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政治教学创新探究(共1954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政治教学创新探究(共1954字).doc(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职政治教学创新探究(共1954字)高职政治教学创新探究 1创新政治实践教学,引入“理论+实训”岗位模块课堂教学是高职政治教学实施的主要场所,传统教学模式下,我国很多地方高职院校的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采用照本宣科的方式进行,即:授课内容完全以书本内容为准,缺乏必要的实践环节引导,课堂教学充满着深奥的理论内容。在上述教学情境下,政治课程的教学没有任何趣味性、实践性,完全违背了工学结合,注重实践的职业教育目标初衷。为凸显政治教学工学结合模式的实效性,笔者在政治课程的教学中引入了一种“理论+实训”的岗位教学模块,在具体的实施中,根据政治课程教学的内容,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创设实践性高职政治教学体系。
2、以高职政治课程中的法治知识教学为例,在对本校2014级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中,我便采用了“理论+实训”岗位教学的模式,在对学生进行必要的会计法合同法等理论教学后,我们引入具体的会计岗位模块化案例,要求学生根据预设实习企业的具体情况,编写企业会计监督守则、进行会计从业人员违法案例分析等,并由教师进行完善性指导,最终形成标准的会计法治实践教学作业。上述教学模式下,学生所学的会计法治知识能够直接应用到他们的专业岗位中,工学结合的实践性、应用性完全凸显。2创新校企融合教学,构建“工作+学习”双向平台在工学结合背景下,校园和企业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两个重要场所,因此,在高职政治教学中,除了必要的课内教学外,教
3、师还应将学生引入企业环境中,为他们创设另一种实践性、工作性更强的学习氛围,凸显出政治教学的岗位适用性。为此,在日常的教学中,笔者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工作+学习”双向平台,以企业和学校作为教学的主要载体,创新了校企融合教学的新机制,具体的实施策略如下。1)构建“工作+学习”交互型教学平台。例如,将高职政治课程体系中的理念信念内容、道德品行内容和心理健康内容与企业中规章制度、职业道德和岗位心理适应性内容融合在一起,打造“对接型”教学平台,在具体的实施中,一旦学生完成课内教学内容后,我便将他们带入对口企业进行岗位实践,要求学生将课堂所学的政治知识与岗位具体要求结合,强化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性。2)构建“
4、工作+学习”反馈型教学平台。当学生完成在企业的岗位实训后,我要求他们重返课堂,撰写一份岗位适应性报告,报告中应包含政治知识在企业岗位中的应用情况分析、政治知识与企业规章标准的对比分析、自身存在的不足与建议等内容,并由本院其他政治专业的资深教师对学生的报告进行评定,为学生编订一份岗位适应性发展报告,通过“企业实践自我查摆专业评定”的方式,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获得专业的政治理论指引,如此一来,工学结合的理念真正渗透进了学生的政治理论学习和岗位实践中。3创新学业绩效管理,打造“学校+企业”考评体系传统模式下,高职政治课程的考评以理论考试为主,且考试题型与一般的应试教育无异,在具体的成绩评定中,教师也往往
5、采用百分制的形式,注重对学生卷面理论考试成绩的统计,忽视学生政治实践能力的考量。上述学业成绩评定模式,完全不能彰显职业教育的特色。笔者认为,在工学结合教育理念下,高职政治课程的考评方式也应实现“校企联合”,引入企业绩效管理的思想,打造实用性更强的学业绩效考评体系。例如,在对本院各专业政治课程的考评中,我以绩效管理作为考评的核心,采用“学校+企业”的双向考评方式完成。具体来说,政治课程的考评分为两个部分:第一,学生在校政治课程的考评。由课堂出勤、实践作业两个环节构成,不专设期末考试,并按照现代企业员工绩效考评的理论EVA理论,构建具体的绩效管理考评体系,进行考评。第二,学生在企业政治学习实践的考
6、评。工学结合模式下,学生每次完成企业实践后,企业管理者都会根据学生的岗位职业道德情况、遵守规章制度情况、思想修养情况,给出具体的实践评分,该评分也将纳入学生政治成绩考核体系中。此外,每一位学生的政治学业成绩都将与他们的就业分配挂钩,即:政治成绩优秀的学生,在毕业招聘就业环节中,具有优先选择权,以此突显出政治课程“学校+企业”考评体系的实效性。4结语工学结合模式作为一种全新的职业教育教改理念,有着很强的先进性和应用性,将其引入到高职政治课程的教学改革中,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仅提出了几种具体的教学实施思路,希望能够引起广大高职院校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重视。第 4 页 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