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溪心法》治疗脾胃病方剂用药特点分析.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0049119 上传时间:2022-04-0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7.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丹溪心法》治疗脾胃病方剂用药特点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丹溪心法》治疗脾胃病方剂用药特点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丹溪心法》治疗脾胃病方剂用药特点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丹溪心法》治疗脾胃病方剂用药特点分析.docx(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丹溪心法治疗脾胃病方剂用药特点分析 思想不遂,饮食失宜,药饵违法,皆能致伤”。脾胃为人身“中宫”,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脾胃升降是人体生理代谢的重要环节,一旦饮食失宜、七情内伤、动作劳苦等,长期侵袭人体,都可使脾土受损,转运失职。胃虽受谷,不能运化,从而不能汲取水谷精微,元气不足,导致诸身虚证。许多疾病的发病机理都是由于脾胃受损,因此朱丹溪在治疗疾病和保健上尤其重视脾胃。 3.2治疗脾胃病以补益为主 从养生和治疗方面,丹溪认为“补肾不如补脾,脾得温则易化而食味进,下虽暂虚,亦可少回”。丹溪晚年若有不爽,便自调脾胃以养之。把保养脾胃和调理脾胃提高到“上工治未病”的高度来相识。说明朱丹溪对脾胃的补益

2、非常看重,也是其治疗脾胃病用药的特点,这从表2中补益药的重量之大可见一斑。 3.3清养胃气 丹溪首先提出脾阴之说,认为“脾有坤静之德,有乾健之运”,人体健康取决于胃气,而胃气取决于清和之气,“夫胃气者,纯洁冲和之气,人之所赖以为生者也”。临证非常重视对胃气的爱护,无论邪气强弱,一旦胃气虚弱,必当先补胃气。他认为,得一分胃气则生,失胃气则死。临证用药当顾护胃气,勿过用辛香燥热、寒凉生冷之药,以免损伤胃气。用药当用清和之品,健运脾胃,助脾胃升清降浊。从而提出“味,阴也,气,阳也。补精以阴求其本也,故补之以味。若甘草、白术、地黄、泽泻、人参之类,皆味之厚者也”。所以丹溪在临证上常选人参、白术健脾补气

3、,茯苓、苍术健脾祛湿,协作厚朴、陈皮行气燥湿。从图1也可以看出人参、甘草以及白术与其他药联系最为广泛,其中人参养气,白术运脾,甘草从中调和,符合朱丹溪思想。由此观之,朱丹溪在治疗脾胃病用药中注意清养脾胃,养阴兼顾养气。 3.4甘溫益气补脾扶正 在治疗脾胃病的方剂中,温药用量特别大。因为丹溪对大量痰病进行反复探讨和验证后,认为“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而温燥可祛湿病,湿得温燥则豁然可收,因此采纳温燥之药祛痰化湿,甘温之药燥湿健脾。同时认为“温之以气,夫劳倦所伤,温者,养也。温存以养,使气自充,气完则形完矣”。甘温之物是气的来源,所以丹溪注意甘温补脾,益气扶脾。而通过用药的性味统计,可见苦

4、、甘、辛药用的特别多。苦,能泄、能燥、能坚,可助胃降湿浊。甘,能补、能和、能缓,甘润以滋养脾胃,提升脾胃清和之气。辛,能行、能散,可提升脾气,提升了脾升清的功能。辛和苦对于脾胃的生理功能有着调整和改善的作用,脾胃自身功能改善才能对补益药更好地汲取,甘的补益效果才能发挥到最大作用,否则就会出现患者久虚,用补益药却无效的问题。 丹溪上承李东垣脾胃之法,但没机械照搬,而是提出其独特的见解,在治疗脾胃病时重视补益脾胃,尤其重视清养脾胃,养胃气,益阴精。用药主要以甘温补气为主,辅以辛、苦之药以行气祛湿。 第3页 共3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策划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