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传染病网络信息管理规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传染病网络信息管理规定.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年传染病网络信息管理规定 传染病网络信息管理规定 一、信息动态监控与审核制度 1、每日通过疾病监测报告系统对医院内报告的传染病报告卡逐项进行审核,对不规范、有疑问的卡片应刚好通知疫情报告科室进行核实、订正; 2、每天对本院内网上报告的传染病个案进行病例聚集性分析,发觉聚集性病例、暴发疫情或异样疫情报告时,应马上向有关科室进行调查、核实;同时报告单位主管领导和区疾控中心,派出专业人员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3、每日对报告的信息进行查重,对重复报告信息刚好进行删除。做好审核、查重、动态监控记录。每周周末再进行报告卡查重。 4、对本院内所报告的甲类及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应马上进行调查核实,于
2、2小时内通过网络对报告信息进行确认,对误报、重报信息应刚好删除。对于其他传染病报告卡,由区级疾病预防限制机构核对无误后,于24小时内通过网络对报告信息确认。 二、信息分析利用与质量限制制度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bd336x280;</script> 1、每月、年对网络直报传染病疫情信息和突发公共卫生事务相关信息进行动态监测全面分析,预料传染病流行趋势。发觉重大疫情时,应随时进行专题分析。疫情分析结果以简报或报告等形式向当地政府、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区疾控中心报告,并刚好反馈到院内相关科室。 2、每月、年对辖区内责任报告科室疫情报告的质
3、量和网络直报质量进行评价。建立每月定期传染病疫情信息沟通和分析会议制度,由疫情报告管理人员和有关疾病科室负责供应有关资料,由单位分管领导组织完成。 3、做好与结核病、艾滋病等专病/单病种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协调工作,疫情管理人员每旬一次与同级艾滋病、结核专病信息系统管理人员进行沟通和数据核实。 三、疫情漏报调查与考核制度 1、每年对院内全部科室开展法定传染病报告的疫情漏报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首诊负责制执行状况,医务人员对传染病报告学问驾驭状况,门诊日志、传染病报告卡、传染病登记簿填写状况,网络直报系统运转状况、疫情信息报告的刚好性、精确性及漏报状况等。 2、制定院内传染病信息报告工作考核方案,
4、将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纳入对院内各临床科室的考核内容。每月对医院内全部临床科室传染病报告状况进行考核,并实行奖惩措施。 (四)查询登记和权限管理制度 1、卫生系统外的有关部门查询疫情资料,应经同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系统内其他单位查询疫情资料,应经本单位领导批准。本单位有关科室查询和利用疫情资料,应经分管领导批准,并进行具体登记。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bd336x280;</script> 2、专职疫情信息管理人员负责做好医院内信息网络系统的维护、管理和权限安排,建立权限安排、帐户密码记录本,并由该管理员负责保管。未经卫生行政部门批
5、准,不得擅自扩大疫情网络直报信息的运用范围和权限。要严格执行保密制度,任何人不得公布病人的信息或泄漏系统登录帐号和密码,保证网络直报信息系统的平安。 3、对于本级及其他不进行网络直报,但须要常规阅读部分病种疫情的用户,经分管领导批准后授予部分疾病的阅读权限。 (五)技术培训和指导制度 1、每年至少一次开展对院内疫情报告和网络直报工作的培训,制定全年培训安排。 2、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传染病诊断标准、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务应急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务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务相关信息报告规范、传染病监测信息网络直报工作与技术指南以及新的与传染病防治、疫情报告相关的技术
6、性文件、规范、指南等。 3、每月对辖区内传染病零报告的科室进行督导检查和技术指导。 (六)资料档案化管理制度 1、根据有关技术档案管理规定要求,对技术培训、督导检查、漏报调查、质量限制、分析利用以及疫情报表、汇编、分析图表、文字材料和电子文件等载体资料进行归类、编目,分别由疫情管理职能科室和单位档案室保管。 2、传染病报告卡的电子文件,具有流行病学重要意义的原始调查资料,传染病年报表,周、月、年疫情分析,疫情管理文件(包括技术方案和传染病漏报调查结果通报等及其电子文件),应永久保存。 (七)疫情值班制度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bd336x280;</script> 1、实行24小时疫情报告值班制和分管领导听班制,做好应急处理工作。 2、值班人员要坚守岗位。在值班期间一旦接到疫情报告,应做好疫情记录,同时询问报告人姓名、单位、联系电话等,并刚好向听班领导报告和有关科室负责人报告。 3、任何人接到疫情后不得缓报、漏报或者不作进行处理。 第5页 共5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