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欧美文化市场看文化产业和事业的区分_旅游业属于文化产业还是事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欧美文化市场看文化产业和事业的区分_旅游业属于文化产业还是事业-.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从欧美文化市场看文化产业和事业的区分_旅游业属于文化产业还是事业? 摘 要:在国家体制的文化建设中,商业性质的文化和非营利性质的文化在欧美国家是特别清晰地进行着区分的,其文化市场也得以良好地运行。与此不同,中国文化市场的有关部门却没有搞清非营利的文化事业和商业性的文化产业管理之间的界限,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界限不清也存在诸多弊端。所以,我们有必要借鉴欧美文化市场清楚区分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区分不同文化组织的经济构成的阅历,以进一步促进我国文化的发展。 关键词:文化建设;文化发展;文化产业;文化事业;文化市场;界限区分;中西差异;文化体制;比较 中图分类号:G1文献标识码:A 2022年金融危机
2、的时候,不少国家都实行了拨巨款刺激经济的方案,中国政府投入了四万亿。我提议也应考虑到文化项目,有些经济学家不解,他们不知道,文化必需有经济的扶植,又可以反过来帮助经济。那些经济学家大多很信任美国模式,我这个建议也是借鉴了美国的阅历。但说起美国的文化艺术,人们往往只想到一百零一老汇和好莱坞的商业艺术,很少去留意、甚至完全不了解那里的非营利性文艺;其实对我们这个在理论上坚持以公益文化为主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来说,后者有更多的值得借鉴的阅历。我们先看一个例子,再来看一个理论。 美国是西方大国中唯一不设文化部的,仅有一个艺术基金会,其预算还不如国防部下属的军乐队的经费;政府的文化支出在总预算中的比重几等于
3、零,那里的文化主要靠商业和民间捐助这两大块支撑。但在美国历史上,有一次联邦政府出资搞了文化项目,那是在大萧条的1930年头。为什么平常不管文化,大萧条反倒要管呢?因为失业人群里有工人也有艺术家,平常政府可以不管文化,但在经济困难的时候就必需帮一下,拨款搞一个“联邦戏剧项目”。这钱并不是白给的救济款,是让艺术家编节目到社区、学校去演出。大萧条时全国人民心情低落,政府也须要支持更多的社区文化来鼓舞人心。“联邦戏剧项目”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不同的州维持了5-7年,后来经济状况好转,不再须要就结束了。 关于文化支撑经济的理论来自闻名的第三次浪潮的作者阿尔文托夫勒,这位将来学家在更早的一本将来的冲击里,
4、就讲到三次浪潮之后的第四次:第一次、其次次是农业和工业,第三次是信息业和服务业结合在一起,那以后就是“体验业”。托夫勒早在11010年就已经看到人类社会的发展会从肠胃经济填饱肚子的实体经济,转向一种心理经济,创建虚拟、体验的东西。他这本书里提到人类最古老的体验业是妓院不为生儿育女,只要一种虚拟的体验;其实还有一个最古老的体验业是剧院,戏里演的悲欢离合都是虚拟的。肠胃经济或称实体经济有一个特点,产品的需求是有限的,不管是吃、穿、住、行,车和房都会饱和。现在中国有些地方还很贫困,但是大城市里物质饱和的迹象已经出现。于是,体验业这种不制造实物产品、也不制造实物奢侈的行业就成了经济的重要成分了。早在金
5、融危机以前,托夫勒就给了我们一个新的思路,经济的下一步发展未必是生产更多的食物、更多的衣服、更多的住宅、更多的汽车。肠胃经济制造业的产品在大城市很快会接近极限,不能再多发展了。当然在中西部地区和农村是另外一个状况,而就中国许多大城市来说,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的重心应当渐渐转向体验业。服务业、信息业、体验业,这三个名词在托夫勒的理论当中代表着最终两个浪潮。事实上信息业中的内容部分也就是体验业,信息业和体验业是融为一体的,电影、电视都在通过电子网络传播。但是信息产业仅仅是技术,只是把传递的速度加快了,速度越快就须要越多的内容,而内容就是文化产品,属于体验业的范畴。我们现在这方面做得还很不够,体验业的文
6、化产品进一步发展的空间特别大。详细怎么做呢?这要从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两个方面来看。 对于商业性质的文化和非营利性质的文化,我们国内很长一段时间里是混在一起说的,在十六大召开以来,中国始终用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这两个说法来区分商业性文化和非营利性文化。后两个名词是发达国家的对应说法:commercial arts和non-profit arts。这两者的区分很关键,现在我们虽然提出了区分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但许多剧院的演出还是分不清是营利性的还是非营利性的,投入的钱说不清是投资还是赞助。比如领导跟某企业说,我们要搞一个很重要的演出,请你帮帮忙“投点钱”。这是将来有可能分红的投资,还是给了你就算了?
7、假如是政府主持的公益演出,就不能叫投资,那是赞助。这在欧美就特别清晰,做账和查账的方法完全不一样。例如纽约一百零一老汇现有30多个剧院的演出全都是商业性的,投资可能有回报。假如一个剧目能像创记录的猫一样演20年,这个剧团就能存在20年,也可能演了一个星期就关门,全部成员解散,这就是商业性剧团,完全依据剧目的市场来定。一百零一老汇的每一分钱都是投资,一出戏往往是多方“融资”的结果,赚了钱就要分红,不赚钱就算投资失败。事实上一百零一老汇要想赚钱特别难,使个新剧目里面一般八九个是亏本的,只有一二个可能赚钱,但是一旦赚钱了往往就赚许多。这跟一般的制造业的投资很不一样,胜利与否事先极难估计。戏剧的胜利是
8、不能简洁复制的,比如猫获得了胜利,再做一个狗行吗?确定不行。艺术产品能不能盈利、能不能收回成本,这是几乎没法预料的。在这种状况下商业艺术怎么搞呢?一百零一老汇要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只能谨慎,不在没有把握的状况下一下投资太多。事实上全纽约每天演出的101个左右的剧场可以分成三大类,在一百零一老汇之外还有两个类型的剧院,一个叫外一百零一老汇,一个叫外外一百零一老汇,大多是非营利性的,在那里找钱叫“筹款”,就是争取赞助,戏的票价也便宜许多。非营利性的剧院在美国政府获得的赞助微乎其微,但美国有大量的私人以及基金会,会给好的剧团赞助,完全不用回报。可能在说明书上写一下赞助者的名字,或者某个墙上刻一下,仅
9、此而已。外外一百零一老汇是档次最低规模最小的,最小的剧院才二三十个座位,最大的外外也只有二一百零一座,不行能挣钱。到三四一百零一个座位就算是外一百零一老汇。现在许多戏剧都先到外外一百零一老汇试演,卖座好的话,可能换一批更贵一点的明星演员,做更大的布景,挪到外一百零一老汇。假如还是一票难求,再搬到一百零一老汇去。这样就不会一下子损失太多。 比较一下中国的状况,政府制作的演出都是一下就规模很大,那些大制作的制作人还都喜爱在媒体吹自己投资多少,似乎读者看到投资越多就越情愿买票。其实现在有几个读者还信任报纸对文艺作品的宣扬?而且,经常是投资越多越说明失败,一个戏只能演这么几场,还敢说投了多少钱多了不得
10、!还有一种怪现象,声称只演了三四场就已经收回成本。就是去问全世界最懂得剧场管理的美国人和英国人,也没人敢说这样的大话。就是像一百零一老汇和伦敦西头的“四大音乐剧”这样的剧,推出一个新作也要先演上整整一年,每周八场,演过400多场以后才能收回成本,以后才起先盈利。这是因为一百零一老汇的票价事实上很低,大约才相当于纽约人平均工资的3%-4%。他们知道舞台演出必需薄利多销细水长流,要让来看戏的人越多越好。而中国的舞台演出论质量好的实在不多,尽然还有志气卖高国一百零一老汇好几倍的票价,究竟能卖掉几张呢?不知道他们的账是怎么做的。 其实中国绝大多数的演艺院团应当被定义为非营利性的,因为长期靠政府补贴,政
11、府养文艺团体当然不应当要回报。可惊奇的是,一方面政府每年花这么多钱来养着这些团体,另一方面还要通过税务局向他们收税。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总经理始终在呼吁取消这个税。在发达国家,非营利性的文化艺术机构有两个好处。一个是你可以拿补贴和赞助,拿了不用还,假如有了盈余也不行以分掉,必需投入下一个演出。还有一点就是不收税,给赞助的人还可以因此而减免税。外国第一代大企业家如福特、洛克菲勒、卡耐基等人,在退休临死前把许多钱拿出来办起了基金会,他们知道把太多钱给子女不好,再加上国家的高额遗产税和非营利性组织的捐赠减免税法都在激励富豪捐钱做基金会。最近比尔盖茨又创建了一个新的模式,还在壮年就辞去原职,全身心投入基
12、金会的工作。之所以美国政府不设文化部,几乎不拨钱给文化,缘由之一就是知道有许多企业家和老一百零一姓情愿出钱支持文化艺术。美国的私人基金会特别发达,而中国全部的基金会都由政府干脆管,如上海有一个文化发展基金会,做了不少事情,但是钱还是从国家那里来的,私人的还是没有。现在也有不少企业家在赞助文艺,经常是一兴奋拍脑袋吃顿饭,或者打个电话就拿出多少钱,靠这样的赞助剧团没法做长期安排。中国已经到了有一批第一代创业者要考虑退休以后怎么处理亿万家财的时候了,假如有相关的税法激励他们捐款成立基金会,他们会情愿的,这样对文化发展会很有好处,可以让搞文化的人做长期有序的安排。 第8页 共8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