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影《草房子》的独特艺术魅力 草房子独特感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电影《草房子》的独特艺术魅力 草房子独特感受.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论电影草房子的独特艺术魅力 草房子独特感受 摘要草房子是曹文轩的一部讲究品位的长篇小说,依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讲的是一个孩子的童年回忆,同时渗入了一种关于时间消逝、人情冷暖的感慨以及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惑与无奈。本文从三个方面发掘电影的独特艺术魅力:散文诗式的叙述方式展示着电影清隽淡远、凝注真情的美学品行;质朴含蓄的意象,开启一条迥异于其他导演的审美通道;独特的审美意识通过塑造生动的艺术形象使影片呈现出略带唯美主义的色调。关键词草房子;叙述方式;意象;审美意识草房子是曹文轩的一部讲究品位的少年长篇小说,有人甚至将这部作品与安徒生童话、马克吐温小说和冰心散文一视同仁,赐予了极高的评价。作品写
2、了男孩桑桑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六年中,那个叫做油麻地的乡村小学校给桑桑留下了欢乐又难忘的童年记忆,他亲眼目睹或干脆参加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感动人心的故事:少男少女之间毫无瑕疵的纯情,不幸少年与厄运相拼时的悲怆与优雅,残疾男孩对尊严的执著坚守,垂暮老人在最终一瞬间所闪烁的人格光彩,在死亡体验中对生命的深切而美丽的领悟,大人们之间扑朔迷离且又充溢诗情画意的情感纠葛通过对主子公桑桑童年亲历的几个平常又动人的小故事有机地联系起来,真诚又富于诗意地歌颂了至真、至善、至美的人间情感,展示了富有独特风情的人生画卷。电影依据曹文轩同名小说改编,整部电影讲的是一个孩子的童年回忆,但在回忆
3、渗入了一种关于时间消逝、人情冷暖的感慨。导演徐耿曾因拍出获奖影片豆蔻年华和红发卡,被认为长于童话的营造。电影草房子透视的永恒的童年情怀,是生活之爱、人类之爱的化合,是人生情怀与志向情怀的化合,这种化合恰如那轮金色的天体太阳一样,既照临又切肤。面对人生的阴影,我们的焦虑中掺进了暖和的企望,它感动的是今日的孩子,也会感动今日的成人,并将这份感动持续下去,具有剧烈的审美震撼和高雅的艺术品位。一、散文诗式的叙述方式几页悠闲转动的风车,几片衬着蓝天白云的风帆,波平如镜的湖面,连天接地的苇林,而后缓缓推出几间错落有致的草房子精致、美丽、唯美,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富有灵气和生命。这就是电影草房子片头的一组画
4、面。时间背景是1962年。这个时期可以说是中国政治运动旺盛的时期,但草房子却没有牵扯上政治色调,片中也没有任何与政治事务有关的情节。它通过一个少年的眼光来看待世界,呈现60年头纯朴的风土人情,同时透出一种淡淡的忧愁。60年头苏北平原上,农村人家窘迫而安静的生活,在导演的叙述下像宽广的内陆河一样从容镇静、波澜不惊。这里有茅草盖成的冬暖夏凉的金色草房子校舍,有人畜共处一室的局促和寒碜,有清冷高阔的秋冬夜空下孩子们单调而欢乐的嬉戏,有戏台上的简陋表演和戏台下的欢声笑语,还有大河上被农人驱逐的鸭群游动时泛起的涟漪、树林里被猎人追逐的惊慌窜逃的野兔和五月的阳光下闪耀着金子般光线的麦穗成长和人性这两个沉重
5、的话题在牧歌式的叙述下绽开,显示出诗一般的美丽来。本片中“时间”的概念是停滞的,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带点浪漫,带点伤感,带点温情的故事。全片的主格调应当说是比较哀伤的,每个人都有一段不幸,但其表现过程却又特别凄美,恰似江南的春雨,润物无声。影片通过“我”的回忆起先绽开,由第一人称进行叙述使得影片具有一种纪实性的感觉,作为叙述着的“我”对于影片来说特别重要,算是影片的一条暗线,通过“我”的旁白来连接整部影片,并且弥补影像本身表达内容存在的不足,使得影片的内容更加丰富完整,假如说这个“我”是“现在的我”,那么童年的我就是“过去的我”,影片的内容就是以“童年的我”的经验为主线,这个“我”是影片的明线,
6、而作为叙述者的“现在的我”只在必要起承转合中才从暗处现身出来,其余时间就隐退到幕后了。通过“童年的我”一个孩子的眼光来看待四周的人和世界。对于每一个已经长大成人的人来说,回忆中的童年总是那么的美妙,对于饱经风霜的人来说就更是如此。但是回忆中的童年和真实的童年还是不同的,前者往往是后者美化之后的结果。因此作为回忆童年的影片来说,草房子也是如此,它对现实也作了肯定的美化和加工。人的记忆通常会扭曲或美化现实,这是人之常情,也是对心灵的安慰。影片清爽自然,仿佛是一首诗,又像是一幅山水画,你看那天是那么的蓝,水是那么澄澈,各种树木也是一片绿色,即使是那个小学的名字“油麻地”也让人感觉到田野自然的芳香。作
7、为旁观者的我们仿佛也能感觉到有一阵清风缓缓吹过,我们走进的不是现实中的地方,而是“我”记忆中的地方。对于身上已经深深打下时代的烙印或者说是累累伤痕的“我”来说,还没有被打上时代烙印的过去的“我”或“我们”是如此的华蜜欢乐。影片也能勾起观众的回忆,泛起一阵莫名的温情,对逝去的美妙童年时间充溢眷恋,甚至不乏憧憬。重新回味过往的生活总是让人感到甜蜜,其中还伴随着一丝感伤。故事没有清楚的主线,比较完整的情节只有广播竞赛、演戏和结尾的求医,那个略带神奇的女孩与两位老师的爱情戏穿插在其中。导演在把握节奏、限制剧情方面还是比较胜利的,节奏流畅,场景转换自然,毫无凌乱的感觉,一个故事和另一个故事间的连接都很奇
8、妙,不少段落处理还颇为出彩,如广播操竞赛中秃鹤捣蛋,桑桑在学校外买了从前同学的糖回到教室,哭着报告说“我在吃糖”的一幕。片中给人印象最深的则属看电影一场戏,一个上升镜头拉到银幕背后,两位正谈恋爱的男女老师坐在草垛上,映着银幕上炮火连天的画面,这一场景肯定可称近来国产片的经典画面之一。耐人寻味的是:影片中的每一段凄婉的故事,都有一个让人怀念的过去时。崎梦如逝水,江水凝咽,波浪不兴,如草房子清隽、淡远的美学品行。二、质朴含蓄的意象草房子当然是质朴、清贫的象喻。它不像现代建筑那样气派、豪奢,也不像以往电影中常见的林中木屋那样古雅、浪漫,从根本上说,那是一个排斥浪漫与温情的年头。草房子既是那个年头的缩影,又是影片风格基调的指认。 第6页 共6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