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宋词名篇赏析-苏幕遮·燎沉香,周邦彦.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0147481 上传时间:2022-04-0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0.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宋词名篇赏析-苏幕遮·燎沉香,周邦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22年宋词名篇赏析-苏幕遮·燎沉香,周邦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宋词名篇赏析-苏幕遮·燎沉香,周邦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宋词名篇赏析-苏幕遮·燎沉香,周邦彦.docx(2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年宋词名篇赏析:苏幕遮燎沉香,周邦彦 篇一:苏幕遮 周邦彦 赏析 苏幕遮(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乾宿雨,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家乡遥,何曰去? 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 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1、感受诗词创建的意象和丰富意境,品尝诗意。 2、了解作者,体会词中作者的情感。 3、培育鉴赏诗歌的实力。 一课时 一作者简介: 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少年时落拓不羁,二十四岁时入太学读书,因献汴都赋升太学正,后来当过一些地方官和校书郎、宗正少卿等职。徽宗即位后,由于他精通音律、善作词,被任命为

2、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有清真集,又名片玉集。在北宋,以苏轼为代表的词风在大力开拓词的表现领域的同时,又往往成为“曲子中缚不住者”,表现出作为文字作品的词与音乐渐渐分别的趋向。而周邦彦却是朝另一个方向发展,极端重视词与音乐的协作,使词的声律模式进一步规范化、精密化。在任大晟府提举时,周邦彦以他的音律学问并汲取民间乐工曲师的阅历,搜集和审定了前代与当时流行的八十多种词调,并创制了六丑等不少新调。 周邦彦的词虽说在题材和情感内涵方面没有供应更多的新东西,但在艺术形式、技巧方面都堪称北宋词的又一个集大成者,为后人供应了很多阅历。因此,南宋以后的姜夔、吴文英等人都非常推重周邦彦,有人甚至称他为“二百年

3、来以乐府独步”。直到清代的常州词派,还奉他为词之“集大成者”。这说明在词的艺术形式和语言技巧上,周邦彦确有精彩的贡献与深远的影响。 周邦彦,北宋晚期一个重要词人,是北宋晚期的集大成者,他集结了北宋的大成,开拓了南宋的先声。他开拓出一种新的作风,不重感发而重思力。 “人望之如木鸡,自以为喜”,周邦彦是以自己的私人得失利害为主的,跟苏东坡以国家得失利害为主是不同的。 二词文赏析: (前人评周邦彦写词“擅长写景咏物,精工词语,铺叙中,曲折,改变,回环。” )张炎词源。 此词以咏雨后荷花为中心,上片写景,下片抒情,表现思念家乡的情怀,段落极为分明。 1、“燎沉香,消溽暑”描述室内的活动。 梅雨季节,一

4、场连绵阴雨过后的早晨,房间里面又潮又闷,人的心情也闷闷的。词人点起沉香,驱逐室内湿热的暑气。 2、 这两句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写词人室内的活动? 是从嗅觉、触觉两方面来描述的。词人嗅到点燃的沉香充满室内的芳香,那使人感到闷热的暑气,已经消逝。“消溽暑”句,包括触觉上的反应,这是作者醒后的第一个感受。“ 3、“鸟雀呼晴”是醒后的其次个感受,这又是从哪个角度来写的? 听觉方面来写的。溽暑消逝,天气放晴,故鸟雀也非常活跃,鸟雀的鸣声透露出雨后新晴带来的喜悦。 4、“侵晓窥檐语”,是醒后的第三个感受,这又是词人从哪个角度写的? 从视觉、听觉方面来写的。词人听到鸟雀的欢叫之声以后,由于关切天气的阴晴,他立朝

5、窗外望去,首先看到的便是雀儿们立在屋檐上往下窥视,一边彼此叫个不停。“语”,在这里不光是鸣声,而是侧重于刻画鸟鸣时摇头张口与尾部翕张抖颤的动作,这是视觉的形象。 5、“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中有两个词用的精准,请找出并分析。 “呼”“窥”字的作用。 鸟雀叽叽喳喳的鸣叫,特别欢快,似乎在相互转告天气转晴的消息。“呼”字特别有神采,表现出小鸟欢快的叫声和活泼灵动的神态。 词人循声望去,看到鸟儿们一大早就已经在屋檐下探头探脑、相互交谈了。“窥”字把鸟儿们东张西望的神态表现得栩栩如生。 6、以上四句是词作的第一层,写词人醒后所见、所闻、所感,烘托五月雨后早晨的气氛。 7、鸟雀的叫声仿佛为这个潮湿闷热的

6、早晨带来了一股清爽凉快的气息。于是,词人信步走 到室外,看到了怎样的美景?词人是按怎样的层次来写荷塘美景的?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这几句描写词人看到的荷塘美景。 词人像一个高超的摄影师,“叶上初阳干宿雨”这句很像特写镜头,连荷叶上的雨滴以及雨滴被“干”掉的过程也都被摄进画面。形象如此逼真!“水面清圆”这句词人把镜 头远远拉开、推高,然后居高临下,俯视整个荷塘,最终摄下那铺满水面的圆圆荷叶。继而,又把镜头拉下,转移角度,进行水平摄影,镜头在水面上缓缓推动:那一株株亭亭玉立的荷叶,仿佛由什么人高高擎起,在晨风中摇曳生姿,在镜头面前纷纷后退。这三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运

7、用不同的镜头摄下了荷花丰富多彩、活灵活现的形象。 8、王国维说:“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真能得荷之神理者。” 你能说说它妙在何处吗? 首先,这两句词有一种简约的构图美。水面是水平的,清圆的荷叶以及荷叶上的 雨滴是圆的,而亭亭玉立的荷茎又是垂直的。这种几何图形般的简约造型,让读者过目不忘。 其次,这两句词练字功夫了得。 清圆:写出了荷的形态是圆的,一种很饱满的感觉。再加上是雨后,显出荷叶的清爽;一一:写出了荷塘里的荷叶许多,每一片都是那么美。把荷叶在水面上错落有致、疏密相间,凹凸起伏的层次感刻画得惟妙惟肖;风: 极富动态美,把微风吹过荷塘,荷叶随风轻轻摇动,妩媚、娇羞的姿态不动声色的勾画出来了

8、;举:写出了荷亭亭玉立的姿态,把荷茎修长挺立、英姿飒爽的精气神表现得淋漓尽致。有一种特别阳刚的健康向上的美;那“风荷举”合起来,就是妩媚中有风骨。 9、上阕后三句是写词人户外所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写出荷花的风韵。 10、 下阕言情。词人从眼前的“风荷”想到了什么?为什么会由眼前的风荷想到家乡?也就是“景”与“情”的结合点是什么? 家乡“家乡遥,何日去?” 词人的家乡在钱塘,那里有西湖的荷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于是词人喃喃自语:家乡是那样遥远,我何时才能够回去呢? 11、词人目前身处何处? “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我的家在南方,可是我长期羁留京城,旅居他乡。 12、

9、 词人的乡愁很深,可说得淡然,词人的思绪沿着这缕乡愁回到了家乡。他想起什么? “五月渔郎相忆否?”在这盛夏五月的季节,家乡曾一起钓鱼的挚友们,你们是否惦念我? 13、 “五月渔郎相忆否?”是从哪个角度写的?表达了什么? 不言己思家乡友朋,却写渔郎是否思念自己,这是从对方深一层的写法。 表达词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14、 词人的思归、思乡之情是怎样得到片刻的满意的? “梦入芙蓉浦”最终把时间和空间的距离缩短,使词人思归、思乡之情得到片刻满意。15、词中情和景的关系是什么? “见景生情”,由写景到抒情过渡自然,不着痕迹。“风荷”是引起词人思乡之情的纽带,而思乡的情感中又有“芙蓉浦”的梦境和“风

10、荷”意象相照应,构思精致,自然天成。 板书苏 幕 遮 周邦彦写景荷花抒情五月早晨思归荷花风韵思乡 篇二:2022中学语文课时练:第3单元 自主赏析4 苏幕遮 第三单元 自主赏析 一、课内双基 1下列加点词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阁夜 雪霁 渔樵 B箜篌 女娲 神妪 C瘦蛟 玉砌 溽暑 D宿雨 小楫 芙蓉浦 C 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夷歌数处起渔樵 少数民族 B春花秋月何时了 了结,终止 C燎沉香,消溽暑 消退 D吴丝蜀桐张高秋 张开 D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三峡星河影动摇 B李凭中国弹箜篌 C往事知多少 D石破天惊逗秋雨 C 4下列句子中

11、的“鼓”字,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A五更鼓角声悲壮 B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C微风鼓浪,水石相搏 D虎鼓瑟兮鸾回车 E齐人三鼓 BE 5下面对李凭箜篌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吴丝蜀桐制成精致的箜篌,奏出的乐声漂浮在晴朗的深秋。听到奇妙的乐声,天空的白云凝合,不再飘游。 “高秋”二字,既点明白演奏的时间,更写出了奇妙的乐曲声所表达的一种清洁清澈的高远境界。 B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那湘娥把点点泪珠洒满斑竹,九天上素女也牵动满腔忧愁。这高妙的乐声从哪儿传出?那是李凭在国都把箜篌弹奏。 进一步描述乐曲声的奇妙,交代乐曲的来源,造成了先声夺人的效果。 C昆

12、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像昆仑美玉碰击声声嘹亮,像凤凰那激扬响亮的歌喉;像芙蓉在露水中唏嘘饮泣,像兰花迎风开放笑语温柔。 干脆描写乐声,运用形象化的比拟,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了乐曲声的美丽好听。 D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整个长安城的大街小巷,犹如沉醉在一片寒光中那样清幽。二十三根弦丝高弹轻拨,天神的心弦也被乐声吸引。 这两句实写听曲感受,生动地表现了乐曲声的感人力气。 D 6对虞美人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虞美人乃李煜绝笔词。宋太祖开宝八年宋军攻陷金陵,李煜降宋,被迁汴京;太平兴国三年,李煜赋此词,且于生日演唱。因流溢出浓浓的故国之恋,而招致杀身之祸。 B词作从眼前景入手,生

13、发联想和想象,追述从前帝王生活,描摹出一幅幅鲜活的画面,隐晦地表达出叛逆之情,惹恼了宋太宗,铸成了词人的凄惨结局。 C词作以实虚相间的手法来绘景、抒情、达意,忽而写眼前,忽而写想象首句实写,二句虚写;三句实写,四、五、六句又是虚写。铺垫好道路,直到篇末推出一个“愁”字,将眼呈现于读者面前。 D虞美人以其形式新颖给人美感愉悦上下阕句数一样,字数相同,且二句一转韵,琅琅上口,使整体美中又富改变美;尤其篇末的反问与比方,构建了广袤思维空间,更觉意味隽永。 B 7下面对阁夜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点明时间,“催”字形象地说明昼短夜长,使人觉得时间难熬。 B“五更”二句承次句“寒宵”写夜中所闻所见

14、。通过这句,人把他对时局深切关怀和三峡夜深美景的观赏,绘声绘色地表现了出来,诗句气氛苍凉恢廓,音调铿锵悦耳,辞采清丽夺目,“伟丽”中深蕴着诗人悲壮深厚的胸怀。 C“野哭”二句写拂晓前所闻。这两句把偏远的夔州的典型环境刻画得真实:“野哭”“夷歌”,一个富有时代感,一个具有地方性,对忧国忧民的宏大诗人来说,这两种声 音都使他倍感哀痛。 D诗人极目远望夔州西郊的武侯庙和东南的白帝庙,而引出无限感慨。流露出诗人极为忧愤的感伤心情。这句话看似自遣之词,事实上却充分反映出诗人感情上的冲突与苦恼。 A 8下面对苏幕遮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燎沉香,消溽暑”一起笔写静境,焚香消暑,取心定自然凉之意,或示意

15、在喧闹场合中服一副凉爽剂,境静心也静。三、四句写静中有噪,“鸟雀呼晴”,一“呼”字,极为传神,示意昨夜雨,今朝晴。“侵晓窥檐语”,更是鸟雀多情,窥檐而告知人以新晴之欢,生动而有风致。 B“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三句,写荷花的神态。写当宿雨初收,晓风吹过水面,在红艳的初日照射下,圆润的荷叶,绿净如拭,亭亭玉立的荷花,随风一一抖动起来。这样作者非常生动地描绘了一个活泼清远的词境,再现于读者面前。 C“家乡遥,何日去”表现了对家乡的思念,此地此时,“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实为不如归去之意。 D“五月渔郎相忆否”写渔郎是否思念自己,可见渔郎是自己儿时最好的挚友,自己未想渔郎,而渔郎却

16、惦念自己了。结尾两句“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即梦中划小舟入莲花塘中,是以虚构的梦中景作结,虽虚而实,变化莫测。 D 二、语段精读 9阁夜一诗一直被誉为杜甫律诗中的典型作品,有人说这首诗“意在言外,怆然有无穷之思”。你是否同意这一说法?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说明。 _ _ 同意。作者诗中还有许多话没有说完,那就是自己的明珠暗投。这种心情隐于最终两句。诗人认为像诸葛亮、公孙述这样的历史人物,不论贤愚,都归于黄土。现实生活中,征战掳掠更造成了人民每天都面临死亡的逆境。我这点孤独又算得了什么呢?这话看似自遣之词,事实上却充分反映出诗人感情上的冲突和苦恼。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李凭箜篌引

17、李 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10试概括这首诗的基本内容。 _ _ 表现了李凭弹箜篌的奇妙乐声和感人的艺术效果。 11这首诗具有浪漫主义风格,试举出两种表现手法,并概括其艺术效果。 _ _ 大量运用神话传闻和夸张的描写,表现李凭的琴声具有“惊天地而泣鬼神”的艺术效力。 12“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两句诗各从什么角度写箜篌之声?分别表现了声音的什么特点? “昆山”句:_ _

18、 “芙蓉”句:_ _ “昆山”句:以声写声,表现琴声起伏多变,华丽悦耳。“芙蓉”句:以形写声,表现琴声或悲抑或欢快,感情丰富。 三、课外延长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314题。 古 意 王融 霜气下孟津,秋风度函谷。 念君凄已寒,当轩卷罗縠。 纤手废裁缝,曲鬓罢膏沐。 千里不相闻,寸心郁纷蕴。 况复飞萤夜,木叶乱纷纷。 王融:字元长,南齐琅邪临沂人。罗縠:一种丝织品。 13主子公“废裁缝”“罢膏沐”的缘由是什么?“寸心郁纷蕴”饱含了人物什么样的困难心情? _ _ 女主子公拿起刀尺要为行人缝制寒衣,突然想到与行人千里相隔,行踪不知,音讯不闻,寒衣制成也无由寄达,只能“废裁缝”;不安、郁闷苦痛的思

19、妇更加无心施以“膏沐”来修饰容貌了。“寸心郁纷蕴”写出了思妇对行人担忧挂念却又无能为力的苦痛无奈之情。 14这首诗的开头和结尾分别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请详细分析。 _ _ 诗歌开头因景生情,引起下文,霜气、秋风从北而来,风霜的凄寒引起女主子公对远行人的挂念。结尾以景结情,秋夜漫漫,思绪万端,流萤飞动,白光点点,秋风萧瑟,木叶纷纷,这凄寒的夜景进一步烘托出思妇纷乱苦痛的心境。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1516题。 上太行 于谦 西风落日草斑斑, 云薄秋空鸟独还。 两鬓霜华千里客, 马蹄又上太行山。 此诗作于作者晚年巡抚山西、视察太行山时。作者年年出巡,“轻骑遍历部所,延访父老”。 15前两句诗描

20、写了哪些意象?有什么作用? _ _ 夕阳、西风、衰草、秋空、薄云、飞鸟。以肃穆空阔的自然风光衬托诗人不畏肃杀、勇于进取的豪情。用孤鸟还巢衬托诗人应有的思乡之情。 16请结合诗的后两句简要分析“千里客”的形象。 _ _ 诗人在任上年年出巡,现在两鬓花白又一次登上了太行山,给我们塑造了一位虽年事渐高,但仍勤政不倦、为国奔忙的政治家形象。 四、热点 17依据材料,请用四个短语从不同角度概括四川乌木市场的特点。 乌木有着“植物木乃伊”之称,分布于四川盆地,是由埋入淤泥中的部分树木经成千上万年炭化过程形成的。近年来,大量游资涌进乌木保藏市场,把价格炒起来以达到赚钱的目 篇三:苏幕遮燎沈香 周邦彦 苏幕遮

21、燎沈香 周邦彦 苏幕遮燎沈香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家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译文 细焚沉香,来消退夏天闷热潮湿的暑气。鸟雀鸣叫呼喊着晴天(旧有鸟鸣可占雨之说),拂晓时分我偷偷听它们在屋檐下的“言语”。荷叶上初出的阳光晒干了昨夜的雨,水面上的荷花清润圆正,荷叶迎着晨风,每一片荷叶都挺出水面。 (看到这风景)我想到遥远的家乡,何日才能回去啊?我家本在吴越一带,许久地客居长安。五月,我家乡的小时候的伙伴是否在想我,划着一叶扁舟,在我的梦中来到了过去的荷花塘(词中指杭州西湖)。 赏析 这首词虽写

22、久居汴京与消夏思归的情思,但却以描绘荷花的风神而著称于世。 上片写醒后之所感、所闻、所见。首四句写时间与季节的特点,看似平常,实则颇具匠心,用笔不苟。“燎沉香”句,虽可构成烟雾缭绕的画面,但这句并非动作的刻画,而是就嗅觉这方面来描述的。作者刚刚醒来,便嗅到昨夜点燃的沉香仍充满室内,那使人感到闷热的暑气,已经消逝。“消溽暑”句,包括触觉上的反应,这是作者醒后的第一个感受。“鸟雀呼晴”是醒后的其次个感受,这是从听觉方面来写的。溽暑消逝,天气放晴,故鸟雀也非常活跃,从争噪的鸣声之中透露出雨后新晴带来的喜悦。这首词与“春眠不觉晓,到处闻啼鸟”的意境大体相同,不同的是这首词写的是盛夏的早晨,而孟浩然写的

23、是“春晓”。“侵晓窥檐语”,是醒后的第三个感受,是从视觉方面来写的,对“呼晴”作进一步的补充。作者听到鸟雀的欢叫之声以后,由于关切天气的阴晴,他马上睁开眼帘朝窗外望去,富先看到的便是雀儿们映着晚色,立在屋檐上往下窥视,一边彼此叫个不停。“语”,在这里不光是鸣声,而是侧重于刻画鸟鸣时摇头张口与尾部翕张抖颤的动作,这是视觉的形象。上四句是第一层。“叶上初阳干宿雨”三句是其次层。这两句是词 中的重点,是词人来至户外之所见。“初阳,接“晴”“宿雨”承“溽暑”。荷叶上反映出旭日的光彩,进一步把“晴”字形象化、详细化了。“宿雨”的被蒸发、被晒干,不仅在点染“晴”字,同时还扣紧“溽暑”这一季节特点。这句很象

24、特写镜头,连荷叶上的雨滴以及雨滴被“干”掉的过程也都被摄进画面。形象如此逼真!“水面清圆”是“叶上”一句的扩大。作者把镜头远远拉开、推高,然后居高临下,俯视整个荷塘,最终摄下那铺满水面的圆圆荷叶。继之,又把镜头拉下,转移角度,进行水平摄影,镜头在水面上缓缓推动:那一株株亭亭玉立的荷叶,仿佛由什么人高高擎起,在晨风中摇曳生姿,在镜头面前纷纷后退。这三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运用不同的镜头摄下了荷花丰富多彩、活灵活现的形象。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赞美这几句说:“真能得荷花之神理者。” 下片,写对家乡的怀念。前四句是思归。换头两句故作推宕。词笔由实转虚,从面前的荷花想到遥远的家乡,引出深厚的乡愁。“

25、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两句承前,把空间的想象落实在两个点上:一是“吴门”,一是“长安”。但仍以荷花把两地牵连。“五月”三句写梦游。这三句把孤立的两点进一步缩小并使之详细化。“吴门”化作“渔郎”,“长安”化作作者自己。“五月”二字是串接时间的长线,它一头挽住过去,一头接通现今(“溽暑”),甚至牵连到作者的梦境。“梦入芙蓉浦”最终把时间与空间的距离缩短,使作者思归之到片刻的满意。下片抒情,叙写梦境,情中见景,并以逆挽手法呼应起句,补足“水面清圆”的画面。 这首词的内容很简洁,全篇六十二字,写的不外是荷花以及与荷花有关的情事。但是,作者擅长把荷花的形象以及与之有关的情事集中起来,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

26、角度来加以烘托,于是,作者的美感便层次清楚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这一点集中体现于词的上片。上片七句,虽然构成的侧面有所不同,但,珍贵的是,其中每一句都带有动作性或视觉性,几乎句句都可构成一个或几个画面,构成角度不同的镜头。镜头与镜头之间的连结媒介几乎被作者压缩到绝无仅有的微小程度。作者的情思,作者的美感是靠画面、靠镜头的组接,靠蒙太奇表现出来的。 本词以荷花为焦点,并从这一点上散射开来,最终又集中在这一点上加以收束。全词可分四层,上片前四句是一层,烘托五月雨后早晨的气氛。后三句多侧面刻画荷花的风神。下片前四句是一层,分别叠印出“吴门”与“长安”两个不同的地点。后三句又以“梦

27、入芙蓉浦”把前几层散射出的侧面加以归结、收束。 周邦彦是擅长运用艺术语言的大师,他往往运用美丽的语词来创建生动的形象,有时精雕细刻,富艳精工;有时用典,溶化古人的诗句人词。但这首词却既未用典,也未溶化前人的诗句,而主要是用从生活中提炼出的词语,精确而又生动地表现出荷花的风神,抒写了自己的乡愁,有一种从容雅淡、自然清爽的风韵。 上片“一一风荷举”一句中“举”字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分) 下片主要采纳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详细的诗句简要分析这种手法的作用 参考答案(8分) (4分)一个“举”字非常逼真地写出了荷叶雨后伸展而挺立于水面的勃勃朝气(分),使人眼前出现出绿荷活灵活现的动态美(分)。 评

28、分标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4分)虚实结合(或“虚实相生”)的手法。(1分)“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是实写自己客居异乡的境况;(1分)“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是虚写自己的梦境(或“五月渔郎相忆否”不写自己思乡,用虚写的手法从对方的角度写起)(1分)。这种虚实相生的手法委婉地表达了词人的思乡之情。(分) 阅读下面的清词,然后回答问题。 苏幕遮大明湖泛月 蒋士铨 画船游,明月路。古历亭边,面面朱栏护。百顷明湖三万户,如此良宵,一点渔灯度。 棹开时,香过处,说道周遭、荷叶青多数。却被芦花全隔住,泛遍湖湾,不见些儿露。 请简要概括词的上片与下片的内容。 请从虚实角度简要分析这首词的下片。 答

29、案: 10上片写泛舟大明湖所见的美景,(2分)下片写找寻荷叶未见的情趣。(2分)(评分标准:意思对即可) “荷叶青多数”的情景是未见之景,是虚写,(1分)“闻到荷香“看到芦花”是所见所闻,是实写,(1分)虚实结合,把作者找寻荷叶时从希望到悲观的情感表现出来,写出了寻荷的情趣。(2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89题。(4分)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此调原为西域传入唐教坊曲。“苏幕遮”是当时高昌国语之音译。宋代词家 用此调是另度新曲。又名云雾敛鬓云松令。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五句四仄韵。 黯:形容心情愁闷。黯乡魂:用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语。 追:追随,可引申为纠缠。旅思(s):羁旅之思。 第22页 共22页第 22 页 共 22 页第 22 页 共 22 页第 22 页 共 22 页第 22 页 共 22 页第 22 页 共 22 页第 22 页 共 22 页第 22 页 共 22 页第 22 页 共 22 页第 22 页 共 22 页第 22 页 共 2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策划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