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技术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探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印刷技术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探略.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印刷技术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探略 摘要:以我国高等职业教化由追求规模向提升质量内涵发展为宏观背景,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理论的视野,对高职印刷技术专业课程模式与内容设计以及应留意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印刷技术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7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573707-0008-03 工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化人才培育模式的显著特征。在当前高等职业教化已由外延式发展转向内涵式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突出实力本位,开发设计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高等职业教化课程,是各高职院校推动深层次工学结合的关键环节和基础工程。笔者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理论的视野,对高职印刷
2、技术专业课程设计进行探讨。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理论是 高等职业教化课程改革的最新成果 中国高等职业教化课程改革主要经验了四个较为明显的阶段:一是“三段式”学科本位的课程模式。该课程模式主要是借鉴国内本专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段式课程模式并进行压缩复制,此时虽然已经明确了实力本位的高职课程理念,但仍沿用学科本位的形式。二是理论与实践分立的“二元”课程模式。该课程模式在完善理论课程体系的同时,以廓清技能体系为特征,在教学安排中增加了实践教学学时,尤其是集中实训环节,但课程体系的变革仍停留在简洁的课程组合,没有实现实力本位的深层重构,学科本位痕迹依旧很重。三是职业实力系统化课程模式。该课程模
3、式的典型特征是从职业实力分析入手设计课程,实施实力本位的课程方案,即在课程设计方法上,从以学科为起点的课程转换为以职业为起点的课程。这次课改可以说真正显示了高职课程从学科本位课程突围的姿态,但由于没能形成成熟的课程开发模式与技术,岗位职业实力分析流于形式,在实力分析与课程设置上,一些专业课程甚至出现“两张皮”现象。四是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该课程模式以职业工作过程系统化分析为特征,课程设计基于工作过程,以真实的工作任务或产品为载体进行课程整体设计,充分体现了工学结合的特点,是当前高等职业教化课程改革的主流方向。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理论从更高层次上体现了高职课程的实力本位 职业教化课程的实力本
4、位,目前已成为我国职业教化界的共识。然而,由于急于摆脱学问本位的束缚,对“实力”这一泊来概念的理解不免矫枉过正,许多状况下将“实力”单纯地理解为“岗位实力”,即满意学生当下就业须要的实力,以此作为课程建设的唯一动身点和立足点。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理论通过系统化、整体性思维观照,从更高层次上体现了对高职课程实力本位的独特理解。 对学问的重新谛视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理论认为,高职课程反对复制学问,但不等于歼灭学问、不要学问,而是重构学问。“工作过程系统化”是对“学科学问系统化”进行“有距离视察”,以解放与扩展传统的学问序列课程的视野,寻求学问关联与分别的路途,确立新的课程内容定位与支点。因此,工作过程
5、系统化课程通过学问解构与重构,高度融合学问与技能,从学问与技能如何互动的角度更高层次地体现了高职课程的实力本位。 对技术的理性相识不行否认,正是技术的独立性使高等职业教化成为一个独立的高等教化类型,也确定了高等职业教化课程的独特品行和形态。但当把技术在高等职业教化中的地位推向极致时,就可能走向“技术主义”,变成“物的技术”,人成为技术的“奴隶”和职业的“工具”。工作过程系统化是借助“人的技术”将“物的技术”转换为对社会财宝过程的系统把握,以强调技术与技能的不行分性,寻求工作中“物的技术”与“人的技术”的关联。工作过程系统化是过程性技术,即以个体自身阅历和策略等形式存在的技术技能或所谓“人的技术
6、”。因此,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关注技术存在向技术价值的转换,从技术与技能如何转换的角度更高层次地体现了高职课程的实力本位。 对职业发展的人性关照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反对复制技能,反对单纯技能训练,强调综合,强调思维训练,以避开单纯通过拷贝工作步骤进行课程设计的弊病,寻求职业工作的变动与应对的策略。一是通过对现实详细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设计,把握具备详细职业特征的工作过程六要素,即工作的对象、内容、手段、组织、产品、环境,进而驾驭指导完成工作过程的思维过程的六步骤,即资讯、决策、安排、实施、检查、评价的训练,也就是从详细的特性去获得普适的共性。二是通过对完整的思维过程的驾驭与迁移,去应对将来改变了的详细
7、工作过程。因此,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通过同一范畴载体的设计,在“重复”中驾驭“同”的工作程序,在“类比”中习得“异”的工作特质,从行动与思维如何跃迁的角度更高层次地体现了高职课程的实力本位。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理论开拓了高职课程开发与设计的新途径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在继承和创新职业实力系统化课程“实力本位”的基础上,其工作过程系统化方法,以工作过程为主线对“职业行动”这一困难活动进行系统化分析,克服了职业实力系统化分析抽象、虚化的弊端,开拓了高职课程体系构建的新途径:一是通过对学问与技能、技术与技能、行动与思维等高职课程重要概念的厘清与界定,实现了高职课程学问观、实力观、教学观、质量观等课程观在
8、高职课程理论上的内在统一,并通过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方法与程序,具化为课程目标、课程模式、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实现高职课程理论与高职课程建设实践的有机结合。二是通过对实际工作过程的分析,确立课程的职业培育目标,明确课程模式,在描述典型工作任务的基础上,将职业行动领域转换为职业学习领域,再进行学习情境的详细化设计,实现课程体系与详细课程的内在统一。三是通过系统化的课程项目、课程学习领域、课程情境等课程内容组织和呈现方式,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四是通过仿真或真实工作情境的整体化、体验式设计,解决行动导向教学中学生主体性、评价多元化问题。可以说,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理论是高职课程
9、改革的一次“颠覆性革命”。 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在印刷 技术专业课程设计中的应用探究 印刷技术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的构建 工作过程系统化作为高职课程设计总的思路与方法,详细到某一门课程,主要应考虑三方面的层次与逻辑:一是依据课程性质选择课程模式,如学习情境课程、项目化课程、任务型课程、案例课程等;二是依据课程内容结构之间的关系确定学习情境之间的组合关系,如并行式、包涵式、递进式等;三是依据技能与学问的有效整合方式组织和序化学习情境内容。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印刷技术专业可设计多种多样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下面以印刷技术专业部分主干课程为例,探讨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模式选择与内容设计。 以任务为
10、载体的印刷工艺类课程印前工艺、平版印刷工艺、包装印刷工艺、印后加工等印刷工艺类课程是印刷技术专业综合性较强的核心课程。该类课程可依据印刷工艺的明确印刷任务、印刷打算、实施印刷、印刷质量检验等实际工作来选择和编排课程内容。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精品课程平版印刷工艺,以“精装书印刷” 单个典型任务为载体,采纳任务递进方式,并结合国家平版印刷工职业资格标准,将学问解构与重构,实现了技能与学问在工作过程系统化基础上的高度融合。 以项目为载体的印刷综合实训类课程如印前综合实训、印刷机操作综合等实训课程。该类课程可以选择印刷企业实际生产项目,根据项目类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按部就班地进行课程内容支配,学
11、生经过详细项目的反复学习训练,即可较全面地驾驭图像制作与处理、菲林输出、印版制作、印刷品印刷、印刷品质量检验等方面的学问和技能。 以模块组合为主的印刷机结构与调整课程印刷机结构与调整这门课,可以说既是印刷工艺等综合类课程的基础课,其自身又具有很强的独立性。该课程可以印刷机的典型构造为基础,根据印刷机结构组成序列、难易程度、操作依次等综合考虑,系统提取学习模块,使学生在学完各模块后整体把握印刷机结构,并能结合印刷工艺等课程的学习,驾驭印刷机调整的步骤、方法和技巧。 以问题为中心的印刷故障解除类课程这类课程主要涉及印刷质量故障和印刷设备故障两个类别。如印刷质量检验与限制,可依据故障性质、类别,以一
12、个或几个故障问题为主线设置学习情境,将课程实施演化为一个连贯的实务操作过程。每个学习情境以解决、处理一个或一类故障为目标,学生完成全部学习情境的学习训练后,获得印刷质量检验与限制的系统化实力。 以案例为载体的印刷业务与管理类课程如印刷成本核算、印刷企业管理等课程。该类课程在开发设计中可依据实际工作类别、工作环节等设置教学单元,以典型案例贯穿单元内容,并且在每个教学单元后支配肯定数量的典型案例供学生深化分析和探讨。课程实施建议进行小组或团队教学,将个人实力与团队精神培育相结合。 印刷技术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应留意的几个问题 应留意“系统化适度”系统化是一个组织构造范畴的概念,本身含有科学化
13、、合理化、优质化、高效化等价值取向。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的目的并不是要想方设法削减专业课程数量,而是在有利于专业人才培育目标的总体原则下进行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优化。假如不考虑课程之间的有机关系、技能与学问间的结合方式,把理论和实践的概念过于通俗化,让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包涵一切基础理论,如将印刷材料、印刷设备、印刷色调等全部整合进印刷工艺,就将导致印刷技术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的“系统化泛化”,这样的课程设计事实上也是无法进行的。 应留意“系统化可行”“工作过程系统化”作为职业教化课程开发的基础,至少应满意三个基本要求:工作过程结构的完整性、工作要素的全面性和包含“工作过程学问”。即使是
14、“基于工作过程”课程的某些学习情境,虽然允许其工作结构不完整,但也要具备“工作过程”的特征。印刷技术专业中的印刷概论、印刷色调、印刷材料等课程并不具备“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特征与内涵,试图将这些课程强行系统化,事实上是对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的曲解和误读。 应留意“系统化配套”主要是指应留意将印刷课程设计与教学内容和方法及手段的选择、教学设计与实施、教学考核与评价、教材编制、教学资源建设、教学实训基地建设、教学组织变革等有机结合,实现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所要求的“教学做”一体化。 参考文献: 1姚寿广.示范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M.北京:高等教化出版社,2022 2姜大源.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课程开发探
15、究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化出版社,2022 3赵志群.对工作过程的相识J.职教论坛,2022, 4董刚.“做中学”维度下深层次工学结合模式的内涵界定及其途径分析J.计算机教化,2022, 5姚波,林强.工学结合课程开发应驾驭的几个要点J.考试周刊,2022, 6肖秋莲.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的三个层次J.新课程探讨,2022, 7李全意.论“基于工作过程”课程改革之泛化J.职业教化探讨,2022, 作者简介: 聂海辉,男,江西丰城人,江西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印刷工艺教研室主任,探讨方向为印刷与包装类专业职业教化教学。 第9页 共9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