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流域开发综合效益.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10063030 上传时间:2022-04-0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1.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流流域开发综合效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河流流域开发综合效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流流域开发综合效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流流域开发综合效益.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河流流域开发综合效益 关键词: 坝系 效益 形成过程 王茂沟流域 摘要:王茂沟流域从1953年起先坝系建设,大致经过形成、改建、调整三个阶段,现有淤地坝23座,已拦泥104.45万m3,已淤地28.06hm2。通过实测降雨径流泥沙资料和195811014年坝地的粮食产量分析表明,流域沟道坝系蓄水拦沙、经济效益非常显著,目前流域沟道坝系蓄水拦沙效益为75.1%、91.8%。坝地产粮占流域总产量的29%,坝地单产是流域平均单产的4.2倍。 王茂沟流域位于陕西省绥德县境内,是韭园沟中游左岸的一条支沟,属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一副区,流域面积5.101km2,流域平均宽1.456km,主沟道长3.75km,

2、平均比降2.7%。沟涧地占58.4%,沟谷地占46.7%,沟壑密度4.3km/km2。 从1953年春沟口修建第一座中型淤地坝起先,到2022年底共建坝57座,保存23座,布坝密度为3.85座/km2,总库容278.57万m3,拦泥库容274.95万m3,已拦泥104.45万m3,可淤地40.41hm2,已淤地28.06hm2。人工填平10座。造地2.101hm2。从发展运用上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1坝系形成过程 1.1坝系形成阶段(19531963年) 这一阶段依据“小多成群、小型为主、上蓄下种、安排淤排”的布设和运用原则。淤地坝按5年一遇暴雨洪水设计,以防洪、拦泥、生产为目的,进行了坝系建设

3、。 1953年春在沟口修建了一座中型淤地坝,当年汛后淤满,迫使1954年扩建,由于受村庄的限制,坝体再不能加高,故采纳以排为主,并于19551956年在主沟上游和支沟修建淤地坝9座,19591960年相继修建淤地坝32座,8年期间共建淤地坝42座,到1963年洪水冲垮10座,剩余32座,其中18座淤满,占56.3%,共淤地10.5hm2,利用7.0hm2。 在此阶段流域坝系布设可分两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是沟口1#坝淤成后,开挖排洪渠,投入生产,在其上游修建2#坝拦蓄洪水,如此由下而上,“上蓄下种”直至坝系形成。这种建设和运用方式的优点是:淤地快、受益早、生产平安、坝系形成快。埝堰沟采纳这种布坝方

4、式,四年时间就基本形成了坝系。其次种方式是干支沟同时建坝,一次形成坝系投入生产。这种建坝的优点是:防洪平安,淤地形成较慢,受益迟,死地咀沟采纳这种布坝方式。 1.2坝系改建阶段(196411018年) 王茂沟流域坝系形成后,经1961年洪水考验,因洪水超标漫顶的坝数为22座,占总坝数的53.2%。按5年一遇暴雨洪水设计标准偏低,依据韭园沟19541961年暴雨资料,生产坝改用10年一遇设计,拦洪坝采纳20年一遇设计,1964年对整个坝系进行了改建。改建后的坝系采纳“轮蓄轮种”的运用方式,将坝系中一部分坝地面积较大的坝作为生产坝,另一部分坝地面积较小的坝作为拦洪坝,反复交替,不断加高发展。该阶段

5、新建淤地坝13座,到11018年底,流域保存淤地坝42座,其中:人工填平7座,造地1.0hm2,自然洪水淤积坝35座,淤地23.4hm2。 1.3坝系调整阶段(11019年至今) 11017年大暴雨洪水后,垮坝9座,占总坝数20%,被洪水冲坏20座,占总坝数44.4%。从中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坝系防洪标准还须要提高,坝系布局须要调整,运用方式也须要改进。因而对坝系进行了调整。生产坝按20年一遇加3年淤积量加高加固,修建泄水建筑物,设计坝地最大蓄水深为1m,最大淤积厚度0.3m,坝地蓄水按3天时间泄完,骨干坝采纳50年一遇洪水设计,以一次洪水总量再加5年淤积量作为防洪库容,并修建输水洞。 调整坝系

6、依据“骨干限制、小坝合并、大小结合”的原则。对支沟内的支毛沟坝不再加高加固,与下坝合并,在主沟中上游和较大支沟沟口建设骨干坝,一般年份仍旧生产利用,遇到较大洪水时,限制洪水,确保坝系平安,其它坝均为生产坝。到2002年底共建坝57座,保存23座,布坝密度为3.85座/km2,总库容278.57万m3,拦泥库容274.95万m3,已拦泥104.45万m3,可淤地40.41hm2,已淤地28.06hm2。人工填平10座。造地2.101hm2。 2 坝系蓄水减沙效益 2. 1治理前后径流输沙对比 为了分析流域坝系蓄水拦沙效益,我们选择治理初期与治理后期的流域降雨、径流、输沙量进行对比见表1,由表1可

7、知,在降雨量基本相同的状况下,治理后期较治理前期径流削减75.1%,输沙削减91.8%。 2.2不同流域对比 选择王茂沟流域相邻、流域面积、地形、地貌、土壤及沟道条件等比较相近的李家寨进行对比分析,李家寨沟流域面积5.45km2,(测站限制面积4.92km2),主沟长3.45km,沟道平均比降3.1%,流域共有支毛沟18条,沟壑密度3.02km/km2,沟壑面积占流域面积的43%。截止1963年底,流域各项措施面积0.11km2,治理度2%,淤地坝仅有两座,淤地面积4亩,因此,把李家寨沟作为非治理沟与王茂沟对比。依据实测资料,李家寨与王茂沟逐次洪水、径流、输沙量见表2,从表2中可知,在降雨条件

8、相像的状况下,王茂沟流域径流、输沙较李家寨流域均有所削减,输沙量削减较明显。王茂沟流域径流模数和输沙模数较李家寨流域分别削减62.5%、81.9%。 表2 王茂沟与李家寨沟水沙对比表 2.3典型暴雨洪水分析 王茂沟流域坝系,经受了1964年“7.5”暴雨、11017年“8.5”暴雨和11018年“6.30”暴雨的考验。暴雨产水产沙及坝系蓄水拦沙状况见表3。 1964年7月5日王茂沟流域降雨131.8mm,雨强6.2mm/h,洪水泥沙大部分拦在坝内,坝系蓄水拦沙分别为36.6万m3、13.5万t,占流域产水产沙的78%、73%。 11017年8月5日,流域降雨162.7mm,主沟各坝平安渡汛,支

9、沟坝系中有少数坝拉开缺口,但泥沙冲失量稍微,坝系蓄水拦沙分别为40.5万m3、13.6万t,占流域产水产沙的69%、58%。 11018年6月30日王茂沟流域降雨39.9mm,雨强54mm/h,流域坝系安稳无恙,坝系蓄水拦沙分别为3.42万m3、2.34万t,占流域产水产沙的80.3%、86%。 3 坝系经济效益 3.1坝地产粮 从1958年起先统计,第一阶段6年时间,总种植面积22.1hm2,产粮2.855万kg,占流域总产量5.52%,每hm2坝地平均产量是流域平均产量的3.9倍。196411018年坝地总种植面积174.5hm2,产粮68.83万kg,占流域总产量的24.8%,每hm2坝

10、地平均产量是流域平均产量的5.2倍,1101911014年坝地总种植面积359.2hm2,产粮147.44万kg,占流域总产量的35.2%,每hm2坝地平均产量是流域平均产量的2.6倍,截止11014年坝地总种植面积556.7hm2,产粮219.125万kg,占流域总产量29.3%,坝地平均单产是流域平均单产的4.2倍。王茂沟流域各段粮食产量统计见表4。 从上述三个阶段看,坝地种植面积占粮田面积的1.313.7%,而坝地产粮占流域产粮的5.5235.2%。 3.2坝系经济效益 经计算,按静态分析:产投比5.3,坝系投资的回收年限为15年。按动态分析:产投比为1.2,坝系投资回收年限为19年。 第8页 共8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