内驱力,回来生活是教化的应有之义,是新课程改革提倡的基本理念,是提高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实效性的必定要求。道德与法治学科实现教学回来生活,老师要在课堂中再现学生的生活阅历和学生熟识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注意学生的情感体验与道德实践,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了解生活、感受生活、酷爱生活的过程中发展品德,提高实力,健康成长。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回来生活;
2、引领成长 闻名教化家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化是死教化,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生活世界是学生品德发展的本源,是学生确立生活信念和获得发展的内驱力。教化是在生活中实现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应回来生活。 一、道德与法治教学回来生活的必要性 (一)回来生活是教化的应有之义 教化源于生活。在人类社会早期,教化与生活是一体的,生活本身就是教化,教化就在生活之中。随着社会分工的演进,教化变成了一种特地化、学校化、社会化的活动,教化效率大大提高,但也带来了一个问题教化与生活的分别。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康德说,教化是为了“使人成为人”。教化的本质是人的教化,是为
3、了人的一生发展的教化。 教化应当将受教化者培育成为能够适应社会、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肯定的生存实力、珍爱生命、懂得生活的人,即培育能够在将来社会生存与发展的人是教化的终极目标。为了达成这一目标,须要让教化回来生活。只有真正地回来生活,引导学生积極关注生活、面对生活、走近生活、感受生活,才能充分发挥教化的作用,提高学生的生存实力,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化脱离生活,必将变成无源之水。因此,回来生活是教化的应有之义。 (二)回来生活是新课程改革提倡的基本理念 新课程改革大力提倡教学要回来生活,重视学科学问、社会生活和学生阅历的整合,力求有效变更课程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要从以学问为主的
4、学科逻辑转变到以学生生活为基础的课程,面对学生生活,使课程更加贴近青少年的生活及身心特点。生活是完整的,在多姿多彩的生活中,学生无时无刻不在经验着生动而好玩的改变。生活中自然融合了健康、语言、科学、艺术、社会等多个领域的内容。在教学中还原生活的原来面目,有助于丰富和积累学生的生活阅历。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老师可从社会的整体环境和文化背景入手,创建一个适合少年儿童天性的新环境,激发少年儿童相识四周事物的爱好,促进少年儿童求真思维和创建性格的养成,培育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创建实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只有以学生的生活逻辑来设计、组织课程的内容、结构及其呈现方式,努力让学生在酷爱生活、了解生活、亲
5、身感受生活的过程中来培育德行,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回来生活是提高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实效性的必定要求 新课程改革虽然取得了肯定的成效,但初中思政课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过分注意传授学问、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枯燥乏味等。要变更这种状况,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必需敬重教化规律,让课堂回来生活。生活是教化的源头,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归根结底是源于生活、在生活之中发生和完成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应立足于生活。让课堂再现生活,实现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生活化教学,是提高学生学习爱好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增加课堂教学的活力。 二、道德与法治课堂回来生活的策略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回来生活,就要让学生依托“生活”这一最
6、广袤的资源和时空,自由穿梭于课堂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以及社会生活之间,实现自主学习。 (一)再现学生的生活阅历 生活是一切教化的初始点,也是一切教化的着力点。道德与法治在生活中出现,最终又体现于生活中。因此,我们要依据学生品德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从学生自身的生活阅历动身,以学生能够接受、乐于参加和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思索等有利于品德发展的方式组织教学。 在详细教学中,老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阅历组织教学,把学生的个体阅历作为学习的起点,引导学生表达、共享自己的生活阅历,进而促进学生对自身阅历的反思。老师还要通过师生阅历、生生阅历的碰撞、共同认知等促进学生个体阅历的调整、扩展,引导学生走
7、近生活,再现生活,超越生活,使道德与法治课堂真正源于生活,又回来到生活中去。 比如,在教学“爱的碰撞”一课时,老师可设置以下问题让学生进行探讨:1.有人认为,主动的心情有益于身心健康,而消极的负面心情则有害身心健康。请你举例说明此观点是否正确。2.当你有负面心情时,你会实行什么方法调整心情?学生思索和回答上述问题时,须要运用到自己的生活阅历。开发和利用学生的生活阅历,有助于学生将感性相识上升为理性相识,解快乐中疑团,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选取学生熟识的生活情境 课堂是小天地,不能替代现实世界;课堂又是大天地,可以再现现实生活。生活恒久是最好的教化素材。生活的每一件事、每一环
8、节都可能具有教化意义,生活到处是课堂。道德与法治教学应找到学生与社会生活相联系的交叉点,关注日常生活、关注精神世界、关注真实的生活问题。道德与法治老师在教学中应依据教学内容,选取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现象和事例,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把富有思想性和学问性的生活素材引入教学中,让学生辨别、分析这些现象、事例和情境。在此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学生学会主动表达、擅长思索、习得方法、努力践行。比如,在教学“呵护友情”一课时,老师可创设以下情境,并引导学生探讨相关问题: 小涛升入初中以后与小刚成为了同桌。虽然以前并不相识,但他们互有好感,很快成为了挚友。他们学习上相互帮助,生活中相互关切,有时从家里带来好吃
9、的也相互共享,当对方遇到不顺心的事就开导对方,考试时还将有些题的答案告知对方。有一天,小刚看到了小涛将同学的一本书占为己有,小刚在回答老师的询问时却说没有看到有人拿了这本书。昨天,小涛与同学闲聊时,无意中告知同学:小刚患有乙肝。事后,小刚指责小涛不应当将自己的隐私告知他人。小涛向小刚致歉,两人和好如初。 (1)小涛和小刚的哪些做法有利于维护友情?哪些做法欠妥? (2)你认为呵护同学友情的方法有哪些? (3)假如挚友欺瞒或损害了你,你会怎样处理? (4)假如挚友做了违反道德的事或者有了违法犯罪行为,你应当怎么办? 以上情境是学生比较熟识的生活情境,学生分析这样的情境,就能有感而发,有话可说,从而
10、触动心灵。在学生探讨上述问题的基础上,老师要进行适当的点评和归纳,使学生学会正确处理问题。 (三)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 社会热点,一般指在某一时期、在较大的社会范围内引起公众舆论高度关注的新闻事务和社会现象。老师在教学中要依据教学内容选取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或依据社会热点问题设计某种情境,把大社会融入小课堂,引导学生分析、辩论社会热点问题。老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发表看法,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促使学生关切时事,增加社会責任感和使命感。笔者在教学中常常采纳时事演讲、新闻发布会、模拟记者会、时事专题讲座、时事点评、热点评析等形式敏捷的方式进行
11、教学,拓宽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从思想到行动上都与社会同步,与时代共进,从而实现情感、看法、价值观的统一。 (四)注意学生的情感体验与道德实践 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情感体验、亲身践履是最重要的学习方式。老师要依据课程内容细心设计学生个体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使学生在体验和实践中得到感悟、受到启发,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实现观点相识、道德实践与道德情感体验的往复循环,促进知行合一。 比如,在教学“爱在家人间”一课时,老师可让4名学生表演子女顶撞父母的情景,其中两人扮演学生,两人扮演父母和母亲。表演后让扮演父亲和母亲的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换位思索,从而懂得顶撞父母、不听从父母
12、的正值管教不利于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不利于自己健康成长的道理。然后,可让扮演子女的两位学生也说一说自己的感悟,并谈谈子女应当如何与父母进行沟通,消退隔阂,化解冲突和冲突。这样的体验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五)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是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形式之一,是熬炼学生的心理品质、培育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提高学生社会适应实力的重要方式和手段。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既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能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体验和感悟,开阔眼界,获得学问,受到启迪。 比如,在学习“酷爱集体”的有关内容之前,老师可组织学生实行拔河竞赛,让学生体会团结就是力气;在学习“独立自强
13、”的相关内容后,老师可组织学生进行野外拉练,培育学生的独立、自强实力;在学习“爱护资源环境”的相关内容后,老师可组织学生对当地资源环境状况进行调查,了解当地资源环境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在学习“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的相关内容后,老师可组织学生开展公益活动,增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实践证明,细心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在了解生活、感受生活、酷爱生活的过程中发展品德,提高实力,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朱小蔓.义务教化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高校出版社,2022. 2张丹丹.构建生活化课堂,挖掘思想品德学科核心素养J.报刊荟萃,2
14、022(4). 3郭畅,张宏宇.让生活走进思想政治课堂J.科教育刊,2022(22). 4张凤.采纳生活案例满打造思想品德课堂J.基础教化参考,2022(9). (责任编辑:赵静) 猜你喜爱 回来生活道德与法治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要结合学生的生活新一代2022-06-25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构建课程教化探讨2022-06-21浅谈道德与法治中调查和体验的实力培育文科爱好者教化教学版2022-06-19皮格马利翁效应下的初中政治高效课堂探讨成才之路2022-06-17在品德教学中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新教化时代老师版2022-06-13充分发挥童谣的教化功能江苏教化2022-06-09浅谈思品教学活动的生活化中学课程辅导老师教化(上、下)2022-10-23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实践探讨新课程上旬2022-08-06立足本土文化,让课堂青草芳香课程教化探讨2022-06-14让教学因生活化而焕发生命的活力课程教化探讨学法教法探讨2022-09-07 第9页 共9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