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与评价体系(共4872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与评价体系(共4872字).doc(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与评价体系(共4872字)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与评价体系 一、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与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我国经济经过近40年的高速发展,目前已经步入“新常态”,以高投入和高资源消耗为支撑、以高生态环境破坏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已不可持续,由此带来的高等教育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一方面,大学生就业难、就业质量低;另一方面,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复合型人才供给不足。人才培养结构和质量尚不能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要求。教师教学发展与评价体系尚存在许多问题。1.教师教学积极性有待提高,师风建设有待加强高校教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赢得了社会广泛赞誉和普遍尊重,但是
2、当前社会变革转型时期所带来的各种思潮也对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第一,部分教师职业信念不够坚定,对教学不够热情,对岗位职责认识不够到位,敬业奉献精神不足;第二,部分教师未能做到全面履行职责,重教书轻育人,重教学轻教导,对学生关注度不够,思想教育工作不力;第三,部分教师不注重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升,知识更新慢,专业技能单一,教学方法简单,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难以调动学生的专业热情和学习积极性;第四,部分教师不能严格遵守教师行为规范,备课不充分、辅导答疑少、作业批改不认真,甚至上课迟到早退,更有个别教师在课堂上讲话不负责任,做出与教师身份不符的事。2.教学评
3、价主体价值取向偏颇,不能客观、准确地评价教师履职情况由于评价主体是利益相关者,如教师本人、学生、同行和教学主管部门领导等,考虑了不同主体的价值需求,能够较为容易地为评价对象所接受。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重社会价值、轻个体价值的现象却成为限制评价可信度的重要障碍。由于教师主体参与度较低和自我保护等原因,使得自我评价不能获取真实信息,成为一种形式。在学生评价中,许多高校缺乏以监测和评价为目的的效果检验和相关问题反馈机制,对学生评教结果的处理和亟待解决问题的反馈不能及时、准确、公开,使得学生对教学评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评价过程带有明显的随意性和功利色彩;在同行评价中,由于受到人情、利益等人为因
4、素的干扰常常流于表面形式;在教学主管部门的评价中,教学督导小组、领导等通过听课等方式进行评价,具有局限性和偶然性,势必会出现以点带面、以偏概全的情况,难以确保评价的准确性4。3.教学评价过程未能充分调动教师主动性目前,我国高校教师的主要角色是教学者和科研者,而教学评价独立于教师角色之外,仅是由相关的教育行政部门负责,这就决定了教学评价制度不能充分发挥教师对教学评价的主动性。教学评价仅仅实现了对他人的单一化评价,并且高校教师不能参与对教学评价项目、形式等内容的制定,使得高校教师在整个评价过程中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只能是被动接受和被动参与。大多情况下,由于评价过程和评价结果不公开,教师完全不清楚自己
5、存在哪些问题和亟须改进之处,这严重阻碍了教师后续的教学发展,导致教师逐渐对教学评价失去兴趣5。教师考核评价本应为促进、帮助教师实现个人发展提供参考,然而在当下的考核实践中,更加注重的是组织目标阶段性的实现情况,大多忽视了教师的身心状态、成长需求等发展情况6。4.教师教学发展缺乏经费支持和制度保障近年来,在强调学术立校的教育氛围下,科研成果几乎成为考核教师的唯一标准,国内高校出现了“重科研、轻教学”现象,使得教学经费的投入明显不足,然而科研水平的提高并没有使学生培养质量得到明显提升。高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缺乏在教学研究与改革、课程建设、专业建设等教学创造性活动中的经费支持和相关制度的保障,使其难
6、以集中精力搞好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水平的问题凸显出来7。部分高校对教师教学发展重视程度不够,缺少实体组织,培训流于形式而非真正立足于发展,在理念、制度及评价方面与国外高水平大学教师教学发展有较明显的差距,高校层面的制度保障和教师自身观念的更新也存在一些问题。二、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与评价体系的构建与探索1.建立多元化、多维度的教师教学能力与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为了加强高校师资队伍管理,准确认识和客观评价教师职责履行情况,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鼓励教学改革和创新,应构建科学合理的高校教师教学能力与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考核方法中的综合评分应由学生评价、同行评价、教学督导评价等三部分组成,其权重分
7、别为80%、10%和10%,以突出学生的评价主体地位。在学生评价项目中,为实现对任课教师客观、公正的评分,教务处应根据学生考勤情况剔除缺课1/3以上学生的网上评分、各班学生评价分的5%最高分和5%最低分。同行评价由教研室主任、两名以上教师代表组成的考核组进行,考核组名单应在每学年度第二学期的第十五周报至教务处,由教务处根据名单设置评教权限,考核组通过教务管理系统在网上共同对本教研室教师的教学基本文件、教学情况、课程考核、教学研究等情况进行检查。教学督导评价又可分为学院(系部)教学督导小组评价和学校教学督导组评价。学院(系部)教学督导小组可由各学院(系部)正、副院长(主任)以及教师代表组成,每学
8、年对本学院(系部)教师承担的课程抽查听课,并根据抽查听课的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加、减评分。学校聘任校级教学督导组,通过听课、参加师生座谈会等形式,有计划地考核评价全校教师的课堂教学状况。若在评价过程中发现教师存在教学责任事故,则根据评分标准从总分中扣除分数。学生评价、同行评价和教学督导评价由教务处根据教务管理系统的网上评分进行统计,相关考核表由各学院归档备查8。通过教学评价工作,让教师获知学生、同行和教学督导对其教学活动所提出的意见,明确自己的不足之处,以便教师对自身的教学工作进行反思与改进,逐步提高教学水平。2.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教师教学能力培训体系第一,为进一步提升高校专任教师业务水平,加
9、强现代化教学能力,需要拓宽教师培训渠道,做好师资培训规划:以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提升教学科研能力为主要目标,认真做好新进教师的岗前培训工作;以强化现代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为主要内容的全员培训;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开展专业核心课程、科研方法、教学方法、现代教育技术、人文修养等方面的培训课程。第二,鼓励教师开展产教融合活动,进一步健全校地合作、校企合作、产学研互动等机制,加快与地方政府及企事业单位战略合作平台建设,鼓励教师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学校应根据学科、专业建设需要,通过短期挂职、调查研究、科研合作、业务培训和社会实践等形式,每年选派5%10%的专业教师到企业、行业参加实践锻炼,促
10、进专业教师从教学的单一型人才向教学、科研和实践的复合型人才的转变。第三,大力支持教师访学、进修、参加学术交流活动。以五年为一个周期,确保学校每位教师外出进修或实践时间达半年以上(含产教融合实践活动),重点资助5%以上教师赴“双一流”高校或著名科研院所从事博士后研究或做访问学者,每年选派若干名教师赴国(境)外进行学术交流、进修或访学。第四,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加强对教师培养、培训和开展产教融合、实践锻炼的规划和管理,协调校内外相关教学资源,广泛开展岗前与岗中教师培训、教学研究、教学咨询以及职业发展咨询等工作,提升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专业能力。3.改进教师专业技术职称推荐与评审办法,完善教师聘任
11、和管理制度深化职称评聘改革,加大教学工作和教学成果在职称晋升、评优评奖等方面的权重;凡有三个月以上国外培训经历的,在职称推荐与评审时可加分;专任教师五年内没有按规定完成产教融合实践或带学生实践工作的,不得参评高一级专业技术职称。设立“教学型副教授、教授”岗位,为充分调动一线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在职称评审中,对于达到上级规定的职称评审基本条件、教育教学业绩突出的,经严格考核和综合评价,实行单列计划、推荐评审和聘任。此外,完善以合同管理为基础、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用人机制;建立开放、动态的教师管理机制和流动有序、能进能出、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良性竞争机制。4.健全教学激励机制,
12、奖励教师教学投入健全教学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科学合理地调整学校绩效工作方案,确保教师投入教学工作的积极性,特别是对二级学院院长、双肩挑的教学管理人员要提高课堂教学限额,注意从内部挖潜、消化教学工作量;严格规定不同岗位不同类型教师本科教学工作量的基本要求,并将教授为本科生授课纳入学院(系部)教学绩效考核与资源分配的指标体系,引导教师对教学和人才培养增加投入;设立教学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为潜心教学研究和教学一线并做出突出贡献的专任教师评聘教授或副教授9。高校应做到为教师教学发展提供充足的经费支持,设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与改革,促进教育教学创新。设立各类教学奖项,奖励教学先进。
13、对教学改革、教学成果、课程建设、课堂教学等工作评奖评优,奖励教学业绩突出的集体和个人,加强教学荣誉体系建设,形成物质和精神双向激励,促进教师成长和教育教学发展。5.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加强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加强人才培养方案的顶层设计,依据高校办学定位,结合专业实际,做好调研,找准定位,以优良的培养方案、优化的课程体系和先进的教学内涵,体现“四个对接”:培养目标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体系与专业能力对接,培养标准与专业认证对接,培养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促进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重点支持教师围绕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试方法等改革为重点的项目申报,引导教师探索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多种教学方
14、式及考试考核方法。加强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注重项目的实践过程,将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成果融入人才培养过程10。6.推动课堂教学革命,建立多种形式的教学交流与展示平台改造部分传统教室,由固定桌椅改为活动桌椅,倡导师生互动式教学,把沉默单向的课堂变成一个思想碰撞、智慧启迪的互动场所。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通过教学改革促进学习革命。要围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深化教学改革,推动课堂教学革命。要积极推广案例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研究式教学法等,鼓励教师从课堂的讲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引导者和评价反馈者,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要重视专业系部(教研室)建设,广泛开展集体备课和教法研究,鼓励课堂教学创新,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随着我国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构建科学、全面的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与评价体系,客观、合理地评价高校教学质量,评估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效果,对于教学改革与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教师教学发展与评价体系的完善直接关系到教师的职业发展,它体现了学校的管理水平,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推动了教师与学校共同发展的有效机制的形成。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探索更为科学高效的评价模式,完善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与评价体系,激发高校教师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和创新活力,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实现教师人生价值最优化,进而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第 9 页 共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