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创新教育目标研究(共3830字).doc

上传人:阳*** 文档编号:10036767 上传时间:2022-04-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教学中创新教育目标研究(共3830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体育教学中创新教育目标研究(共3830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体育教学中创新教育目标研究(共3830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教学中创新教育目标研究(共3830字).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体育教学中创新教育目标研究(共3830字)体育教学中创新教育目标研究 【摘要】当下社会,体育教学无论是在学生的身心健康方面,还是在中职的教育教学中都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并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职体育教学也正随着人才需求的变化而不断革新着。本文主要研究了中职体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目标,并对其做出深入研究。【关键词】中职;体育教学;创新教育;研究在新时代背景下,社会进步对于其所需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是社会进行发展的主要动力,同时也是行业间进行竞争的主要依靠。教育是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因此,作为我国教育体制中占据相当重地位的中职教育更是应该加大对于创

2、新型人才的培养力度。除此之外,体育教学在人才的培养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所以对中职体育教学的创新教育目标进行深入研究是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的。一、中职体育教学的目标 (一)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并重在中职体育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健康永远是摆在第一位置的,因此学校对于学生心理和身体方面健康的培养尤为重视。在当下倡导的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社会对于学生的身体素质,文化素养,以及道德品质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并重是当下教育的主要目标。在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的关系上,身体素质是开展一切活动的硬件基础,在有了较强身体素质的前提下通过进行体育教学的方式对学生的身心健康进行培养。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各种集

3、体活动的形式,对学生之间相互帮助、交流的协作精神进行有意识的培养,进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二)中职体育教学应当有的放矢保障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的前提是对教育进行有的放矢的展开。与此同时,这也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欲望起到非常强烈的激励作用。但是在对中职体育教学进行展开时却要注意要以中职院校的具体体育教育战略计划作为开展一切教育的基础目标。因此这就要求学校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积极注意和了解学生的体育兴趣、运动需求以及更受欢迎的教学方式等等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对不恰当的教学方法进行及时的改革,建立完善的教师考评制度,选取更受学生欢迎并且能够对他们的创新能力进行锻炼的体育教学内容。(三)根据专

4、业需求调整教学内容一般来看,根据体育运动项目的趣味性和教学意义这两方面,可以将现行的体育运动项目类型可以划分为:有趣无教学意义;无趣有教学意义;无趣无教学意义;有趣有教学意义这四大类。在中职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尤为注重这些运动项目类型的替换使用,将教学氛围尽可能的活跃起来,并注意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学生的专业相结合,让体育的教学能够更加与学生的实际相融合,让它变得更加实用、灵活。由于中职的学生更加偏向于对于专业需求的迎合,因此我们在实际的中职体育教学中可以注重这一点,针对不同的中职专业进行不同的教学。在实际中职体育教学活动中我们完全可以进行特异化的专项教学,比如我们可以选择重点锻炼手臂和腰背

5、力量的体育项目来匹配钳工专业的学生;选择锻炼体力和武打能力的体育项目来匹配安保专业的学生。这样平时的体育锻炼能够很好地与其中职专业进行融合,体育教学也变得更加实用,更加有意义。除此之外,学生所学到的体育运动项目能够灵活地运用到其所学的专业内,这对于学生提高运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有着极大的帮助。与此同时,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提高,这对其专业适应社会发展促进学生就业也有着极大的帮助。(四)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新时代背景下的中职教学决不能单单只要求学生的学术理论和职业技能,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才应该是学校教学的重中之重。培养出一个有着创新精神和探索精神

6、的年轻人给予社会进步的力量远远比培养出一个只懂得学术理论和职业技能的人要大得多。因此在中职体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学习能力,进行创新教育教学是有着极为深刻的现实意义的。二、中职体育教学实施创新教育的目标 (一)对教学观念进行改变时代在不断进步,我们的思想观念转变也应与时俱进。过去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认为,之所以要进行体育运动,仅仅只是为了锻炼身体强健体魄。然而这一观念却是存在着极大的问题的,他没有使得体育锻炼的终身性和体育教学的功能性得到重视,因此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是十分不完善的。新时达下的体育教学要求我们一定要做到以育人的主体为基础,在进行中职体育教学要求学生锻炼身体的同

7、时也要注重教导学生如何做人。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尽最大努力激励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并促使他们养成终身锻炼的优良习惯。在进行中职体育教学时一定要注意在让学生锻炼出强健的体魄的同时,养成积极乐观的优秀心理素质以及敢于创新的优良品质。(二)对教学环境进行改善当下阶段体育教学环境对于教学活动的展开可以说是极其不利的。具体表现在学生数量的逐年上涨使得用于中职体育教学训练的器材和场地不再够用,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职体育教学训练的进行和效果。还有就是常年对训练器材的使用使得器材过度老化,太旧的器材自然也会对中职体育教学训练造成影响。除此之外,学校中用于在中职体育训练中保护学生的设施也是严重不足,训练安全达不到

8、标准,教学自然也就会受到限制。种种外在环境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体育运动造成了极大的限制,导致在体育课中学生的基本运动量得不到保证。因此对于学校来说教学环境的改善可以说是最基本的了。除此之外,学校还要注意教学形式的灵活性,注重合作化的教学,使得教师和学生能够有充分的交流和互动。在这一点上,学生不仅能够与教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合作关系,还能够得到一个十分轻松愉悦的体育学习氛围。与此同时,进行中职体育教学的教师也应该在进行体育教学时注重对学生进行积极地引导和带领,使得学生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积极营造出一个安心舒适的教学氛围。(三)将教学模式变得更加活跃积极运用现代性化的优良新型教学模式对于学校来说

9、是其有效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师应根据学生所处年龄阶段的性格特点更加灵活地运用不同的中职体育训练模式,将原本枯燥乏味的训练模式变得更加具有趣味。对于一些老一辈教师他们在进行中职体育教学时,往往都是采用先进行知识讲解然后再布置体育训练任务的固化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不能参与到学生实际的训练当中去,不能与学生进行真正的体育互动,自然无法真正体会和发现学生在训练中遇到的问题和不足。因此学校也应该招募更多新的体育教师来给学生教学。年轻的教师更加具备亲和力,并且他们更加贴近学生的内心,更加容易接受新的教学思想,能够在平时的中职体育训练中与同学们共同参与,增进与孩子们之间的感情,更好的

10、引导他们进行中职体育的训练。作为一种开放式的特殊教学项目,体育教学的关键就在于能够把握住运动目的的根本,就是能够在进行体育运动锻炼的同时找到快乐并保持住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而一个具有灵活活跃教学模式的体育教学更加有利于实现这一运动目的的根本。学校在进行中职体育教学锻炼时完全不必将重心放在体育运动的竞技上,我们可以通过结合多层面的体育教学特点来设计出一种更加活跃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的同时能够活得快乐,懂得道理,领悟人生,感悟生活,从而能够在真正意义上理解运动、爱上运动并终身运动。结束语 综上所言,中职体育教学这一特殊性的教学活动是需要学生和教师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教学活动的

11、互动性要求教师能够与学生进行无障碍的交流和互动。只有二者之间协调配合,体育教学的现实意义才能被完美展现。通过对传统中职体育教学进行改革,对教学观念进行改变,对教学环境进行改善,将教学模式变得更加活跃等等方式,真正做到对传统体育教学中的不足进行摒弃,保留住优点并真正设置完善度良好的教学模式。只有这样,这一培养出体魄健壮、心理素质优良、敢于创新的全面发展人才的中职体育教学实施创新教育目标才能够真正意义上实现。虽然我们在当下面临的中职体育教学现状还有很多问题和不足,并且这些问题是十分棘手难以解决的,但是我们依旧要努力克服,锲而不舍,砥砺前行,为最终实现我国体育事业伟大腾飞的目标而不懈努力。参考文献: 1赵奉玲.关于中职体育教学实施创新教育的目标探讨J.中华少年,2018(17):130.2洪朝阳.终身体育理念下中职体育教学方法创新研究J.考试周刊,2018(39):133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汇报体会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