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农村服务体系调查汇报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县农村服务体系调查汇报3篇.docx(2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全县农村服务体系调查汇报3篇 全县农村服务体系调查汇报第1篇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主动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农夫基本文化权益,满意广阔群众的基本精神文化需求,体现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也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依据市委宣扬部关于开展全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调研的通知要求,我局高度重视,成立了由一名分管领导负责的调研组深化乡村、文化单位进行实地调研。现将有关状况汇报如下: 一、我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 1、文化基础设施状况。一是县级文化设施状况。我县现有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电影院各一个,其
2、中图书馆成立于1988年,现为国家三级馆,拥有办公面积为1200平方米,馆藏图书4万册;文化馆成立于1952年,现为国家三级馆,拥有办公面积900多平方米;博物馆成立于1985年,拥有办公面积900多平方米,与2000年成立的文物局合署办公,属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拥有国家文物重点爱护单位1处(仙人洞、吊桶环遗址)、省级文物重点爱护单位2处(赣东北苏维埃旧址、斋山遗址)、市级文物爱护单位1处、县级文物重点爱护单位7处,馆藏文物共有1200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2件,二级文物2件,三级文物40件;电影院成立于1979年,拥有办公面积4800平方米,其中具有900席位、面积达1200多平方米的放映大厅
3、。二是乡镇文化站状况。我县现有国家标准的乡镇文化站3个,其中齐埠乡文化站为三层建筑,面积为600平方米;珠田乡文化站为三层建筑,面积为460平方米;汪家乡文化站建筑面积为400平方米,并都落实了三室一厅一房的功能要求,即建有用于开展小型演出、文艺排练、游艺等活动的多功能活动厅;用于图书、报刊的借阅的书刊阅览室;用于举办各类文化艺术培训和农村好用科技学问培训的培训教室;作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服务室;乡镇综合文化站工作人员的管理用房。三是农家书屋状况。我县现有农家书屋45个,每家农家书屋都统一配送了图书1300余种、报刊41种及管理人员工作细则、村民借阅须知制度牌、100本借书证、农家书屋管理
4、须知和图书资料入库登记表。四是广播电视村村通状况。我县已基本实现乡乡镇镇通有线电视目标,全县有线电视杆路达300多公里,有线电视用户达2万多户,同时还根据中心、省、市要求,对24个已通电自然盲村的240户农户赠送了村村通卫星地面接收施。 2、文化活动开展状况。一是农夫集体文化活动兴起来了。农夫作为农村文化的创建者和受惠者,富足起来的物质生活,使农夫渐渐注意生活的质量,参加社会群众文化生活。现在有相当部分的村活跃着农夫集体健身、跳舞的身影。陈营镇郊区村的"健身秧歌"既健身又消遣,群众很喜爱,从起先的十几人发展到如今的10余支队伍几百人。县城锦湖公园,每天早晚季节,出现了几百人
5、共跳健身舞、共练健身剑、共唱健身歌、共做健身操的多彩的景象。壮丽的场面,美丽的舞姿,甜蜜的舞曲,使居民和农夫群众心旷神怡。二是农夫节庆文化活动闹起来了。过去农夫总是在过年节时舞龙舞狮,现如今不仅过年过节,就是星期六、星期日,乃至村里邻里喜事都或舞龙舞狮、或扭秧歌、或敲锣打鼓庆贺,自觉或不自觉地参加乡村的文化生活,已成为农夫不行或缺的文化大餐。三是农村群众艺术活起来了。随着农夫生活一每天好起来,农夫不仅把劳动作为一种健身的方法,而且注意身动和心动、智动的结合。珠田乡珠田村成立了村农夫书画协会、农夫书法探讨会,长年组织本村及邻村农夫开展书法和绘画竞赛,展览书法和绘画作品,进行书法和绘画沟通,陶冶了
6、农夫书法和绘画的艺术情操。目前,在县文化部门和文联的指导下,全县有摄影、音乐、书法、舞蹈、吟诵、曲艺、绘画、作家等各类组织和协会30余个,培育了一批艺术新人,他们长年活跃在城乡大街小巷和乡村田间地头,给广阔群众带来了无穷的快乐,成为我县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正因为如此,所以当下在我县广阔老年农夫中流行这么一组口头啴:清茶淡饭水当先,看书写字亦悠然,漫步成习不行改,心欢体健乐晚年。四是农村民俗文化新起来了。是世界稻作起源地,历史悠久,民俗文化遗存丰富,农耕习俗、节庆习俗、饮食习俗等民俗源远流长,为弘扬传统的民俗文化,农村古习新做,乐此不彼。苏桥乡跳脚龙灯逢节必舞,为苏桥山村带来无穷快乐。抬阁每当丰收
7、季节,穿街过巷、进村入户,为农夫生产生活增加祥瑞。石镇上丁村打连厢总是农闲、过节时集体闹村。陈营社里村尊贤人,大力宣扬品高、贡献大的村人事迹,激励全村村民向贤人学习,主动营造新农村、新农家、新农夫氛围,使民俗文化得到传承。五是农夫休闲文化旺起来了。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好起来了,山绿起来了,水清起来了,路畅起来了,农夫路径健身活动也热起来了。陈营镇正大西路、石洋西路、建安西路和一河两岸,每天早晚路径休闲和路径健身的人川流不息,或三五成群谈笑而行,或成双成对牵手闲逛,或单人健步而走,如今这里已成为陈营镇居民和农夫休闲健身的最好去处。同时,还有一些富有起来的农夫在自己建
8、立的小洋楼里辟出健身房,购置了健身器材,进行健身熬炼。全部这些都为我县居民和农村群众康乐寿供应了便利条件。六是农夫网络文化酷起来了。随着信息产业飞速发展,互联网上网越来越便捷,网络文化在城乡日渐壮大。在城乡结合部的一些农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村,电脑也已进入部分农家,部分农夫在网上学学问、做生意,享受网络带来的全新的文化享受。七是农夫民生文化热起来了。农村文化三项活动深化开展,全县每个乡镇每年有10场以上文艺演出,有4场以上大型综合性文体活动,每个学校放映电影4场以上,县城社区每周放映数字电影4场以上,每个行政村每年放映电影12场以上。通过努力,我县农村过去流传的早晨听鸡叫、白天听鸟叫、晚上
9、听狗叫和一日三件事,干活睡觉看电视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新农村、新农家、新农夫时代已经到了。 3、文化队伍建设状况。一是文化系统队伍状况。全局共有在编干部职工128人。其中男80人,女48人;2030岁的8人、3040岁的58人、4050岁的40人、50以上的22人;具有本科学历的有19人,大专学历的有37人;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12人。二是乡村文化队伍状况。全县12个乡镇文化站有工作人员29人,其中具有大专学历的达到85%,具有技术职称的达到60%。随着中心、省、市对农村文化工作日益重视,我县也非常关注农村文化建设,关切农夫文化生活,全县农村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出新出彩,各类自行组织的民间
10、文艺队伍长年活跃在乡村中,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共有乡村腰鼓队60多支、舞龙舞狮队30多支、秧歌队80多支。 4、体制机制状况。一是文化单位体制机制状况。县文化广播电影电视局属正科级政府工作部门,其职责主要是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文化广电系列方针政策,加强文化、广电行业管理,旺盛和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大力宣扬,切实当好党和政府的喉舌,巩固党和政府的思想文化阵地。局内设四个股级机构,即办公室、文化活动和文化管理股、广播电影电视管理股,文化广播电影电视稽查队;下属七个副科级事业单位,即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文物局)、文工团(赣剧团)、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电影院、广播电视台。文化馆属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主要职
11、能是开展艺术创作、艺术培训和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爱护,组织实施各类文化活动等。图书馆属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主要职能是传播科学文化学问,搜集、整理与保存文化典籍和地方文献,实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开展数字文化信息服务,指导农家书屋建设。文物局(博物馆)属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主要职能是负责全县地上、地下文物和传世、流散文物的征集、爱护、管理工作,全县各级重点文物爱护单位申报、制定爱护规划、修缮审批、指导和监察工作。文工团(赣剧团)属定额拨款事业单位,主要职能是弘扬赣剧文化,创作编排优秀节目,开展送文艺节目下乡活动,并协作全县大型文化活动。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属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主要职能是负责全县电影发行和管理以
12、及农村电影放映工作。电影院属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主要职能是负责县城电影放映工作。乡镇文化站属乡镇政府管理,主要职能是开展书报刊借阅、时政法制科普教化、文艺演出活动、数字文化信息服务、公共文化资源配送和流淌服务、体育健身和青少年校外活动等。二是贯彻执行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方法的状况,主要做到了三个落实,即严格根据国家标准落实了乡镇文化站建设,到目前为止完成了汪家乡、珠田乡、齐埠乡等三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并配置了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必需的设备、器材和图书等文化资源;落实了专职人员管理,每个乡镇文化站都配备了1-3名专职工作人员,并明确了乡镇文化站公共服务职能,完善了内部管理制度;落实了活动经费,每个乡镇
13、文化站平均每年都有1万多元经费用于开展各式文体活动。 二、我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举措 1、大力创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保障机制。我县始终把农村文化建设尤其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议常常探讨农村文化建设工作,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化基层调研、了解农村文化建设工作状况,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全县总体建设之中,确立了传承稻作文化,实施后发战略,把建设成环鄱阳湖市场导向型经济强县的战略思路,提出了建设文化、活力、生态、和谐和一个世界级、八个国家级的战略目标。在详细工作中,近三年来共召开全县性的文化工作会议10余次,每次县委、县政府领导都参与会议
14、并作重要讲话,即使是全县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会、全县古籍普查工作会和农村文化三项活动工作会,分管领导都亲临大会指导,给了我们从事农村文化工作者以极大鼓舞。尤其是在2007年数字电影放映首映式上,县四套班子领导均亲临首映式,县委书记作重要讲话,县长亲自为首映式开机,这等高规格、隆重的首映式在农村文化发展史上记上了厚重的一笔,在全市、全省都产生极大的凡响。2005年省农村文化三项活动政策实施后,我县依据省、市关于农村文化事业专项资金管理方法、实施细则,结合实际制定了县农村文化事业专项资金管理实施细则,并适时依据调整的相关文件刚好修订我县实施细则,成立了由分管领导为组长,文广局、财政局等相关单位负责人
15、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使农村文化三项活动工作有序地进行,较好地缓解了农夫看戏难、看电影难、开展文体活动难的问题,深受广阔农夫挚友的拥护和宠爱。 2、大力创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投入保障机制。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是设施完善,关键是投入保障。近三年来,我县不断加大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投入,尤其是抓好了文化基础设施的提升,投资几千万元的会展中心已完成土建、消防、绿化、网架、通风及智能化、外装修和80%多的内装修等工程,内部的大会场、展厅已投入运用,现已成为我县标记性建筑;县图书馆投资6万余元改善了办公环境和图书阅览环境,解决了长期以来想解决而无法解决的屋顶漏水问题、办公桌椅、书架破旧
16、问题,为广阔读者供应了优雅、温馨的读书场所。同时,县财政每年支配3万元用于图书的更新购置;县文化馆建起了馆办培训基地,添置了多部电脑和专用摄像机;县博物馆配套安装了防火防盗设施,对办公楼进行了刷新,添置了电脑和新办公桌椅;县电影院添置了音响灯光设备;县文工团不仅二次新添了灯光音响,而且还更新了十几万元服装、道具;县文工团、县电影公司还分别获得国家文化部和省文化厅配送的大型流淌舞台车和12部数字电影放映机;县电影院也获得一部专用数字电影放映机;在获得国家项目的基础上,我县配套48万元完成了三个乡镇文化站建设。省政府副省长孙刚、省文化厅厅长李玉英等省市领导曾于2009年8月专程到视察我县乡镇文化站
17、建设,并赐予了高度确定。 3、大力创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服务保障机制。一是着力创。近三年来,我县主动引导广阔专业、业余文艺工作者和爱好者深化基层,深化生活,主动创作了一批城乡群众喜闻乐见、反映厚重文化底蕴和发展新成就的富有地方特色的文艺作品和精品节目,共有600余件在各类报刊杂志等媒体发表或市以上艺术活动中展演。其中话剧小品:我想通了、分爹;音乐及歌曲:蓝天碧波都是歌、家乡云朵飘香果;民间艺术:长工耘禾歌;快板我们是欢乐的房管兵、和谐校内平安颂;相声:警官日记、攀亲;廉政文化:迟来的忏悔;国画:渔村、劲竹;书法:行草中堂;摄影:龙舞、盼等一批优秀作品获国家省市奖。尤其是在第三届稻作文化旅
18、游节开幕式上,我县地方特色节目庆丰年、耘禾歌、道情我们和狩猎舞,赢得了央视艺术家、省(市、县)领导及广阔群众的一样好评,为人民群众供应了更多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二是强力办。坚持面对城乡、面对群众,探究政府扶持、社会参加、市场运作、群众享受的新机制,围绕城镇社区和新农村建设,广泛组织举办民间文艺调演、农夫竞技赛、职工和农夫运动会等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20多次,让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社区居民和农夫群众更多地关切文化、参加文化、享受文化。三是大力送。主要是发扬三种精神,变粗服务为精服务,深化开展农村文化三项活动。即以地铺精神的服务宗旨,为广阔农夫细心演出。县文工团在工作支配上做到年初有安排、月月有布置
19、、场场有主题,演出中战寒冷斗酷暑,他们自带被褥睡地铺,很多演员因长期奋战在艰苦的条件下而生病,依旧带病为农夫送去精致的文化大餐,烈日酷暑之际,他们一个个浑身被汗水湿透了仍坚持为农夫所需而尽职地工作;以板车精神的事业情结,为基层群众放映电影。县电影公司放映员严格遵守工作纪律,恪守职业道德,细心为广阔群众放映电影,送上快乐,尤其是裴梅镇放映员叶腾宝年逾花甲,在电影放映行业工作四十一个春秋,与电影放映结下了深厚的情缘,他硬是用两条腿推着板车步行放映累计行程绕地球两圈之多。他就象爱惜自己生命一样爱惜电影机,他用旧棉被垫着板车,装着数字放映机,徒步拉车,而电影机从未出现过任何机损故障。他执着的精神被基层
20、群众称为板车精神;以农夫所乐的创新精神,为农夫群众搞好活动。结合农村生活习俗,创新活动方式,组织全县各乡(镇)、村(居)委会开展各种富有地方特色的文体活动,收到了实际效果。我县镇村、镇村开展了有巧妇烹饪、家庭接力、独轮车运输、夫妻水上运输等趣味赛事,通过竞赛营造了团结气氛,使农村邻里关系更加融洽了,干群关系更加和谐了,从而促进了和谐文化建设。 4、大力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人才保障机制。我县始终都重视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培训工作,每年都通过以会代训、专类培训、学问讲座等方式对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加强农村文化组织人才队伍建设,实行以会代训、集中办班的形式,常常性对乡镇分管领导、文化站进步
21、行政策理论、业务学问培训,提高他们文化素养、专业学问和组织实力,仅近三年来,我县组织了12名乡镇文化站长参与全市培训,培训率达到100%;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农家书屋管理、农村文化三项活动等各类综合、专类培训13次,培训人数达160人次;加强业余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每年举办书法、美术、声乐、舞蹈等多门类艺术培训班10多期,三年来培训学员1200多人次,有效提高了我县业余文化人才素养;加强民间艺术人才队伍建设,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爱护机制,确定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稻米习俗及贡米生产技术、串堂班、张思能烧烫疗法传承人共12名,促进我县非物资文化遗产有效的传承和协调健康的发展。 三、我县农村公
22、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困难及建议 主要是:一是乡村文化基础设施仍很落后。近三年来,我县虽然建成了三个国家标准的乡镇综合文化站,但仍有9个乡(镇)只有简洁的办场所,没有活动室和活动器材,村级文化设施更是落后。因此,建议上级加大对乡村文化基础设施的资金扶持,尤其是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中所涉及到的有关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政策要尽快落实,资金要尽快到位。二是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爱护力度。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财宝。爱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使之永续流传是当急任务之一。我县目前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稻米习俗及贡米生产技术、苏桥跳脚龙灯、串堂班、张思能烧烫疗法及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项。我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23、工作上做了一些有益探究,但面临着经费紧缺等困难。建议以省、市政府名义出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爱护看法,并将传承人爱护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三是专业人才的极度缺乏。目前县文化馆没有专业创作人员,县赣剧团演员新老断层,长期靠聘请60岁以上的退休老职工才能维持正常的演出。建议政府出台政策,建立文艺人才引进机制,每年固定聘请肯定数量的文艺人才,为文化事业大旺盛、大发展供应人才保障。 全县农村服务体系调查汇报第2篇 一、建设状况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我县有25个乡镇,每个乡镇都建设了文化站,以文化站的建设标准配备了设施设备。到目前,在4个乡镇建立了省级乡镇文化示范站。以4个省级文化示范站为点,以点带
24、面,带动其它乡镇文化站共同旺盛,促进我县农村文化全面发展。 目前我县建设了36个村级文化活动室,配备了功放、音响、调音台、话简等唱歌设备;在活动室里还可以读书看报、玩棋牌等活动。以后渐渐增加村级文化活动室的建设数量,并赋于更多的功能,让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覆盖更广。 (二)农家书屋建设 我县共有143个行政村,每个村都建设了农家书屋,配备了图书管理员。每个书屋配书1300多册,光盘100多盘。每年都要补充新书,以符合百姓的须要。 (三)体育场地建设状况 目前,我县在乡镇、村共建设了52个标准篮球场,76个健身路径。有效地满意了老百姓健身的须要。 (四)农村电影公益放映状况 近几年我县在143个行政
25、村放映电影约1800场次,满意了群众看电影的需求。今年结合群众路途教化活动,放映了恒久的焦裕禄、孔繁森、生死决择等群众路途教化影片,有力地宣扬了群众路途实践教化活动。 二、工作举措和取得的成效 (一)工作举措 一是为确保我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顺当推动,成立了以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为组长,县文体广新局主要负责人为副组长,各相关部门和各乡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二是着眼于服务基层和服务群众的文化建设方针,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工作大局,从硬件和软件是满意群众文化消遣的须要,促进了全县文体事业向纵深发展。 (二)取得的'成效 一是从县到乡镇和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格局基本形成,全民共享公共文化
26、服务体系的成果。在免费开放体育馆、文化馆、图书馆的同时,逐步开放健身房、公共电子阅览室,满意群众文化消遣的须要。全县25个乡镇的文化站也免费开放,143个行政村的图书室免费阅读,给乡村带去文化的精神食粮。各乡镇和一些村已有完善的全民健身路径,安置了篮球场、乒乓球台、健身器材,满意群众熬炼身体的须要。 二是我县群众文化消遣的需求增加,自觉加入文化消遣、全民健身的队伍中,精神需求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各乡镇自发成立广场舞协会,每天晚饭后就跳坝坝舞。村民到乡镇文化站唱歌、看书,出门不远就可以进行打篮球等体育活动。文化体育方面的消遣已经潜移默化到老百姓的生活中,不知不觉地改善了他们的生活。在提高了群众生
27、活质量的同时,增进了百姓的素养,加快了创建和谐·人文目标的进程。 (三)取得的阅历 一是逐步引导群众文化消遣的需求。我局先在一些人口比效密集、经济比效好的乡镇、村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并积累爱护管理阅历,建设之后其它的乡镇、村也就有了需求。二是做好管理工作。注意乡镇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的管理工作。 全县农村服务体系调查汇报第3篇 根据县政协常委会2022年工作要点支配,今年,县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组织部分县政协委员,先后深化到大草滩镇新联村、殪虎桥镇阳屲堡村、三岔镇吴家门村、武当乡张坪村、新寺镇贵清山植物园、新寺镇青瓦寺村集中安置点等乡镇,重点围绕全县农村环境卫生、旱厕
28、改造、村容村貌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实行实地察看、听取汇报、座谈沟通等方式对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状况进行了仔细调研,并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一、基本状况及成效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将人居环境改善同精准扶贫、全域无垃圾、乡村振兴等工作结合,互促互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投入资金1791.4万元,硬化贫困户入户路15.43万平方米;投入资金1396.5万元,硬化3661户贫困户院落27.89万平方米;投入资金240万元,硬化巷道1.92万平方米;投入资金697万元,在13个村开展村容村貌整齐工程;创建省级千村漂亮示范村3个、市级漂亮乡村示范村4个、县级漂亮乡村
29、示范村6个、万村整齐村30个。通过对农村人居环境基础建设的大量资金投入,村容村貌得到有效提升。机构改革以来,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责任得到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主管单位主动推动工作,清理乱搭乱建,依法拆除烂房烂墙烂圈、废弃厂房棚舍等74处,清理积存垃圾263吨,整齐堆放秸秆、柴草、农机具等生产生活资料159处,通道绿化140.5公里6.46万株,村庄绿化7.9万株、种花22亩。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提升村民生活品质。 (一)环境治理效果明显。根据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统筹协调的原则对全域无垃圾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开展以来,全县各乡镇均支配环卫、保洁人员10到20名,各
30、村护林员帮助共同负责日常环卫保洁工作的开展,定期确保对辖区生产生活垃圾和非正规垃圾堆放点进行清理。全县购置垃圾清运车辆340辆,修建垃圾房(垃圾台)196处,购置垃圾箱、垃圾斗1004个,先后清理陈年垃圾4000多吨垃圾,清理整治乱堆乱放垃圾地420多处。2022年安排投资3267.45万元,对全县11个乡镇50个村进行垃圾收运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的治理。 (二)旱厕改造持续开展。各乡镇政府所在地、农村社区、行政村结合乡村规划,合理布局建设无害化公共厕所,或对原有旱厕进行无害化改造,全县13个乡镇135个行政村,累计改建新建卫生厕所721座,完成率14.42%,卫生厕所覆盖率
31、2.01%。举办全县厕改技术培训班一期35人次,发放宣扬资料10000余份,举办宣扬活动120场次7000余人,投入县级专项资金97.8万元。2022年,通过各乡镇摸底,安排投资104.4万元组织实施旱厕改造任务348户。 (三)面源治理稳步推动。今年以来,为削减农业面源污染,爱护农业生态环境,主管单位层层靠实工作责任,实地落实废旧地膜回收和尾菜处理等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全县清理农村生活垃圾263吨、村内水塘1口、村内沟渠124公里、村内淤泥160吨、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155吨,新建废旧地膜回收点7个,回收地膜784吨,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率达到43.6%。农业污染防治方面,加大对蔬菜
32、主产区尾菜的处理利用,截至目前总体尾菜产生量17028吨,处理利用量6469吨,处理利用率38%,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224头(只)。2022年安排确定1-2个建制村开展生活污水治理试点。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年来我县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取得了肯定的成效,但由于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的涉及面广、参加部门众多、持续性强,且农村的基础条件较差,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所面临的形势仍旧严峻,存在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环境治理不够彻底。近年来,随着环境整治工作的持续开展,对各乡村陈年垃圾的集中清理,全县环境卫生得到了明显好转。但仍有一部分村社内的垃圾清理得还不够彻底,尤其是偏远村社的偏僻角
33、落,随处可见垃圾堆放。由于资源配置的不足和各村环境整治工作开展的不平衡,农村环境问题依旧非常严峻。一是部分基层干部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性相识不到位,认为农村环境就这个样的思想根深蒂固,对环境治理看法消极,工作敷衍塞责,走过场,形成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上边热、下边凉的现象;二是农村保洁员人员配备较少,工资较低,队伍参差不齐,有的村选择保洁员是出于对老弱病残人员的照看,而不考虑此类人员能不能担负起职责,有的村虽然配备了专职保洁员,但是疏于管理,缺乏监督考核,干好干坏一个样,工作主动性不高。三是相对于需求资金的不足,资金投入的统筹整合成效不明显,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仍任重道远。 (二)面源污水治理滞
34、后。一部分村社面源污染问题突出,化肥农药利用率低,塑料地膜等农业废弃物随意丢弃,逐年积累危害土壤生态环境;一部分村镇存在大量不按要求治污的散养户,畜禽养殖排出的粪便及农家厕所的随意排放,大部分污水挥发、渗透,直至形成沉积,加之衣物洗涤废水等污染水质的随意排放,对周边水源、土壤、空气和作物等造成严峻污染。由于此类面源污染分布较为分散,涉及范围广、随机性强,且农村污水收集渠道管网系统不健全,基本没有污水处理设施,面源污水治理推广滞后。 (三)旱厕改造进展缓慢。小厕所,大民生,厕所是每个人在生活中都离不开的卫生设施,同时它也关系着农村人居环境的品质提升,近年来,我县持续加强农村旱厕改造工作,但实际改
35、造效果没有达到预期,目前,我县农村旱厕改造主要有两类,化粪池厕所和简易式水冲厕所,在调研中了解到,一部分村民在政府供应补贴改造厕所的状况下仍不愿改造,主要缘由是觉得改造后并不便利。化粪池厕所相对造价高,池满后抽粪困难,加上化粪池水向地下渗透,简单对地下水和土壤的造成污染;而简易式水冲厕所水桶在冬天简单结冻,不便利运用。 (四)整村建设缺乏规划。近年来,我县通过灾后重建、危房改造、异地搬迁、集中安置等项目,大力改造农村居住条件,群众居住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同时,也存在农村建设无序,管理不足的问题。一是一些农村村容村貌布局欠佳,违建难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农村土地用地规划缺少科学引领和严格规范。许多村社
36、土地没有任何建设的规划管理,村民随意建房,违规用地养殖问题突出。大部分违建只通过肯定的罚款予以解决,村民不以为然,使罚款失去了约束效力,相关管理部门由于人员少,距离远,执法程序困难导致实际管理困难,而村级组织又对违建乱建等状况无权约束管理,造成村民各搞一套,无法形成良好的村容村貌。二是一些新建了房的农户没有将危房拆掉,这些危房由于无人居住,有的遇雨坍塌,有的长满荒草,有的积累杂物垃圾,严峻影响村容村貌的提升。 (五)农村内生动力不足。农村环境治理的最大问题,就是村级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 政府干、百姓看等现象时有发生;近些年来,由于国家投入农村的资金越来越多,使群众在感受到了党的关怀的同时,又产
37、生了天经地义的心理,将垃圾治理、环境美化等公益性质的工作全部推向政府,养成了事事依靠政府,自己袖手旁观的习惯。究其缘由,一是由于村民没有真正参加到人居环境改善的行动中来,村民的主动性没有调动起来,加上多年来养成的生活习惯,乱丢、乱倒、乱扔、乱堆等现象不绝,造成人居环境治理困难。二是大量有识青年都到外地工作,村内缺乏文明风尚的引领,乡村文化得不到良性发展。 (六)长效机制尚未形成。一是环境治理改善涉及面广,干脆经济效益不高,难以形成稳固的长效管理体系。环境治理项目吸引力低,社会资本投入有限;农夫收入普遍不高,自有资金投入实力不足,垃圾分类、堆放、转运、处理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二是虽然一些地方通过
38、集中整治较大地改善了基础设施,但不久便出现了设施闲置破损、杂物乱堆乱放、垃圾污水照旧等问题,缘由是没有建立起管护长效机制。 三、看法建议 (一)加大宣扬,提高环保意识。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必需依靠群众自身的动力,才能长足有效的开展。一要大力宣扬,通过编写宣扬材料、书写固定标语等方式,教化和引导村民树立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环保意识,遵守村规民约、实行门前三包、自觉做好房前屋后的环境清洁和绿化美化建设,在各学校广泛开展爱惜环境,不乱丢垃圾的素养教化,提高学生爱惜环境,爱护环境意识,带动家庭改善环境。二要通过环境整治相关工作的逐步开展,进一步提升乡村特色、改善村庄环境,激发村民的满意感和华蜜感。从而引导群
39、众珍惜环境整治成果,自觉遵守村规民约,主动参加村民自治。三要主动组织开展农村漂亮庭院评比、环境卫生光荣榜等活动,增加农夫爱护人居环境的荣誉感。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和网络新媒体,广泛宣扬推广各地好典型、好阅历、好做法,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切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良好氛围。 (二)创新模式,加强环境治理。总体来看,我县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还处在较低水平。在投入总量不足的同时,也存在资金运用效益不高的问题,因而必需创新投入方式。要建立政府主导、村民参加、社会支持的投入机制。农村环境整治资金投入不能靠政府全包全揽,要探究建立村级垃圾自收自营的管理模式。政府先期投资一部分设备资金,通过村民或企业
40、承包经营,合理收取垃圾处理费用,在村内进行市场化运营,形成农村垃圾处理的长效链条。在自然村划分片区,组织邻近农户,建立环境卫生责任农户小组,相互监督,形成片点垃圾点的自觉保持。 (三)立足实际,合理改造旱厕。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结合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制定不同地区农村改厕工作目标;依据地形地貌、农业生产方式、农户用肥习惯、村社基础条件等不同,采纳适合本地实际的改厕模式,确保达到农村厕所无害化的基本要求,制定层递式改厕方案,避开改厕实行一刀切。根据市场化运作模式,激励企业或个人出资进行厕改后设施维护、粪渣收运等后续工作。引导集体经济、社会资本参加建设有机肥厂,解决粪便处理问题,打造绿色产业链,
41、形成管收用并重、责权利一样的长效管护服务机制。 (四)开展三拆,提升村容村貌。通过宣扬发动群众,政府设资奖补,乡镇村集中整治,在农村开展三拆行动,一是拆除危旧房、废弃猪羊圈、废厕所工棚茅房;二是拆除乱搭乱建、违章建筑;三是拆除非法违规商业广告、招牌等。在进行三拆的同时,要注意保留具有地域特色的老房子、民居、古村落等。通过三拆行动,全面提升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综合面貌,营造整齐的居住环境。 (五)完善机制,加强规划管理。农村人居环境三分在建、七分在管。针对农村道路、供排水、垃圾和污水治理等公用设施运行管护,要做到有制度、有资金、有人员,要主动探究建立县乡财政补助、村集体补贴、住户适量付费相结合的管
42、护经费保障制度,建立专业管护队伍,确保人居环境建设的成果能持续发挥作用。同时,要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放在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全局视野下统筹规划,统筹推动,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以乡和村为单位,立足长远,敬重科学,顺应规律,契合实际,进一步完善村镇规划。综合考虑排水、排污、垃圾处理、绿化、亮化等实际问题,从改善人居环境入手,实行切实有效措施,力争村镇建设逐步达到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整齐,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的脏乱差问题。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27页 共27页第 27 页 共 27 页第 27 页 共 27 页第 27 页 共 27 页第 27 页 共 27 页第 27 页 共 27 页第 27 页 共 27 页第 27 页 共 27 页第 27 页 共 27 页第 27 页 共 27 页第 27 页 共 2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