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父母多爱我说课稿.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0055400 上传时间:2022-04-0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7.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德与法治父母多爱我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道德与法治父母多爱我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道德与法治父母多爱我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德与法治父母多爱我说课稿.docx(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道德与法治父母多爱我说课稿 演讲稿也叫演讲词,它是在较为隆重的仪式上和某些公众场合发表的讲话文稿。演讲稿是进行演讲的依据,是对演讲内容和形式的规范和提示,它体现着演讲的目的和手段。演讲稿是人们在工作和社会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下面是我我为大家带来的道德与法治父母多爱我说课稿,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道德与法治父母多爱我说课稿教学目标1.了解父母为自己的成长付出了许多的心血,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疼爱,唤起学生对父母由衷的爱。2.通过自主思考与合作探讨,学生切身理解、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疼爱和养育之恩,并以恰当的方式孝敬父母。教学重难点重点: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疼爱,唤起学生对父母由衷的爱。难点:学会正确理解和

2、接受父母的爱,并能和自己的父母正确沟通。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了解父母为自己的成长付出了许多的心血,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疼爱,唤起学生对父母由衷的爱。2.通过自主思考与合作探讨,学生切身理解、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疼爱和养育之恩,并以恰当的方式孝敬父母。重难点: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疼爱,唤起学生对父母由衷的爱。教学过程活动一:父母的爱是默默的1.导入2.学生结合课前完成亲情树记录,从父母为我们做的事的数量上,感受父母的爱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活动二:感受父母的爱(一)感受母爱1.教师出示照片,学生并解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2.读一读阅读角里妈妈爱吃鱼头思考:妈妈和外婆真的爱吃鱼头吗?她们为什么这么做呢?你遇到

3、过类似的事情吗?3.教师小结4.带着对妈妈的感激之情朗诵妈妈的爱(二)感受父爱1.播放录音2.出示爸爸照片,在你的眼里父爱像什么?和母爱有什么区别?3.小结活动三:制作亲情卡1.在卡上写下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2.学生配乐读亲情卡。活动四:总结本课,升华主题板书设计道德与法治父母多爱我说课稿近日,洋县城南学校进行了名师示范课教学活动。本次活动以我校5+25+10的课堂教学模式为依托,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组织、引领与指导作用,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给全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一次向名师学习交流的机会,提高广大教师参与课堂教学改革的热情,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4、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今日,展示由张静平老师执教的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第1课父母多爱我教学过程。执教教师:张静平张静平,中共党员,从教以来一直担任班主任及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教学态度认真,教学基本功扎实,深受学生喜爱。多次荣获校级优秀教师教学质量一等奖等荣誉称号。教学实录父母多爱我第一课时教案执教教师张静平1.了解父母为自己的成长付出了许多的心血,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疼爱,唤起学生对父母由衷的爱。2.通过自主思考与合作探讨,学生切身理解、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疼爱及养育之恩,并以恰当的方式孝敬父母。教学重点: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疼爱,唤起学生对父母由衷的爱。教学难点: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疼爱,唤起学生对父母

5、由衷的爱,并以恰当的方式孝敬父母。:多媒体课件一、古诗导入唐代诗人孟郊曾经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诗篇,你们知道是哪首诗吗?谁能站起来背一背?师出示,生齐读。你们知道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吗?我们每个人从妈妈肚子里十月怀胎到呱呱坠地,再到蹒跚学步,咿呀学语,直到现在成为一名三年级的小学生,这个过程中浸透着爸爸妈妈对我们无私的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谈谈父母的爱。教师板书课题二、感受爱1、你们觉得爸爸妈妈爱你吗?怎么知道的呢?(生交流)2、请大家用心想一想父母每天都为我们做了什么?把他们做的事情记录在叶子上。(让学生进行交流,并将其贴在黑板的幸福树上)3、思考:从这些事情当中你们发现了什么?4、古

6、语说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父母的爱无处不在,一些看似平常的举动,一句我们常常听到的话,我们就都能体会得到。5、出示阅读角,生自由读,小组交流讨论:外婆和妈妈真的喜欢吃鱼头吗?他们为什么这样做?三、分享爱1.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发生类似的事情,一起交流一下。2.的确,父母为我们做的每一件看似普通的事情里面都藏着对我们深深的爱,我们与父母之间肯定还有很多难忘的故事,这些故事共同书写着爱的诗篇。3.指生配乐朗读妈妈的爱爱的分享四、描绘爱1、你能用哪个词语来形容一下妈妈的爱?2、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除了有妈妈无微不至的关爱外,还有一个人也在默默的关注着,爱着我们,你们知道是谁吗?3、插入新闻视频父亲的背

7、影讨论:看了这个视频你有什么样的感受?是的,父亲的爱可能不像母亲的爱那样明显,他们的表达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他们对我们的爱却是一样的多,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最爱我们的就是他们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4、插入沙画感恩父母五回报爱看,孩子们从小到大我们都在感受享受着父母无私的爱,你们感谢自己的父母吗?我们该如何会把他们呢?请把你想为父母做的事情写在粉色的卡片上。生交流,并把卡片贴在幸福树上。师在歌曲让爱住我家中进行总结:孩子们,爸爸妈妈用他们无私的爱滋润着我们,守护着我们长大,从喂我们吃饭到教会我们说话走路,我们成长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它们的关怀,父母之爱,深如大海,作为子女,我们在享受爱的同时不要忘了去回

8、报爱,可以是为他们递上一杯热茶,为他们洗洗脚,给他们捶捶背,可以帮他们干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也可以是一份满意的答卷,只有用爱去回报爱,才能让爱住进我们的家,我们家庭的这棵幸福树才能枝繁果硕!道德与法治父母多爱我说课稿一、教材分析父母多爱我是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家是最温暖的地方中的第一课。这一课是依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我的家庭生活中第1条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对他们的感激、尊敬和关心而编写的,其核心主题是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并尝试走近父母的内心世界,理解和接纳父母爱的方式。本课时的编写主要针对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因认识和理解有限,对父母之爱的

9、表达方式有误解而设计的,意在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尝试走进父母的内心世界,加深对父母的理解,能够接纳父母爱自己的方式。本课由两个板块组成,第一板块的话题是父母默默的爱,为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第二板块的话题是多一些理解,为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第二板块首先通过四幅插图引导学生倾诉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有哪些不能让自己理解的做法;接着提出引导学生辨析的话题,并通过表格给学生提供思考的空间和解决问题的途径;最后通过书信的形式呈现了一位爸爸不被自己孩子理解时的心声,并通过提问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尝试走进父母的内心世界,从而对父母多一些理解。二、学情分析父母对子女爱的方式是多样的,课前通过与家长、学生的访谈发现

10、,现在的孩子自我意识比较强,大多是独生子女,日常与父母相处中,自己的意见和要求不被采纳或父母从自己角度出发认为是对孩子好的行为却不被孩子理解时就容易引发亲子间的不和谐音符出现。例如孩子对新款的玩具、文具等产生兴趣,对父母提出购买要求,父母进行综合考虑后如果认为没有购买的必要就会拒绝孩子的要求,孩子心里会产生不理解,会对父母有抵触情绪。国家二胎政策放开后,家里有二胎的越来越多,父母如果花多一些的时间和精力在二宝身上,孩子会有强烈的被忽视的感觉,内心不免会对父母有所埋怨。再例如电子产品对孩子是极具诱惑力的,当父母不满足孩子玩电子产品的需求时,孩子心中就会有不满情绪。以上这些都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

11、进行正确的引导,让他们学会在换位思考和辨析、反思中理解父母爱的方式。三、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根据教材第二板块的编写目的和结构特点,针对本班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学情特点,本课时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有以下3条:1.交流日常生活中父母不能让自己理解的行为和做法。2.学会换位思考,理解、体谅父母爱的方式。3.走进父母内心世界,了解父母心声,学会有效沟通。其中,学会换位思考,理解、体谅父母爱的方式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走进父母内心世界,了解父母心声,学会有效沟通是本课时的教学难点。四、教学环节和设计意图为了让课堂交流讨论的话题更贴近学情,课前我安排学生填写了调查表,写一写日常生活中父母有哪些行为和做法让自己不理

12、解,使课堂教学更加有的放矢。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在进行教学导入后我设计了以下三个活动。活动一:实话实说不理解,活动二:不理解中有爱吗?活动三:学会沟通促理解。下面我来详细阐述每一活动环节的具体操作。导入部分:教师与学生进行谈话,在总结第一课时活动的基础上,借助晒晒父母的爱小视频中冬冬为什么不开心即教材69页情境图1引导学生思考在和父母相处的过程中,我们对父母有些行为、做法不能理解,也有过类似的烦恼。到底是父母对我们爱得不够深,还是我们对他们的理解不够呢引出本节课的活动主题(板书活动主题:多一些理解)。此部分的设计意图是在总结第一课时学习收获的基础上,自然引出本节课交流的话题,引发学生

13、新的思考,承上启下,自然顺畅。且小视频将教材中静止的画面进行动态的播放,一开课就牢牢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为以下活动的开展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活动一:实话实说不理解。学生借助课前调查表的填写,具体讲述自己对父母哪些行为和做法不能理解(板书不理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交流讨论。交流中通过教师有意识地引导例如谁也有过类似的感受将学生遇到的困惑进行归类,并在交流中使学生明确类似的问题几乎人人都有,消除他们的畏难心理。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本门课程更关注儿童自我的体验、成长与收获,更加注重教学内容与儿童自身生活实际的对接。因此我引导学生在平等的对话交流中大胆说出自己对父母不能理解的行为和做法。使下一环节的

14、活动开展成为基于学情的需要,解决学生遇到的真实问题。活动二:不理解中有爱吗?。仍先以冬冬的苦恼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讨论(1)如果你是冬冬的父母,想想他们这样做的理由是什么?(2)父母的做法里有对冬冬的爱吗?,让学生在换位思考中初步学会理解父母的爱(板书换位思考)。接着借助学生已获得的活动经验,帮助学生利用教材中提供的表格尝试着换位思考、辨析、反思活动一中父母让自己不理解的行为和做法里有父母的爱吗?帮助学生理解父母爱的方式。活动中关注了学生的自我评价,用星级加以体现。此外借助课前录制好的家长的视频资料,使学生从内心深入体会到父母的良苦用心,更进一步加深对父母爱的理解。此环节的设计意图体现了德育课程

15、提倡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这一理念。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活动中感悟,活动中反思。且本环节活动的开展、问题的设计层层递进,呈螺旋式上升,通过关键问题的设问、追问、引导等不断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帮助学生学会全方位多角度理解父母爱的方式。活动三:学会沟通促理解。教师针对以上话题中自己和父母都有需要改进的地方随机引出我们应该怎样和父母进行沟通这一话题,在讨论交流中使学生掌握与父母进行有效沟通的技巧(板书:沟通理解)。此部分适时渗透了弟子规中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无声谏不入悦复谏等内容,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接着通过倾听来信-说说委屈-表达心声这样三个有序递进的活动来突破本节课的难点。(PPT19)首先借助

16、班上家长写给孩子的一封信让学生在倾听中进行思考,并由此及彼,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爸爸妈妈有没有委屈和伤心呢?你又有哪些心里话想对他们说?。此时学生内心对父母爱的情感急需表达与宣泄,在舒缓音乐的烘托下,学生在亲情卡上写出对父母爱的理解、爱的表达。随后在学生汇报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渗透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将本次活动的最终落脚点引向更深入的层面。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在理解了父母对自己不同方式的爱,并学会与父母有效沟通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走进父母内心,想想父母的委屈伤心与不易,再回过头来对父母的爱进行细细品味,心中会更觉父母之爱的伟大及深沉,此时学生内心一定是不平静的,想倾诉爱,表达爱

17、,所以设计了在亲情卡上写写自己想对父母说的心里话活动,使学生内心对父母爱的情感达到高潮。此外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机渗透,体现了本门课程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理念。在活动中教师始终是一个对话者,在参与中分享、引领并促进学生理念和经验的提升。这三个活动板块的设计,就是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深化认识-加深情感这样的过程来达成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五、课堂小结教师借助板书和学生共同对本课内容进行回顾,并在让爱住我家背景音乐的烘托下,用激情语言对本课时进行总结,指出:这个世界上最爱我们的人是爸爸和妈妈,他们的爱是清凉的风;是遮雨的伞;是亲切的关怀;是真诚的鼓励;是责备的目光;是谆谆的教诲.这种爱,既伟大又无私!今后无论我们走多远,他们满满的、浓浓的爱会一直伴随我们前行的每一天!。并提醒学生课后别忘了,带上老师送的这把换位思考沟通理解的金钥匙,和父母好好谈谈心,把心里话说给他们听。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2页 共12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