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地矿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地矿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校地矿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 摘要:为了适应新形势对地矿类专业人才培育的需求,针对其特别的行业特点,要对其人才培育模式、课程设置体系等进行改革。本文以河南理工高校平安工程专业为例,提出了调整优化学科结构、改革人才培育模式、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等改革思路并进行实践,进一步探究培育地矿类专业高素养创新人才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地矿类;平安工程;人才培育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改革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现代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对我国高等教化人才培育尤其是特别行业人才的培育提出了更高要求。高等学校要发挥“人才培育、科学探讨、社会服务”的三大功能
2、,必需培育出适合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须要的高级特地人才。 传统的地矿类专业包括地质和矿业两大类,它涵盖采矿工程、平安工程、矿物加IT程、石油工程、地质学、地球化学、勘查技术与工程和资源勘查工程等专业。众所周知,地矿业类专业是一个艰苦行业,常年野外作业,地理位置偏僻,工作环境恶劣。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产生结构性的改变和人们价值观念的多元化,新兴专业和学科交叉产生的边缘学科专业被看好,而传统专业尤其是地矿业类专业遭遇严峻冷遇。过去单一的专业型人才培育模式已经不适应社会经济对复合型、创新型、宽口径、高素养的综合型人才的需求,只有综合素养高、学问面宽、业务实力强的人才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实
3、力。因此就要求我们对现有传统专业的人才培育模式、课程设置体系进行改革以满意社会、经济对地矿类专业人才培育的需求。本文以河南理工高校最具代表性的平安工程专业为例,通过在人才培育模式、课程体系建设和实践教学等方面对地矿类专业进行改革、探究、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我们的做法归纳如下。 一、平安工程专业人才培育目标和模式 平安工程学科作为一门新兴的综合性交叉学科,是19101年原国家教委第四次对一般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书目进行调整时,由原来属于工学地矿类的矿山通风与平安(080107)、工学管理科学类的平安工程(082206)两个专业合并而成。这次专业调整是为了逐步适应社会建设和经济发展对平安工程专
4、业人才培育的需求。随着人们对平安的日益重视和高度关注,特殊是近年来,煤炭、道路交通、金属非金属矿山、医疗卫生、建筑等行业的重特大恶性事故的频频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极大的损失和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 教化部制定的平安工程专业人才培育目标是“培育能从事平安技术及工程、平安科学与探讨、平安监督与管理、平安健康环境检测与监测、平安设计与生产、平安教化与培训等方面复合型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该专业学生要“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外语语言综合实力;驾驭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工程力学、分析化学与物理化学、燃烧学与爆炸学;驾驭平安原理、平安人机工程和平安系统工程等基
5、础学问;驾驭电子学、电工学及平安检测与监测仪表与技术;驾驭平安工程、通风与空气调整工程设计、施工、监察和管理的学问与实力;驾驭应用计算机进行平安工程与通风工程设计、模拟、计算机管理等方面的实力”。这一人才培育目标和要求确定了平安工程专业的人才培育模式和课程体系的设置。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工程教化形成的科学化培育模式,现有的工程教化人才的培育质量与社会经济建设发展需求还存在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学问结构不合理,工程意识、工程实践训练缺乏,校企联合不紧密,动手实力、创新实力差,缺乏对现代管理工程的领导、决策、协调等组织管理实力。因此,通过汲取借鉴国内外人才培育模式的先进阅历,从平安工程的行业特点和实
6、际要求动身,应当着力把重点放在提升专业人才层次、拓宽专业学问面、促进理论与工程实际的紧密结合上。人才培育模式的制订也要从行业特点和人才需求动身,紧紧围绕“平安”这条主线,尤其是煤炭、冶金等大中型工矿企业对技术或管理人才的要求,体现学校的特色和优势。 该行业需求的平安特地人才不但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学问,还要具备较强的专业技术管理实力和良好的个人素养。不但要具有理工科理论基础和平安技术(如工程力学、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电气平安、机械平安、防火防爆等),驾驭先进的平安理论(如平安系统工程、平安人机工程、平安系统学、平安管理学、平安经济学、平安学原理等),熟识平安生产、技术法规。还要擅长组织、
7、管理,深化调查探讨。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和严谨的工作作风,还要具有开拓意识、创新精神以及敏锐的信息接收和处理实力。随着国家对平安生产、科技创新、职业健康及劳动爱护等领域的日益重视,以及人们对平安领域的普遍关注,对平安专业人才的需求日趋旺盛,对人才的培育目标及要求进一步提高。 二、平安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方案 依据调整整合后的平安工程专业的特点,针对平安工程科学发展趋势和国家对平安工程创新人才培育的需求,在教学改革实践过程中,根据“专业培育与素养教化相结合、学问传授与实力培育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教化思路,在加强基础、拓宽学问面的同时,又充分体现平安工程的行业特点,对现行的课程体系
8、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和重组。在强化大平安基础、体现地矿类学科特色与自主专业选修课的三层次课程体系。其整体结构包括公共基础课(大平安基础课)、平安模块核心课、专业主干课、专业选修课以及相应的实习、设计及论文等。这种课程体系的设置方案,旨在加强大平安课程通识教化的同时,设置大量的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以培育特性化的创新人才。 我校平安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方案的设置,遵循了“加强基础、突出核心、注意实践、整体优化”的原则,与整合前的课程设置方案相比,一是强化了平安模块的专业“核心课程”,适当压缩了公共基础课的学时比例;二是强化了平安大类专业基础课程的开设,将平安工程学、平安系统工程、平安管理学等课程纳入专业必
9、修课,凸显了学科特色。我们通过大量专业选修课的调整,增加了学生对专业选修课程的可选范围,使学生依据个人学问的需求选课,根据不同方向的探讨和社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进行选课。新的课程体系方案实施证明,学生毕业后无论是在煤炭、电力、建筑、交通等行业从业,还是在企事业单位就业,都能派上用场和发挥作用。可见,平安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方案的设置对行业人才的培育和发展至关重要。 三、实践教学及成效 实践教学环节不但使学生的理论教学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而且可以培育学生独立思索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力,以及工程实践实力、动手实力和创新实力。为了进一步实施课程体系设置方案,学校将学生的实习、实践教学也纳入学
10、生的必修环节,并对实习、实践的效果实行量化考核,通过对实习、实践环节的答辩,进行成果评定。 我校针对平安工程专业实践性和综合性强,及其特 殊行业要求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坚持“课堂教学一科学试验一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为平安工程专业学生的教学实践创建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如从节约时间、节约经费方面考虑,充分利用校内实习基地让学生实习;建立了校外多家企业实习基地,与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实施科技创新训练安排项目,让广阔学生主动参加科学探讨;不断创新毕业设计(论文)选题途径,保证学生的培育质量。实践表明,学生的社会实践层面得到了拓宽,他们的整体实力和综合素养明显提高。 1、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成
11、效显著 我校在平安工程专业领域建有“煤矿灾难预防与抢险救灾教化部工程中心”和国家煤矿平安监察局“煤矿平安工程技术探讨中心”等,是全国四家具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鉴定资质的单位之一。我校还建有“电工电子试验中心”、“工程训练中心”两个国家试验教学示范中心。通过试验室、探讨中心和工程训练中心的开放,打通了教学和科研平台。试验室、探讨中心以各种形式担当相关试验教学任务,加强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试验的开设力度,推动试验课程体系改革及试验内容的整合优化。学生自己动手,亲自操作,自主地进行试验、实践训练,在实战训练中理解和消化课堂理论学问。实践证明,这种途径不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动性,而且使学生驾驭
12、了工程技术创新的方法与过程,切实经验体验科学理论与工程创新方法,养成科学、规范的探讨方法和习惯。 学校还与多家大中型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例如与平顶山煤业集团、郑州煤业集团、永城煤电集团、焦作煤业集团、中国铝业集团、安阳钢铁集团、新飞集团、宇通客车等企业达成实习协议,将上述企业作为学生常常性的实践及教学科研基地。我们的校外实习,使学生走出校门,在企业有关主管部门的支配下进行实习、实践。目前,我校平安科学与工程学院在校外建立的实习、实践教学基地已达60多家。通过在企业的实习、实践,学生主动地结合学习内容或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查阅资料,阅读专业外文书籍等相关文献,深化思索专业领域的相关问题,主
13、动要求参与学校的科研课题探讨。校外的实习、实践教学基地的建立,为学生创建了良好的外部实践条件,对他们的毕业设计及论文的写作打算了素材,拓展了思路,取得了显著成效。 2、实施科技创新训练安排效果良好 从2003年起先,学校起先设立学生科研实践训练项目和创新学分。通过“高校生科技创新训练安排(SRTP)”和“步步高高校生科技攀登安排”训练项目,搭建学生科技创新平台,构建创新人才培育新模式。五年来,学校从教学经费中共投入近101万元专项经费,立项和验收的训练安排项目达2000余项,有近8000余名学生参加受益。由于立项课题源于学生的爱好爱好,通过从选题、立项、撰写申请书、确定探讨目标、内容和任务等,
14、在老师指导下完成设计和项目实施方案,到完成训练项目经验一个完整的探讨过程。实践证明,两项科技训练安排的实施,检验了学生课堂学问的驾驭状况,同时提高了学生自主探讨、学习和实际科研实力,让学生真正体会自身学问和实力如何在工程及生产实践中得到应用与发挥。近5年来,我校学生公开发表专业学术论文(作品)300余篇,国家独创专利7项,有200余人次获得创新学分。在“全国高校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高校生电子设计大赛”、“全国挑战杯高校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高校生英语竞赛”中屡屡获奖,还连续两届学生获得“中国高校生自强之星”等荣誉称号。因此,学生科研实践训练项目安排等的实施,取得了明显效果。 3、
15、创新毕业设计(论文)选题途径,保证培育质量 毕业设计(论文)是培育学生综合素养和工程实践实力效果的全面检验,干脆反应学校的教学水平和人才培育质量。近年来,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各个专业的学生人数明显增多。为保证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满意该专业学生的实际需求,学院对学生的论文选题途径不断进行改革、创新。有些论文题目来源于老师的探讨课题,通过科学探讨课题转化为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有利于教学科研相互转化,进一步推动了“以科研促教学”;有些论文题目来源于企业生产现场实际,这类设计型、探讨型选题大多为企业解决一些生产、技术、平安的实际问题,具有工程实践应用价值,有些甚至可以为生产企业带来干脆
16、经济效益;有些论文题目来源于学校实施的科技训练安排项目,通过前期项目组老师和团队的探讨积累,对探讨和创新成果进一步总结、归纳、延长,进而完成毕业设计(论文)。还有些论文题目来源于学生自己的爱好爱好和择业倾向,通过和专业的相互结合,为学生就业和毕业后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学校通过创新毕业设计(论文)选题途径,并通过有效的质量监控体系、监督检查机制和科学评价体系,确保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稳步提高。实践证明,这不但培育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爱好,提高了实际工程实践实力、科研实力和创新实力,学生的综合素养也得到了全面提高,深受生产现场和企业的欢迎和好评。近年来。学校地矿类专业许多毕业生走上了企、事业单位的
17、技术、管理的领导岗位,成为单位的技术、管理骨干。 总之,为适应新的形势对地矿类专业人才的需求,针对其特别的行业特点,通过调整优化其学科结构、改革人才培育模式、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注意生产实际,强化工程实践应用,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教化教学质量,培育出满意社会和市场需求的具有创新实力的高素养地矿类特地人才。 责任编辑:张冬梅 第10页 共10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