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育管理专业中的人文关怀缺失.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0095581 上传时间:2022-04-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教育管理专业中的人文关怀缺失.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浅谈教育管理专业中的人文关怀缺失.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教育管理专业中的人文关怀缺失.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教育管理专业中的人文关怀缺失.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浅谈教育管理专业中的人文关怀缺失 【摘 要】加强教化管理专业教化中的人文关怀意义重大。作为受教化者,我们感受到现行本科层次教化管理专业人才培育中的人文关怀尚不够志向,因此建议教化者和管理者从教化管理专业的教化教学与教化管理两个层面加强并彰显人文关怀。 【关键词】教化管理专业;人才培育;人文关怀 本文探讨的教化管理专业属于本科层次。在起先探讨主题之前,先界定一下人文及人文关怀的内涵。所谓人文,在广义上可能是人之文化或人之文明的简称,其核心是确定、承认和张扬人的价值、尊严、独立人格、多彩特性、生活意义、志向命运等。进而,所谓人文关怀就是对前述意义上的人的生存与发展赐予的关切、爱惜和敬重。今日的受教

2、化者在受教化过程中假如没能感受到真实的人文关怀,没有驾驭丰富的人文学问,没有内化深厚的人文精神,在将来的人生旅途中同样可能缺少对别人、对社会、对人类极其存在的自然的关切、爱惜和敬重。教化管理专业的人才培育也是如此。今日的受教化者将来可能成为教化管理工作者或教化教学人员,缺乏人文素养的他们明天同样可能缺乏对教职工、对受教化者的人文关怀,如此恶性循环后果则不堪面对。因此,加强教化管理事业教化中的人文关怀是很有必要的。本文试图从一名教化管理专业本科生的视角来谈些感受和想法,希望能引起教化管理专业教化者和管理者的重视。 一、教化管理专业教化中缺少人文关怀 教化管理专业的人才培育过程本身也是一个教化与管

3、理的过程,甚至可以将此二者看作教化管理专业教化中的两大基本活动。同时,教化基本原理告知我们,教化过程的基本要素有教化者及其有目的的活动、教化对象即受教化者、作为教化者与教化对象联系中介的教化资料1,甚至可简洁归为三要素:教化者、受教化者、教化中介。因此,笔者拟从教化管理专业教化中的两大基本活动及其三个基本要素来分析现行教化管理专业教化中的人文关怀状况。 1.教化者的人文缺失 教书育人可谓是老师的天职,但在教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育人”的职能也在悄然减退。老师们每每在课堂上“传道授业解惑”的时候往往忽视了对学生本体的关注,倾其全部地将专业灌输给学生的同时,走入了“教书匠”的死胡同,被书本纸卷所限

4、,在课程以外无法赐予学生更多做人的道理。 无论是教化还是管理都需广泛地与人接触,都蕴含着极大的“情感因素”,这就意味着在教化管理专业中,老师应当更多地辅之以“情感教化”,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人文教化。专业老师在课堂上的言行影响着学生的道德观、价值观甚至是人生观。假如老师不能将教化本身所潜在的情感性、道德性呈现出来,学生对于教化的理解只是浮于表面,而不能从人文的角度加以理解,授课本身也就失去了意义。在实际操作中,老师恰恰在这一方面有所欠缺。首先在思想意识上就没有将学科的人文教化提升到肯定的高度,老师们并没有意识到在专业领域中贯彻人文教化的重要性。在教学实力上,老师无法跳出书本,以人文线索宏观把握教学

5、内容,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则更加不能主动与“人”相联系。在道德修养上,有的老师自身都处于不断完善提升的阶段,人格魅力还有待提升,这样,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更是无从谈起了。 2.教化中介缺乏人文关怀 教学内容偏重学问灌输,忽视人文精神熏陶。在高等教化阶段,课堂教学相对于初中学课堂开放、自由,但在目前的专业教化中,存在着“唯学科化”倾向,这种倾向肢解了教化管理问题,把原本作为整体探讨的对象,肢解成一个个孤立而互不相干的碎片。老师在课堂中更多的是传授学问本身,而淡化专业伦理价值、思维方法。凡事就是论事,就理论论理论,毫不吝啬地将“鱼”倾囊而出教于学生,可是却忽视了让学生懂得怎样“渔”。教化管理专业所教授的应

6、当是从事教化工作后应当具备的理论学问、实践实力、气质素养。无论在哪级教管岗位上,自身都应当具有肯定的基本素养以及人文内涵。而在现今的教化管理专业中,只有德育原理一门课着重于道德教化的探讨,其他学科皆是在培育学生的专业技能。假如在专业中增设管理伦理等课程,从人文的角度引发学生对于专业的思索与探究,对于教化管理专业学生专业素养的养成是有所帮助的。教化是一个内化的过程,老师在讲台上如何的滔滔不绝,若无法引发学生对于整个宏观的深思,无法带出背后的真意,唯恐一切皆是枉然。 教学方式机械,漠视情感体验和价值观内省。在教学方法方面,正如梁世敏先生所说的:“当前的高校教化将制器与育人相割裂,而忽视人的感情、特

7、性、思想”2高校越来越趋向于大众化教化,使得学校将学生们当成“机器”来培育。而学生在学习专业学问的过程中,没能将自己的思想、情感融入到学科学习中,在运用时,又怎样将其完全地发挥出来,通过自己的理解与内化表现出来,以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很难想象一个单单具有学问技能,而缺乏感情与情操的“机器”,可以胜任“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在课堂教学方面,随着教学硬件的改善,越来越多的老师对上课运用PPT趋之若鹜,这无疑是现代教学技术发展的良好表现,但却也给教学中渗透人文关怀造成了肯定的难度。受教化者在课堂上进行的仅仅是技能化的学习,与老师之间缺少互动,“满堂灌”的现象比比皆是。老师很难将自身的学术观念传授

8、给学生。 在课后指导方面,高等教化提倡学生自主学习,这也就导致了老师在课堂结束后不再与学生有任何沟通,很少为学生答疑解惑。学生在课后也很难找到老师进行课业上的沟通,老师也很少对学生进行个别化辅导。学生与老师沟通的脱节,也就使得人文教化产生了大量的留白,难以发挥作用。 在实践方面,任何阶段的学习,都应当走出课堂,主动实践。课堂上所讲的一切学问,都只是浮于纸上的个个铅字。目前学朝气械地重复理论学问,并不能胜任教化管理工作。缺少实践,对于详细事物知之甚少,使得整个人文教化的进程举步维艰,无法结合实际将人文关怀注入其中,即使老师有意在专业课上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学生也无法真正领悟,现行的教化体制很难培

9、育出一名具有底蕴的教化管理工作者。只有在实际运用过之后,才能体会背后的道理。 3.受教化者主动性不足,缺乏人文关怀意识 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作为教化管理专业的学生,平常应当具备主动搜集信息的意识,须要主动调整自身学问架构中的不足,完满自己的人格,潜身修养。3又云“高校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新民,在上上善”。这种为教、为学、为人的理念不仅仅是针对教化者而言的,对于受教化者来说,更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走在老师前面,能看到问题、发觉问题、解决问题。内因始终是起确定作用的,在我们抨击教管专业人文教化用力不够的状况下,我们好像忽视了被教化者在其中所能发挥的作用。假如学生仅仅将所学专业视为谋

10、生手段,对于教化管理工作没有丝毫热忱与些许追求的话,那么对于脱离人文教化的现实也就不难理解了。作为一名教管专业人员,假如无法劝服自己开阔视野,不断提升,又怎能教化他人,教书育人?教化管理专业所培育出来的应当是实实在在的教化工作者而非是简洁的教书机器。 二、加强教化管理专业教化中的人文关怀 现行的教化管理专业人才培育过程中并非一点都不重视人文教化或人文关怀,甚至还有不少措施和形式去强化它,但为什么无论是专业教学还是教化管理的效果都表现出不尽如人意的状况呢?作为受教化者,我认为最根本的缘由在于:现有的各种标榜人文关怀的理念与行动并未真正进入我们的内心,更未形成我们内在的思想、意识、体验、信念,也即

11、心与心的沟通、沟通、共鸣有限,有的甚至停留在表面仅有形式而无内容可言。为此,这里区分一下人文学问和人文精神,人文学问是人类相识、改造自身和社会的阅历总结;人文精神则是人文学问化育而成的内在于主题的精神成果,它蕴含于人的内心世界,见之于人的行为动作及其结果。或许我们在学校中所感受到这种人文关怀现状,也仅仅是外在表现为人文学问层面而未能内在转化为人文精神,无论是教化者还是受教化者。由此,加强教化管理专业教化中的人文关怀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把对人的关切、爱惜、敬重真正抵及人之内心深处,把人文学问内化为教化者和受教化者的人文精神。 加强教化管理专业教学中的人文关怀 1.变更观念,以人为本 要加强人文教化

12、,首先应当端正思想,树立正确的教化观念,在统一的价值取向下进行。眼中看不到“人”,又何来“以人为本”?“从学生动身”、“一切以学生为本”并不是简洁的口号。在办学过程中,须要到处为学生着想,从学生的角度动身,了解学生所需,在事实上关切学生。教化管理专业的特别性在于,对教化工作者进行教化。在这一过程中,则更需倾听学生的想法,相互沟通、相互沟通。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与学生的想法相互磨合,同时敏捷变通,敬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发挥老师的专业自主权,针对不同学生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目标做相应调整,从而更加有利于学生发展。 2.增设人文素养的相关课程 不难看出,近几年我国渐渐重视与人文素养相关的通识教化。

13、据悉,上海交通高校将应用物理学、生命科学导论等训练思维逻辑的理科学科纳入到学校的公共必修课,而华东师范高校也将高等数学等科目纳入公共必修课之列。由此可见,不同学校、专业正在不断地丰富本校学生的学问体系,从单一的学问结构扩绽开去,糅合不同性质学科,以形成学科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相互影响的状况。从而使学生的个人修养丰满起来,呈螺旋上升的良好趋势。此外,上海财经高校还开设了高尔夫球作为选修课,且运行良好。可见,人文教化已经不单单是理论学问,更不断向更宽、更广的范围扩散,将各种各样的信息融汇到学校的办学中去。 作为教化管理专业,更应当借鉴这一胜利的阅历,将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学问引入到专业的学习中去,

14、丰富专业学生的各方修养。同时针对学科的特别性,融合不同专业的相关学问,加强思想道德教化以及基本素养培育,形成一套体系完备的职业伦理学。这点对于老师来说是更大的挑战,老师须要不断提高专业修养。 彰显教化管理专业管理中的人文关怀 早在“五四”时期蔡元培先生任北京高校校长的时候,就提出过“兼容并包”的口号,“不拘一格降人才”,于是涌现出了胡适、李大钊等一批于当时来说思想先进的青年学者。可以说是继春秋战国后,又一个“一百零一家争鸣”的时代。北大现在还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校训,发扬民主的利处可见一斑。但凡世界知名学府,如哈佛、耶鲁高校4,皆崇尚学术自由,重视人才的综合培育,这一趋势已经不行变更。 对

15、于教化管理专业,详细来说,就是兼容一百零一家之长,形成良好的人文环境,为学生创建出更好的学习氛围,形成良性循环。就学校而言,须要“兼容并蓄,有容乃大”这一大环境的支持,言论自由,思想开放,求同存异,激励学生的创建性思维。而对于系所来说,则应当注意对学生专业的培育,给学生创建专业的人文环境,使得学生在统一环境下相互促进、相互学习。此外,良好的班级人文环境的创建,对于教化教学起着最干脆的作用,学科教学的效果最先在班级中有所体现。我国现行的班级制度往往都是大班化教学,学生只能接受机械化的政治教化,很少有机会接触到广泛的人文科学学问。班级中人文环境的创建,通过对学科教学人文教化最干脆的作用,当学生置身

16、于相应的环境中,会在潜移默化间提升自己的人文修养,渐渐形成主动进取的意识,从而有利于专业人文教化的开展。由此,建议班级以较为正式的形式组织丰富多彩、形式各异的班级活动,以一系列人文背景学问为线索开展学生工作,通过“同伴”的相互影响养成肯定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陈桂生教化原理.上海:华东师范高校出版社,2003 2梁世敏对高校人文精神的几点思索青年学探讨2003 3孙锦明,胡平凡.西方人文主义教化管理理论的方法论启示及批判.高等教化探讨.2022 4黄慧敏.耶鲁高校教化管理机制一瞥.湖南师范高校教化科学学报.2022 第9页 共9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策划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