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完整讲义.doc

上传人:暗伤 文档编号:101405661 上传时间:2024-10-21 格式:DOC 页数:463 大小:1.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伤寒论完整讲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63页
伤寒论完整讲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伤寒论完整讲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伤寒论完整讲义.doc(46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01讲伤寒杂病论的作者3第02讲讲伤寒论成书背景和流传9第03讲伤寒论的内容和贡献16第04讲关于六经辨证的若干问题23第05讲学习伤寒论的方法和要求31第06讲学习伤寒论的方法和要求(2);太阳病概说38第07讲太阳病概说(2)、太阳病提纲45第08讲太阳病的分类提纲52第09讲太阳病病程的时间规律59第10讲太阳中风证治67第11讲桂枝汤的适应症.73第12讲桂枝汤的禁忌症、桂枝汤的加减应用-180第13讲桂枝汤的加减应用(2)88第14讲太阳伤寒与麻黄汤的适应症95第15讲麻黄汤的适应症与禁忌症102第16讲伤寒兼证(1)110第17讲伤寒兼证(2)118第18讲汉代的度量衡制和经方药

2、量换算124第19讲表郁轻证、太阳蓄水证(1)127第20讲太阳蓄水证(2)太阳蓄水证概说134第21讲太阳蓄血证(1)139第22讲太阳蓄血证(2)、太阳变证及其治则147第23讲表里先后治则、虚烦证154第24讲邪热壅肺证、协热下利证161第25讲心阳虚证167第26讲水气病173第27讲脾虚症179第28讲肾阳虚证185第29讲阴阳两虚证191第30讲结胸证197第31讲结胸证(2)203第32讲结胸证(3)、脏结证209第33讲心下痞证(1)215第34讲心下痞证(2)221第35讲痞证及其类证227第36讲痞证类证、火逆证、太阳病欲愈候233第37讲太阳病类证、太阳病篇小结239第3

3、8讲阳明病概说246第39讲阳明病纲要253第40讲阳明热证260第41讲阳明腑实证(1)268第42讲阳明腑实证(2)276第43讲阳明腑实证(3)、脾约证282第44讲津亏便结证、下法辨证和禁例289第45讲阳明湿热发黄证297第46讲阳明发黄证、血热证、阳明病辨证304第47讲少阳病概说310第48讲少阳病纲要、小柴胡汤的适应证(1)316第49讲小柴胡汤的适应证(2)323第50讲小柴胡汤的适应证(3)、少阳兼证(1)330第51讲少阳兼证(2)336第52讲少阳兼证(3)343第53讲热入血室证、少阳病篇小结349第54讲辩太阴病证并治(1)355第55讲辨太阴病证并治(2)360第

4、56讲少阴病概要、少阴病纲要366第57讲少阴寒化证(1)372第58讲少阴寒化证(2)378第59讲少阴寒化证(3)384第60讲少阴寒化证预后、少阴热化证、太少两化证391第61讲少阴急下证、阴郁证、伤津动血证、少阴咽痛证(1)397第62讲少阴咽痛证(2)、少阴病篇小结、辨厥阴病证并治概说406第63讲厥阴病提纲、上热下寒证(1)412第64讲厥阴上热下寒证(2)、厥热胜复证420第65讲厥逆证428第66讲辨下利、辨呕吐434第67讲辨呕吐、辨预后、厥阴病篇小结440第68讲辨霍乱病证并治446第69讲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证并治(1)453第70讲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证并治(2)、伤寒六经

5、病证治总结459郝万山讲伤寒论第01讲伤寒杂病论的作者同学们好,我们上课。这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二十一世纪中医药网络教育中心组织的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示范教学,推荐我来讲授伤寒论。虽然我学习、研究、讲授伤寒论有30多年的历史,但是面对录音、录像这样一个现场,我还是感到心里有压力。前天中午和几位朋友在一起吃饭,其中有一位朋友是电影导演,而且还是一个很有名的电影导演,他拍了许多电影,然后我们就说他的艺术成就是很高的。可是他说电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我就问他,为什么说电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呢?他说,我拍每一部电影都要精心地选择剧本,精心地选择演员,精心地编导,认真地拍摄,认真地剪辑,认真地配音。那么当电影

6、完成以后,我重新再看再放映的时候,发现每一部电影都留下了许多许多的遗憾,所以他说电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由此我就联想到我们写书我们讲课,我们在写书的过程中,对每一部书,我们都是精心地构思,细心地写作,认真地校对。最后书出版了,再拿回来一看,哎呀,这个地方为什么是这么写?这个地方文字还应当可以再精炼。所以每一部著作都是一个遗憾的创作。我们讲课也是这样,我们常常精心地备课,上课的时候认真地讲授,和同学之间进行心灵的交流,进行学术的沟通。我上课的时候,有同学录音,也有少数同学录象。下课以后,我听听他们的录音,我看看他们的录象,我说,哎呀,这个地方我怎么居然发生了口误,哎呀这个地方我还可以再增加一些鉴别

7、比较的地方,那么这个地方呢,我还应当再更深一步地分析。每一节课也都留下了遗憾,所以我常常说,我们上课,恐怕每一节课都是一种遗憾的讲演。所以现在面对录音、录象,我在进行伤寒论的教学时,当然会有压力。更何况我们全国范围内,研究伤寒论的,在伤寒论的教学和研究,以及临床上有精深造诣的,可以说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因此,我在这里讲课,如果说就是随随便便的一堂课,讲过去就讲过去了。可是现在我们要录象,我们要制成光盘,要请全国的同行专家评头品足,我当然会有压力,当然会有紧张。不过既然已经把我推到了这个位置,我就认真地讲授,也是把我的学习向各位同行,向每一位同学作汇报。大概在二十世纪末,世界医学界召开过一

8、次学术会议。这一次医学界的学术会议重点讨论的议题是“群体化的治疗方案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哪一个更先进,哪一个更优化”。所谓群体化的治疗方案,就是同一个病用同一种治疗方法,不管是张三李四、王五赵六,不管是男妇老幼,都用规范的统一的治疗方案,这就叫群体化的治疗方案。象1999年末,有一次流感流行,我们的医院就根据这次流感流行的主要临床特征,搞了一个协定处方,用大的煎药设备,煮出大量的汤药来,每一个流感的病人都用同样的汤药来治疗。当然,大多数病人吃完这个汤药以后,效果很好,这种方法就叫群体化的治疗方案。什么叫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呢?就是针对每一个病人感受邪气以后,他的具体反应状况,也包括他的身体素质,制

9、定上一个非常符合这个病人具体情况的这样的一个治疗方案,就叫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我还举那一年的流感的例子,有的人吃了我们群体化治疗方案的药疗效不好,没有退烧,我们就根据他的具体情况,或者辨为风寒,或者辨为风热,或者辨为挟湿,或者辨兼有阴虚,然后我们用辨证论治的手段开一个符合他本人证候表现的这种方剂,基本上用上一付药,烧就退了。这就叫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在二十世纪末这次医学界交流讨论会上,大家一致认为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在当代仍然是最先进的治疗方案,应当是最先进的选择。然后大家就讨论了在世界医学史上是哪一位医生创立的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呢?他的代表著作是什么呢?大家一致认为创立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医家是中国的张仲

10、景。他的代表作就是流传到我们今天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所以这次我给大家讲授伤寒论,应当是个体化治疗方案的代表,而创立这种方案的著名医家张仲景,这是我首先要介绍的问题。伤寒论的作者,严格地说,张仲景他写的书叫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在流传过程中不得已被分为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著作,所以我们这里讲的作者张仲景实际上指的是伤寒杂病论的作者。张机是他的名,仲景是他的字,他的生活年代大约在公元150年到219年。由于范晔的后汉书、陈寿的三国志都没有给张仲景做传,我们能够大体了解他的史料的,像王叔和的脉经,像王叔和整理的伤寒论,象晋朝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序,象宋代太平御览所引的“何颙别传”。那么一直到了宋代国

11、家校正医书局,在校勘刻印伤寒论的时候,所写的伤寒论序,虽然到了明代的李濂的医史,写了张仲景补传。还有明代的一些地方志,你比方说,明嘉靖年间的“南阳府志”,嘉靖年间的“邓州志”,片片断断地记录了张仲景的一些事迹。所以我们就根据这些片片断断的历史文献记载来介绍张仲景的一些生平事迹。张仲景生活的年代是公元150219年,这个年代也是推测的。有的人考证其生年是在公元151年,这也是一个推测。那么这是一个什么年代呢?我们举出和他同时代的三位大家都熟知的历史人物,曹操,他的生活年代是公元155220年,你看张仲景比曹操大约大五岁。刘备,他生于公元161年,死于公元223年。还有一个医学界非常著名的人物华佗

12、,他的生年我们现在没有确切的考证,他的卒年是公元208年。所以张仲景和曹操、刘备、华佗都是同时代的人物。这正是东汉末年。这个社会背景正是战争连年不断,而且天灾连年不断的这样一个社会背景。所以我们了解他的生卒年代,主要是了解他的生活的时代背景。(籍贯:)他是什么地方的人?他是东汉南阳郡涅阳人,这个地方相当于现在的河南省(南阳地区)邓县。邓县有一个东稂镇,东稂镇的西北1.5公里左右有一个张寨村,这个张寨村在清朝的末年,北门还保存着。这个北门上面有一个石头刻的匾额,上面写着“古涅阳县”,所以由此可以证实,这个河南省南阳地区邓县的张寨村就是古涅阳县的县址。张仲景就是这个地方的人。我们在这里考察他是什么

13、地方的人有什么作用?因为他是什么地方的人,在他所写的著作里就有方言的特征,所以我们知道他是什么地方人,主要是为了读他的书,对他书中方言的准确含义能够仔细的了解。你比方说,在伤寒论中有很多地方谈到了“桂枝不中与之也”,“柴胡不中与之也”,这个“中”和“不中”直到今天,仍然是河南地区的方言。“中”就是“可”的意思,“不中”就是不可,“不中与之”就是不可与之,这是典型的河南当地的方言的特点。又比方说,在伤寒论中这个“熬”字,我们现代的词源说,小火慢慢煮就是熬,象我们现代汉语中通常所说的熬粥,熬药都是这个意思。那么在伤寒论中有“巴豆,熬,去油”,“虻虫,熬,去翅足”,“白粉熬香”,“杏仁,熬黑”,如果

14、我们用今天的这个“小火慢慢煮”来解释这个“熬”的话,杏仁,小火慢慢煮怎么能煮黑呢?巴豆,小火慢慢煮,怎么能煮去油呢?特别是那个白粉,就是白米粉如果加上水小火慢慢煮的话,那就煮成稀糊了,怎么能煮香呢?那我们要考察这个字的话,怎么考察?这可能是仲景当时用的一个方言。西汉杨雄写过一本书,它就叫方言,他是以当时的普通话来解释地方话的。那么方言里对这个“熬”是怎么解释的呢?他说:“凡以火而干五谷之类,自山而东,齐楚以往谓之熬,关西陇冀以往或谓之火备,秦晋之间或谓之炒”,西汉杨雄的这段话,他说:“凡以火而干五谷之类”,没说加水,就是只用火而使五谷杂粮干燥,并把五谷杂粮做熟了。“自山而东”,就是山东这个地方

15、,“齐楚以往”,齐国,楚国这个地方把它叫做“熬”。那么“关西陇冀”这是陕西的一部分,甘肃还有河北的一部分“或谓之火备”,这个火备干的“火备”,这个字火备和这个字(焙)都是一样的。“秦晋之间或谓之炒”,秦是陕西的一部分,晋是山西的一部分,那个地方有的人把它叫做“炒”。可见在汉代,这个“熬”、“火备”、“炒”,含义都是一样的。都是用火而使五谷杂粮干燥和做熟,也就是说“熬”字在这里,就是“炒”的意思。张仲景是什么地方人呢,张仲景不是河南南部的人吗?河南南部在古代属于楚国的北部,所以仲景是楚人,那么是楚人的话,他当然就用的是楚地的方言。所以他在伤寒论中的这个“熬”字就是指的炒的意思。这样我们就理解了在

16、伤寒论中,“杏仁,熬黑”就是杏仁炒黑,“巴豆熬去油”,就是把巴豆炒一炒,炒去油,巴豆的毒,全在这个油里头。所以中医有一句话叫做“巴豆不去油,力大如老牛”,炒一炒就把它的油去掉了。特别是这个白粉,你看这个“粉”字是“米分也”,“研米使分散也”,它的本意就是米的细末,就是米粉。那么什么叫“白”呢?汉代“稻曰白”,你看那个周礼注疏,注这个“白”,“稻曰白”,所以白粉就是白米粉。我们有一次考试,有一个名词解释,有一个学生大概既没有听老师上课,也没有看书,答“白粉”这个名词解释的时候,他居然写了一个“大烟土”。白粉就是白米粉,白米粉炒一炒就能炒香,熬香就是炒香。我们北京有一道菜叫作米粉肉,它就是拿五花肉

17、放上佐料腌好了以后和这个炒香的米粉混合在一起,上笼屉上蒸,蒸完了香酥可口,不肥不腻,所以这个“白粉熬香”就是炒香。我们知道仲景是楚人,所以在考证这个“熬”在伤寒论中的本来的含义的时候,我们就知道,它是指的炒。所以我们了解张仲景是什么地方人,主要是为了读他书,了解他书中方言的一些确切含义。张仲景的心理素质怎么样?作为这样一个名医,他一定有他特殊的心理素质。仲景在年青的时候,曾经找过一个心理学家,叫何颙的先生,请教何颙说:“先生您看看,我长大了我将来适合做什么工作。”何颙这个人是很了不起的一个人物,用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他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心理学家。所以那个时候他看曹操,说现在天下大乱,汉朝将要灭亡

18、,治理国家,统一天下的一定是这个人。他说得很准,所以仲景呢也找他来看一看。何颙说:“君用思精而韵不高,后将为良医。”这件事情记载在什么地方呢?记载在太平御览何颙别传里,这本来是说何颙说话说的准确,预测得准确。他说:“仲景先生,你呢思精而韵不高,你是一个善于深思熟虑,性格内向的这样的一个人,而不是那种大喊大叫的喜欢张扬的人,所以如果你今后要做一个医生的话,那你一定是一个高明的医生。”这是张仲景的素质。北京中医管理局说,我们在座的同学将来都是培养北京市的名医的,我想我们作为一个医生这个职业的话,那你一定是胸有成竹的,稳如泰山的,让病人一看,就给人一种信任感的,应当是一个深思熟虑的,这样的心理素质的

19、人。而不能是个大喊大叫的、毛毛草草的,让病人一看见,哎哟,这大夫给我开的这个方子,我敢不敢吃呀?没有一种信任感。所以作为一代名医,也应当学习张仲景的深思熟虑的这种心理素质。仲景的学医经历。宋臣(林亿等),伤寒论序里有一段话,说“张仲景,汉书无传”,后汉书没有他的传记,“见名医录云”(名医录是唐代的甘伯宗所写的一本书,非常遗憾的是,名医录今天我们已经看不到了),说:“始受术于同郡张伯祖,尽得其传,时人言,识用精微,过其师”。说张仲景最初学医是跟他的同乡张伯祖学的,那么学的结果呢,就是把张伯祖的学术经验学术思想全面进行了继承。所以当时的人说,他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水平都超过了他的老师,那么可以说是“青

20、出于蓝而胜于蓝”。而且从张伯祖和张仲景对中国医学的贡献来看,仲景的贡献要远远超过他的老师。这件事情,给我们两点启示,一点启示是名师出高徒,这个宋张杲医说就写过张伯祖,说张伯祖“南阳人也”,他是“独好方术,诊处精审”,无论是诊断还是处理都非常精当,都非常谨慎,“疗皆十全”,治疗就是十个病人来看病能治好十个,“为当时所重”,是当时的大家非常重视的,非常尊重的一位名医。“同郡张仲景,异而师之,因有大誉”,那么他的同乡张仲景非常尊重他,就跟他学习,所以张仲景也因此有了很大的声誉,这就是名师出高徒。所以我们今天组织师带徒,应该说这个教育方法是符合中医学术继承的发展规律的。这是一个启示。第二个启示是,师带

21、徒也可以出名医。仲景没有进过什么大学,但是他是中医临床医学的奠基人,他的职务在宋代国家校正医书局所写的伤寒论序里头,引用了唐代甘伯宗的名医录的一段话,关于仲景的职务写了这样几个字,说:“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这个“孝廉”不是一个职务,也不是一个职称,他是指的在当时社会,对于基层的一些孝顺父母,廉洁奉公的优秀青年的一种荣誉称号。那么以后政府在选拔官吏的时候,就从这些孝廉中的优秀者来作为选拔官吏的一个基础。所以仲景做孝廉的这种可能性是很大的,当然没有史书记载了这个“官至长沙太守”,长沙这个地方,在汉代是一个军事的、政治的、经济的交通重镇,那么长沙太守在史书上都是有记载的。你看我们查了史书,有记录

22、长沙太守有孙坚,就是孙策、孙权的父亲,很有名的,其后有苏代、有张羡、有张怿、有廖立、有韩玄,而韩玄就是那个黄忠的原来的那个上级领导。你看这些人都是非常有名的,因为这是一个重镇的太守。可是张仲景呢,他做太守的事情史书上没有记载,有一个电视剧就推测他,说在历史上记载的这些太守中间有空上几个月的,没有人做太守,那张仲景就是在这段时间做太守的。这只不过是电视剧中的一个推测,没有史书作为凭据。后代,特别是明代以后的地方志,也有张仲景作长沙太守的这种记载。在明代的崇祯五年,也就是公元1632年,在南阳城东,农民在挖井的过程中,挖出一个石碑来,这个石碑上写着十一个字:“汉长沙太守医圣张仲景墓”。那么这个石碑

23、出土以后,这个石碑现在保存在南阳医圣祠,专家们考证,它的石刻的风格、碑框的花纹,还有碑框的配画,还有图式都和晋末南北朝的石窟造像和当时的那些古墓的一些彩画的风格都相类似,都相仿佛。1981年在整修医圣祠的过程中,人们把这个墓碑往下挖一挖,在这个墓碑的根基的基础下面发现了一个碑座,碑座的侧面刻着4个字,叫“咸和五年”。咸和是晋成帝司马衍的年号,咸和五年相当于公元330年。“咸和五年”这4个字是刻在碑座的一侧的,字体也很不规范,歪歪扭扭的,看起来就像刻碑的这个刀工试他这个刀的时候,试他这个铁笔的时候随意刻上的。如果说这个碑体和碑座是同一年代的东西的话,那么,也就是说这个碑如果是立在公元330年的话

24、,那离仲景去世也就是100年多一点,那这个墓碑对考证张仲景做长沙太守就有重要的文物价值。非常遗憾的是,这个碑座是汉白玉的,碑体却是青石的,而碑座的这个字体呢和碑体的“汉长沙太守医圣张仲景墓”这11个字的字体又完全不同,所以人们就觉得呢,这个碑座可能是比较早,而碑体呢可能就晚一些。当然从花纹来看,也像晋末南北朝时候的作品,所以说它对考证张仲景作为长沙太守有重要的价值。可是后来我冷静一想,在这个墓碑上,有两个要素,一个是“长沙太守”,一个是“医圣”,如果我们考证长沙太守得不出结论的话,那么我们就看一看医学界是什么时候把张仲景称作医圣的。医学界还没有把张仲景称作医圣的话,这个墓碑是不会这样刻的。首先

25、我们想一想,在汉代当时没有人把张仲景叫医圣,如果把张仲景叫医圣的话,那么后汉书三国志肯定会给张仲景作传,但是这两部史书都没有给他作传,所以当时没有人把他叫做医圣。稍后王叔和在整理伤寒杂病论的过程中,他只提到了说“今收采仲景旧论,对病真方”,收集张仲景的过去的这些著作和对病的真方,在这里直接称仲景,肯定没有把他称做医圣。那么再后来晋朝的皇甫谧在针灸甲乙经序里头,他有这样一段话,说“伊尹以亚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仲景论广伊尹汤液为数十卷,用之多验”,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说伊尹这个人,以他仅次于大圣人的才能,你看“亚圣之才”,仅次于大圣人的才能,“撰用神农本草”就是参考了神农本草经,“以为

26、汤液”,写成了汤液经。“仲景论”,而仲景的著作“广伊尹汤液”,就是补充、扩展了伊尹的汤液经。“为数十卷,用之多验”,在临床上用起来多有效验。晋朝的皇甫谧把伊尹这样一个古代著名的医生才叫做“亚圣”,所以那个仲景呢,只不过在亚圣的基础上,补充、扩展了汤液经的一些内容,继承了汤液经的内容,然后写了一部著作,而这部著作在临床上应用的是很有效验的。可见在晋朝的皇甫谧的时代,根本没有把张仲景叫做医圣,他才把伊尹叫做亚圣。到了唐代,孙思邈写千金要方说“江南诸师秘仲景要方不传”,直接就称“仲景要方”,直接就称“仲景”,也没有丝毫谈到仲景是圣,是亚圣,和圣没有贴边。在外台秘要里,也引用了什么张仲景方、仲景方,也

27、是直接称呼“仲景”。要是一个圣人的话,那么还直接称名字吗?所以在唐代也没有人把他称圣。宋代国家校正医书局,校勘刻印伤寒论的时候,这是公元1065年,在伤寒论序里头,它说“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实际上这段话是根据晋朝皇甫谧的那个针灸甲乙经序的那段话而来的,说张仲景他是根据伊尹的汤液经的法则,而伊尹呢是根据神农本草经的内容来写的著作。那么底下他说“得不谓祖述大圣人之意乎”,说这难道不是继承了大圣人的意思吗?所以宋朝的林亿、孙奇、高保衡,国家校正医书局的这些官员,在伤寒论序里头非常明确地说张仲景只不过是继承了古代大圣人的意志,并没有把张仲景本人称为医圣。那么其后在公元1144年,成无己写

28、成了注解伤寒论,再后一些成无己写成了伤寒明理论。在这两部著作里,成无己仍然是遵循了宋代国家校正医书局的这个口径,说张仲景所做的工作是类似于圣人的工作,是继承了圣人的工作,仍然没有把他称作圣。在1182年,金人刘完素他所写的素问玄机原病失这本书里头,他明确提到了“仲景者,亚圣也”,这才和圣沾了边,但是没有直接称“医圣”,而是次于圣人。“亚圣”嘛,次于圣人。再往后,到了1526年,李濂写成了医史,他说仲景被“论者推为医中亚圣”,这已经到了明代1526年,仍然没有把仲景称作医圣,那么直接称张仲景为医圣的是公元1589年,方有执,研究伤寒的大家,错简派的创导人,写成了伤寒论条辨。在伤寒论条辨这部著作里

29、,方有执说:“称仲景曰圣”,那么这以后,在医家的著作中,把仲景称为圣的才多了起来。而张仲景的那个墓碑是什么时候发现的呢,我们刚才说了是1632年被发现的,应当说,认真的说,什么时候医学界才把张仲景称为圣的,应当是1589年方有执的伤寒论条辨开始才把仲景叫做圣。而这个墓碑是1632年发现的,是在方有执的伤寒论条辨刊行以后所发现的。非常有意思的是仲景墓碑发现的这个过程也非常蹊跷,在清朝的康熙年间徐中可写过一本书,叫金匮要略论注,在金匮要略论注里有一篇文章叫“张仲景灵异记”,在“张仲景灵异记”这篇文章里头,他写了一段非常蹊跷的故事,说明代有一个读书人叫冯应鳌,冯应鳌得了发热恶寒的病,奄奄一息,眼看就

30、要活不下去了,夜里做梦,梦见来了一个神人,穿着黄衣服,戴着金帽子,这个神人呢就拿手摸了他的全身,然后顿时他感到全身骨节舒畅,然后冯应鳌在梦中就问:“你是什么人呢?”那个神人说:“我是南阳汉长沙太守张仲景”。你看他自己没有说医圣,说我今天治好了你的病,我也有比较尴尬的事情要请你帮忙,或者说我也有困难的事情要请你帮忙,在这个南阳城东四里的地方有一个祠,祠后面七十七步有我的墓,过几年以后会有人在我的墓上打井,能够制止这件事情的只有你,说你到时候到那里制止他们继续在我的墓上打井,然后给我重新整修一下这个墓。冯应鳌一觉醒来,出了一身大汗,怕冷发烧就退了。后来他一直记着张仲景在梦中的托咐,几年以后,实际上

31、4年以后,他就来到了南阳城东,到那儿果然看见那个菜园子的农民正在打井,而且正好挖出一个石碑,这个石碑就是“汉长沙太守医圣张仲景墓”,所以我觉得,这个墓碑就是明代人给他建立的,只不过神乎其神的编了一个故事罢了。因为“医圣”在晋、在唐、在宋都没有人直接称医圣,只有到了明末了,1589年方有执的伤寒论条辨才开始称仲景曰医圣。而这个墓碑就直接说“汉长沙太守医圣张仲景墓”的话,那应当是明朝末年的人给他立的。可是为什么墓碑的周围的图式呀,花纹呀,刻得象晋末南北朝的这个风格呢?现在的人给古人立墓碑的时候,或者是给他建纪念堂的时候,总要模仿这个人当时代的一些东西。你象我们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门前,有张仲景的塑像

32、,张仲景塑像那周围,有汉白玉的栏杆,汉白玉的栏杆上就有许多的画,这个画呢就是选自于汉代古墓的一些图式和一些画。那过上几千年以后,人们再到我们中医学院的这个旧址上去考查的话,哎哟,一看,这有个张仲景的像,一看这个像的周围的栏杆上刻的这些花纹都和汉代的哪个时候的古墓的花纹相仿佛,那你就能说明这个塑像是汉代人建的吗?所以后人给前人、给古人造像也罢,立墓碑也罢,在墓碑的这个装饰花纹上,模仿他当时代的一些东西,那是可以完全做得到的。那个碑座上写的“咸和五年”是怎么回事呢?那没准是后人在立碑的时候,找到了古代的一个碑座,所以就把它代替来做碑座了。这个都是我的推测了。当然,我今天讲这件事情,是说我们评价仲景

33、对医学的贡献,并不在于他做过没做过长沙太守,而在于他的医学贡献。不过我想提醒大家的是,自从宋代国家校正医书局在伤寒论序中引用了唐代甘伯宗的仲景“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的话之后,那么在医学界就以“长沙”作为仲景著作,或者仲景其人的一种代称。你比方元代吕履有一本书,叫做长沙用药十释,那么长沙用药十释一提“长沙”,我们就知道是张仲景用药,是吕履对张仲景用药规律的一种解释。清代的黄元御有一本书叫长沙药解,那也是解释张仲景用药规律的一本书。清代的陈修园有一本书,叫做长沙方歌括,你如果不知道张仲景做过长沙太守的这个说法的话,那么你就不知道书里头的“长沙”是指的什么。你看这本长沙方歌括完全是伤寒论中的方歌的

34、歌诀,那为什么把它叫做“长沙方歌括”呢?就因为历史上有仲景做过长沙太守的说法。在这里就以“长沙”指代仲景的著作。连日本人也有一本书叫长沙证汇,长沙证汇这本书是伤寒论中证候的归类和分析。所以在中医学界,许多著作里头都以“长沙”作为仲景著作的指代,或者仲景其人的指代。我讲这件事情,主要是想让大家了解这个问题,关于张仲景的著作,主要是伤寒杂病论十六卷,这个名字根据伤寒杂病论的序言来说,也叫伤寒卒病论,是“杂病论”还是“卒病论”,到现在仍然争论不休。这十六卷著作,由于在汉代它没有刻版印行的技术,所以随着战乱,它很快就丢失了,在它的流传过程中,被不得已的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著作。那么是怎么沿革的?怎

35、么分成两部书的?我们下面会有专题讨论。但是对伤寒论,对仲景的著作,历史上的史书上,像晋书、唐书,它的记载也是不一样的。有的写成是张仲景要方,“仲景要方”,这个重要的“要”,有的写成仲景药方,是中药的“药”,还有的写成张仲景伤寒论,为什么书名不一样呢?因为那个时候,没有出版物,都是传抄。所以既然是传抄的话,你叫它什么名字都可以。不像我们今天,有出版物,这个署名就是固定的。哪个时候没有出版物,都是抄本,所以写什么书名都是可以的。关于张仲景的学生,在地方志上也有不少记载。像杜度,是他的学生之一,人很聪明,而且在当时跟张仲景学习,在医疗技术上也很有声望。还有个叫卫汛的,张杲里面也有记载,他也是张仲景的

36、学生,而且也有不少著作,只不过这些著作都失传了。余嘉锡先生,他的考证,他在四库权术辨证这部书里头考证,他认为王叔和是张仲景的亲受业的弟子。所以王叔和作为张仲景的一个弟子的话,他整理他老师的伤寒杂病论是理所当然的,因为他能够直接接受老师的著作。这是关于张仲景的学生。张仲景作为一个中医临床的奠基人被我们后世所景仰,直到现在,我们南阳的医圣祠,还连年整修。人们在纪念他,被我们今天的人称为医圣,被后世称为医圣,应当说是中医学界的,是中医学术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奠基人。所以在二十世纪末,当大家讨论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和群体化的治疗方案,哪一个更先进哪一个更优化的时候,大家认为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是最先进的、最优

37、化的,而创立这种方案的人就是张仲景。好了,我们今天的这节课就到这里,谢谢大家。87第02讲讲伤寒论成书背景和流传现在我们讲概论的第二个问题,就是伤寒杂病论的成书背景。任何一部能够在历史上流传千古,对这个学科做出过巨大贡献的著作,它的出现都是有一定的社会背景和学术背景。所以我们也从社会背景和学术背景来谈谈在这样一个时代为什么会出现伤寒杂病论这样流传千古而不朽的著作。从社会背景的角度来看,我们刚才在谈张仲景的生活时代的时候,我们已经知道,张仲景生活在东汉末年。东汉末年是个什么样的社会呢?是一个战争连年,天灾不断的社会。我查了一下史书,从自然灾害来说,在史书上有记载的,在张仲景的存世的这几十年之中,

38、在史书上有记载的大的自然灾害就有22起之多。像自然界中的旱灾、水灾、海水倒灌、河堤决口、地震、台风蝗虫、泥石流。我查了史书之后,能够想象到的自然界的灾害在张仲景的存世的年代都有。而且在史书上能够记载的,这不是局部的、小的灾害。那么这样的灾害造成了什么样的结果呢?造成了生产力被破坏,生产水平下降,人们的生活水平下降,抵抗力降低,这就造成了大量的、长期的传染病的大面积流行。所以历史上有句话,叫做“大灾之后,必有大疫”,这从自然灾害来讲的。从战争的角度来讲,大家想一想,东汉末年,三国纷争,战争连年不断,所以中国历史上又有一句话,叫做“大兵之后,必有大疫”。正是这战争的连绵不断和自然灾害的连绵不断,导

39、致了传染病的大面积流行。所以在东汉会要记载历史大事件的这本书里头说“中原大地,白骨委积,人相食啖”。“白骨委积,人相食啖”就已经是人吃人的这样的一种社会背景了。所以在东汉会要的描述,当时的百姓“不死于兵,即死于病”。这个建安文学,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璨,他有一首诗叫七哀。七哀里有这样一段话,说“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啼声,挥泪独不还。未知身所往,何能两相完。”那么这是一段什么样的话呢?他说他在路上走着就看到有一个饿得面黄肌瘦的这样一个妇人,抱着孩子就扔到大路边的草丛中,回头听见孩子的哭泣声,自个擦擦眼泪,不再回来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未知身所往”,自己吃了今天的

40、饭,不知道明天自己要到哪里去。自己的性命都不能保,“何能两相完?”怎么能够使我和孩子都能够生存下来呢?所以她忍痛把孩子扔掉了。那么这样一个社会,自然是传染病大面积地流行,所以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序里头,我们大家在座的都学过医古文,学过伤寒杂病论序。他说:“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说我的家族是很大的家族,曾经有过二百多口人,“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建安纪年,就是公元196年。那么建安元年以来,不到十年的时间,我这二百多口的家族,死了三分之二,这三分之二有十分之七的人是死于伤寒病,伤寒病就是指的外感病的总称,下面我们会提到它的含义的。就死于传染病死于外感病,所以

41、他本人作为一个医生,看到这种情况,又没有更多的办法来防治这些传染病来挽救这些亲人和百姓的生命,才激励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那么撰用了素问、九卷、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自己平脉辨证,这样才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所以这样的一个社会背景,对张仲景的探索防治传染病的这种路子,是一种激励,是一种督促。另外使他也有机会有大量的临床实践体会和实践经验,也使他有机会来收集防治传染病的这些经验和方法。大家说了,你今天是伤寒教研室的,你能不能够写一个治疗传染病的一个新的东西?我说我要抄书是可以的,你要让我谈实践经验我是没有的,因为传染病现在很少,即便有的话他们也到佑安医院和北京地坛医院住院去了,在我们的普通内

42、科门诊几乎见不到。所以我不能写出象张仲景这样的著作来,因为没有这样的社会背景和实践条件。你看不到那么多传染病,而张仲景当时天天看到的就是这些病,所以他才能够有机会积累经验,收集当时的医家和百姓和传染病做斗争的经验和教训。从学术背景的角度来说,在汉代以前,医学著作分了两大门类,一类是“医经”,就是基础理论著作;一类是“经方”,这里所说的经方就是经验用方。在班固所写的汉书艺文志里,记载了东汉以前的医学著作。有医经7家,有经方11家。那么医经7家包括了黄帝内经、黄帝外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白氏内经、白氏外经、还有(白氏)旁经。从流传到今天的黄帝内经这一部书来看,那么它完全是阐述人体的生理,病理,人

43、和自然的关系,基本的治疗原则,基本的治疗大法的这样一个中医学基础理论的著作。所以“医经”是基础理论。那么“经方”,班固汉书艺文志里所说的“经方”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经方”,而是指的什么呢?而是指的古代医生凭自己的经验给病人开的方,而且在经过验证是有效的。其实古代的医生在看病的时候,有些类似于我们现在的农村的一些基层医生,你让他讲理论他说不出来。我曾经在一个很偏僻的农村,看一个医生,这个医生呢他给别人看病的时候,他的疗效还不错,就是凭一种感觉。病人来了之后,头疼,身上疼,发烧,没有汗,他就给你写上麻黄呀,杏仁啊等等一些药。有些药就是当地的一些药,既不见于药典,也不见于中药书。我说老先生,你为什么

44、开这些药呀?他说我的感觉开这些药它就可以,他开的方子留下来了,那么过几天这个病人来了。病人说哎呀,大夫,吃了您的药,汗一出好了,然后他就把这个方子放在这,方子是经过临床检验而有效的。又如来一个病人,水肿,憋气,心慌心跳,头晕头痛,然后他又开个方子,开个利尿的方子,过了几天,家属来告诉他,说“大夫呀,吃了您的药,一点也没有好,病人后来死了”,这时他这个方子就不留着拉,他就塞到这。过了几天这边攒得多了,他就都烧掉了。这边攒得多了,他就订成本,留传到后来就是经验用方。所以经验用方是古人凭自己的一种感觉开的一些方,有没有理论指导?没有更多的理论指导。从今天我们看到的甘肃出土的五十二病方和马王堆汉墓出土

45、的治百病方来看,那都是西汉早期,或者西汉的一些东西。那些就是“经方”,就是经验用方,什么症状用什么方,或者什么病用什么方,谈不上理论指导,又谈不上系统。那么这些经验用方,有11家,其中在这11家中包括了伊尹的汤液经。那么张仲景就把这两家结合起来,他熔“经方”和“医经”两家为一炉,创立了理法方药像结合的,有理论、有治则治法、有方子、有药物组成辨证论治体系。这就是他的学术背景。张仲景把汉代以前的“医经”和“经方”两家熔为一炉,创立了理法方药相结合的辨证论治体系,从而就为中医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医经它只不过是基础理论的著作,谈不上临床医学,经方它只不过是经验用方,也谈不上一个医学体系,只有从张

46、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开始,才开始出现了理法、方药相结合的辨证论治体系。所以中医的临床医学,奠基人是张仲景。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辨证论治这种治疗方案的奠基人也是张仲景。这就是张仲景在中医学的发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这是我们讲的第二个问题,伤寒杂病论成书的历史背景。非常简单,有它的社会背景,是由于天灾和战争导致了传染病的大面积流行。这就为张仲景收集当时医家防治传染病的经验创造了条件,为张仲景提供了临床时间的客观环境,在学术上,由于“医经”著作的大量问世,和“经方”著作的大量流传,那么就给张仲景把“医经”和“经方”两家结合起来提供了学术背景,提供了学术条件,才使张仲景能够把握理法方药,创立理法方药

47、相结合的辨证论治体系成为临床医学的奠基人。第三个问题,伤寒杂病论是怎么流传到今天的?这就是关于伤寒杂病论的沿革和主要版本。在公元200年前后,张仲景写成了伤寒杂病论,那么从伤寒杂病论自序的这个话来看,说伤寒杂病论十六卷,我们为什么说它的成书年代在公元200年前后呢?这是根据伤寒杂病论,即我们今天的伤寒杂病论自序,是根据它自序里头的一段话,这段话我们刚才也说过,就是“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那么他既然说建安纪年以来,不到十年的功夫,建安元年,是公元196年,那不到十年的功夫呢?那就是说要是十年的话,那就是公元206年,是以我们推测,他写这个序的时候,应当一般来说书已经写成的时候,是以推测他的写书的这个时间就在公元200年前后。他写的书叫伤寒杂病论,这就是我们刚才所说哪个时候,并没有印刷技术,至于造纸在西汉的蔡伦虽然总结了民间的造纸技术,那么纸张已经有了,但是一般民间写东西的时候,仍然是应用竹本或者木本,所以这才造成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它是一条一条的表述形式,所以张仲景在世的时候,他这书肯定是保存得不错的。张仲景一去世,再加上战乱,再加上天灾,再加上你说那个竹本或木本是拿绳子穿着的,那时候用的绳子或者是棉线,或者是麻绳,你说过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