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应用.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10076276 上传时间:2022-04-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3.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赏识教育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应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赏识教育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应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赏识教育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赏识教育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应用.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赏识教育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应用 摘要:文章首先阐述了赏识教化的内涵,然后阐述了赏识教化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意义,最终论述了赏识教化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包括树立赏识教化理念,驾驭赏识教化艺术;备课环节科学预设,创建赏识教化机会;细心捕获教化时机,敏捷运用赏识教化;坚持分层赏识理念,全面关注学生成长。 关键词:赏识教化;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分层教学 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曾经说: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赏识教化在本质上就是激励式教化,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夸奖或赞美,进而重新激起他们对学习的爱好。老师将赏识教化引入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可以促进师

2、生之间的互动,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热忱,使学生在老师和同伴的激励下体验到运动的乐趣,提升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因此,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阅历,就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体育老师如何有效实施赏识教化进行探讨,以期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赏识教化的内涵 马斯洛需求理论强调:人除了有生理、平安等基本需求之外,还有敬重需求,即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赏识。小学阶段的学生渴望得到老师和同伴的赏识,并且渴望获得成就感,对他们的赏识有助于激励其不断进步。赏识教化的核心是发觉学生优点,并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表现和进步赐予确定、激励和赞许,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信念得以强化,从而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1。

3、当然,老师的赏识并非只是单纯地进行激励、表扬,而是要在充分了解学生学习状态和行为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赐予赞许2。同时,赏识要坚持面对全体学生,使全部学生共同进步,因此老师在应用赏识教化时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师生共同接纳原则。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开展赏识教学必需以师生相互接纳为前提,不然只有单方面的努力付出,也难以使师生建立同等和谐的关系,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其次,刚好订正错误原则。赏识教化虽然注意对学生的激励,但不意味着对学生错误行为不进行指责教化,而是要求老师在表扬中引导学生刚好订正自身的错误,以发挥教化的主动作用。第三,擅长发觉优点原则。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抛弃主观想法,客观地对待每个学

4、生的优点和缺点,专心发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才可以顺当对学生进行激励和赞许,从而营造同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二、赏识教化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一)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小学生作为一个独立个体,在日常生活和体育学习过程中都非常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激励,尤其是来自老师的确定,这也是全部学生的基本心理需求。老师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认同和激励,可以使学生从内心体会到同等与敬重,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加清晰地相识自身的优点与缺点,还会使其在内心增加对老师的认可和敬重,从而更加主动主动地与老师进行沟通、沟通,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推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高效开展3。(二)有利于增加体育“

5、学困生”的自信念。每一个学生的身体素养和运动水平不尽相同,在学习过程中必定会产生一些体育“学困生”,这些学生难以跟上班级大多数学生的体育学习进度,因此不仅普遍缺乏学习自信念,而且难以达到体育考核的要求。赏识教化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应用可以转化体育“学困生”,因此老师应通过加强对体育“学困生”的关切、认可和激励,深化挖掘“学困生”的优点和问题,每当“学困生”取得一点进步时都刚好赐予其针对性的引导和激励,从而增加他们体育运动的自信念,使他们更加主动主动地参加体育课堂教学活动4。(三)更好地提高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现代学生面临日益繁重的学业负担,学习、培训占据了大部分课外时间,使学生难以开展有

6、效的课外体育熬炼,这就使小学体育教学成为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爱好、养成健康行为和树立终身体育意识的主要途径。传统小学体育教学方式虽然可以顺当完成教学任务,但却难以培育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赏识教化的有效应用可以刚好赐予学生激励与认可,进而增加学生的学习激情,使学生对体育运动从内心产生酷爱之情,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三、赏识教化在小学体b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树立赏识教化理念,驾驭赏识教化艺术。陶行知曾说:“你的教鞭下可能有瓦特,你的冷眼里可能有牛顿,你的讥笑中可能有爱迪生,你的骂声中可能有爱因斯坦”。理念是影响个人行动的关键因素,老师的教化理念是其在课堂教学中的行动导向。赏

7、识教化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化,其本质上就是“爱”的教化。为了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开展赏识教化,小学体育老师必需树立正确的赏识教化理念,进而更好地指导体育教学实践活动。老师在对学生开展赏识教化时要讲究艺术性,不仅要深化挖掘学生的“闪光点”,更要适时、适度地引导学生发觉自身的“美中不足”。但是,很多老师受限于各种主客观因素而缺乏正确的赏识教化理念,片面地认为赏识教化就是多表扬、少指责,甚至不指责,严峻影响了正常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当开展。因此,学校应主动组织老师参与各种赏识教化专题讲座、业务培训,帮助老师正确相识赏识教化的概念与内涵,驾驭科学赏识教化的方法,促进赏识教化的有效开展5。(二)备课环

8、节科学预设,创建赏识教化机会。老师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开展赏识教化,从课题导入到课堂结束的全部教学环节都存在渗透赏识教化的可能,这就要求老师必需充分考虑课堂教学中的全部环节,以便科学合理地开展赏识教化。因此,老师必需深化班级调查学情,依据教学内容针对嬉戏、小组合作、沟通展示、团队竞赛、老师巡回指导等教学环节进行科学探讨,细心挖掘与预设赏识教化渗透点,使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体会到被赏识的欢乐,也使老师在赏识学生时做到游刃有余、润物无声。例如,在开展“前滚翻”教学时,老师应先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然后依据班级学生体育学习状况在以下几个教学环节预设赏识教化渗透点:小组合作沟通环节,成员在前滚翻练

9、习时其他同伴赐予爱护、帮助和激励;集体嬉戏过程中学生表现出的集体合作精神;“学困生”在前滚翻练习时表现出的坚韧拼搏看法;老师巡回指导时发觉不同学生的优秀表现;训练成果沟通展示环节学生的良好表现;课后整理环节学生主动帮助老师收集整理器材等。老师通过在备课环节科学预设赏识教化渗透点,可以更好地指导自己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高效开展赏识教化,帮助学生增加体育运动自信念。(三)细心捕获教化时机,敏捷运用赏识教化。课堂视察是老师驾驭和调整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方式,老师只有仔细视察才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刚好调整课堂教学策略。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只有通过细心视察才可以刚好捕获到课堂教学中生成的

10、教化良机,尤其是那些稍纵即逝的教化良机6。因此,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要关注预设的赏识教化渗透点之外,还应仔细视察,细心捕获课堂中生成的赏识教化良机。例如,在一堂排球垫球课上,有一个学生训练时不当心将排球击出练习场地,这时另一个学生练习间隙主动跑到场外将球静静捡回。这一幕刚好被笔者发觉,笔者当即要求班级学生停止练习,并且将学生召集在一起,然后对主动捡球的学生赐予表扬,激励其他学生向他学习为集体服务的精神,从而有效渗透赏识教化。应当说,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只要细心视察,总可以捕获到各种赏识教化时机,如有的学生主动帮助“学困生”、有的学生主动搀扶受伤学生、有的学生争吵之后主动致歉等,老师敏捷运用赏识教化

11、,能够有效增加学生体育学习的爱好。(四)坚持分层赏识理念,全面关注学生成长。每一个学生的身体素养和运动水平不尽相同,尤其是在体育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这就会导致不同学生面对同一个体育教学任务时,其训练完成的程度、效果各不相同。因此,老师在开展赏识教化时不能简洁地以统一标准要求每个学生,而应当坚持分层赏识理念,依据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开展更针对性的赏识教化,从而有效增加学生的体育运动信念,促进全体学生的健康成长。例如,在开展“后翻滚”课堂教学时,由于后翻滚的动作难度较大,老师应依据学生的运动基础对班级学生进行科学分组,将水平较好的学生分为第一组,将中等水平的学生分为其次组,将水平较差的学生分为第三组,

12、并且为每个小组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老师首先要进行动作分解示范,重点讲解留意事项,然后组织学生分组进行练习。在学生练习的时候,老师要在旁巡察指导,并对达到相应条件的学生赐予激励表扬,这不仅使不同水平的学生自尊心受到爱护,而且使每个学生都能够体验到胜利的喜悦,助推学生实现长远发展。 综上所述,赏识教化在本质上就是激励式教化,将赏识教化引入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增加体育“学困生”的信念、提高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在新课程教化改革的背景下,老师应树立赏识教化理念并驾驭赏识教化艺术、在备课环节科学预设赏识教化的机会、细心捕获教化时机以敏捷运用赏识教化、坚持分层赏识理念以全面关注学生成长,

13、进而将赏识教化应用于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爱好,提高学生体育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李银冰.赏识教化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摭探j.成才之路,2022(32):101-101. 2杨焕鹏.赏识教化在体育教学中的实施策略探讨j.现代交际,2022(23):260. 3任维娜.让赏识的“阳光”撒满体育课堂j.中国老师2022(18):324. 4李苗苗.浅谈体育教学中的赏识教化j.小学教学参考,2022(2):77. 5马丽华.赏识教化助力体育教学探析j.小学教学参考,2022(36):32. 6朱强.小学体育教学中赏识教化理念的应用实践j.当代体育科技,2022(8):16-17. 第9页 共9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