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作物秸秆回收利用体系框架初探.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0033758 上传时间:2022-04-0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农作物秸秆回收利用体系框架初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国农作物秸秆回收利用体系框架初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农作物秸秆回收利用体系框架初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农作物秸秆回收利用体系框架初探.docx(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国农作物秸秆回收利用体系框架初探 摘 要:为了建立高效、科学的农作物秸秆收储运体系,提高秸秆的综合回收利用率,笔者在综合考察国内外农作物秸秆回收利用现状的基础上,从法制建设、回收利用网络构建、秸秆利用产业化建设、回收利用技术探讨、宣扬教化等方面提出了中国应对农作物秸秆回收利用的对策建议;以技术对策、管理对策和经济对策的推行促进多方联动,发挥整体系统效益,实现资源的节约,削减农村环境污染。 关键词:秸秆;制度建设;回收利用;宣扬教化 中图分类号:X73 文献标记码:A 论文编号:2022-0577 0 引言 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报道1,世界上种植的各种农作物,每年可供应各类秸秆约29亿t,其中被

2、利用的比例不足20%。中国作为农业大国,每年所产生的数亿吨的农作物秸秆除用于农村居民生活所需能源外,还有大部分被随意丢弃或在田间地头被焚烧。秸秆焚烧的烟雾中含有大量空气污染物质,对中国的交通平安、生态环境以及人的健康和平安产生不利的影响;而秸秆本身具有可再生性、再生周期短、可生物降解、环境友好等诸多优点,是重要的生物质资源,秸秆资源的开发利用意义重大。这也引起了各级政府和探讨机构的日益重视,在秸秆污染和综合利用技术方面做了深化探讨2-5;特殊考虑到世界能源短缺,对于秸秆能源利用的探讨也较多6-8。另外,在中国秸秆资源产量的分析和探讨9-10,以及秸秆利用效益评估方面也有肯定的涉及11,这些探讨

3、大多集中在秸秆的技术应用层面,而对于秸秆高效收集和多方联动协作以及管理系统方面的探讨较少。因此,笔者从分析国内外秸秆回收利用现状以及存在问题入手,构建农作物秸秆回收利用体系,以期解决秸秆收集利用效率低下、管理分散的问题,充分利用秸秆资源,化害为利,变废为宝。 1 国内外秸秆利用现状 1.1 国外秸秆回收利用状况 作为农业生产中重要产物之一的农作物秸秆,其处理与综合利用始终以来都被世界各国广泛关注和探讨。国外农作物秸秆技术开发是从20世纪73年头末期起先,为了应对石油危机,农作物秸秆利用技术才逐步发展起来,现在已有了很大进展。国外很多国家针对本国国情和秸秆利用技术的发展状况,科学有效地利用秸秆资

4、源。详见表1。 1.2 国内秸秆回收利用状况 中国政府也充分相识到有效利用秸秆的重要性,关于农作物秸秆的管理工作始于11010年,为了进一步加强了对秸秆的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管理和探讨,于20世纪90年头后颁布出台了多项关于秸秆管理与利用的建议和通知。11012年,为了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秸秆养畜示范县项目建设,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农业部“关于大力开发秸秆资源发展农区草食畜报告”的通知;11016年,国务院发布全国秸秆养畜过腹还田项目发展纲要,并提出了秸秆养畜的发展措施及目标;11019年,国家出台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管理方法,后国家发改委、农业部、财政部制定了“十二五”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提出到

5、2022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75%,到2022年力争秸秆综合利用率超过80%,基本建立较完善的秸秆田间处理、收集、储运体系,形成布局合理、多元利用的综合利用产业化格局。江苏、山东、河南、上海等省市也相继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和制度严禁秸秆焚烧、激励综合利用12;2022年3月,为了以农业行业标准的形式确立秸秆资源的调查、利用以及分析评价体系,农业部制定并发布了农作物秸秆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规范。 中国的农作物秸秆产量约为每年7亿t,列世界之首。由于地区差异,中国目前秸秆利用率存在较大不同:依据上海市发改委、农委联合发布的上海市秸秆综合利用规划,2022年上海的秸秆综合利用率约为75.1%13;2022

6、年,江苏省全省秸秆综合利用率为59%;但是,在一些不发达地区综合利用率甚至不足40%,甘肃省年综合利用率为38%,贵州省综合利用率甚至小于15%。 虽然中国秸秆资源化技术发展快速并且利用途径多样化,如秸秆的肥料应用、饲料应用、燃料应用、工业生产的原料及食用菌培育基料等。但是,比照西方国家秸秆利用的有效性和推广程度,中国的差距还相当大,有大量的农作物秸秆仍被随意丢弃或焚烧,根本不能发挥其应用的利用价值。 2 中国秸秆回收利用对策与建议 中国具有丰富的农作物秸秆资源,但由于秸秆分布分散、收获季节性强,秸秆收集、储存和运输成为大规模利用的主要瓶颈。因此,如何建立合理、高效的秸秆收储运及利用体系是秸秆

7、全面实现综合利用必需首先解决的关键问题。初步框架图,见图1。 在此过程中,主要有政府、企业、农夫和探讨机构4个方面参加,农夫是秸秆的拥有者,探讨机构有相关的技术和信息,企业生产秸秆资源化产品,政府具有行政和资金安排权力,四方可以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各自发挥不同的作用,详细表现为:农夫通过卖出秸秆得到肯定的经济收入;企业向探讨机构购买技术、向农夫购买秸秆原料生产出秸秆产品,销售获利;探讨机构利用政府的资金支持进行秸秆利用技术的探讨;政府通过资金和管理权力的运用来更好地促进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并制约其他三方的行为。很明显,政府作为秸秆利用活动的主导,起着重要的作用。要实现这个体系的顺当

8、运行,还须要以下措施的配套和实施。 2.1 完善法律规范 2.1.1 合理规划,科学推动秸秆综合利用 政府须要科学合理地制定一个将来10年农作物秸秆利用的规划,在建设秸秆直燃发电、秸秆气化、固体成型、纤维素乙醇等以秸秆为原料的试点企业时,应在充分考虑秸秆资源量、秸秆资源分布密度、收集半径和原料成本的基础上,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避开出现因生产企业密集,而导致收购半径扩大、收集难度加大、原料成本上涨的原料收购竞争局面14。 2.1.2 建立健全秸秆利用的法规与制度 政府应加强资金投入,促使秸秆综合利用的高效性和全面推广。对于探讨机构,政府可以通过经费划拨支持其科研活动;对于企业,由于目前中国从事秸

9、秆资源化的企业多是小型企业,规模小、投资少、技术力气有限,对于大量的需处理的秸秆来讲很难刚好消化和应付,而且秸秆的季节性、产生量改变的特点和处理技术的限制,使得秸秆资源化项目的相对效益尚偏低,很难与其他成熟工艺的大企业进行市场竞争,各级政府应从财政补贴和税收实惠政策等方面赐予这些企业必要的帮助,削减企业的负担,从而提高秸秆综合利用项目的市场竞争力;对于农夫,有必要建立购置与秸秆综合利用有关的机械化设备的信贷实惠政策,提高补贴额度以调动农夫运用秸秆利用机械、设备的主动性,促进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化技术的进一步推广。 政府对于主动进行秸秆收储以及秸秆综合利用的个人和企业应实行嘉奖政策,如对运用秸秆产品

10、作为生产燃料的企业实行相关二氧化硫污染物的排放的削减;对于秸秆利用合格示范点进行资金嘉奖等;政府还应运用行政权力依法严惩秸秆技术、产品、原料造假者,违法焚烧秸秆行为等。 2.1.3 完善秸秆综合利用相关标准 为了使涉及秸秆利用技术探讨的科研机构、生产秸秆产品的企业以及拥有秸秆的农夫在市场上公允竞争以保证秸秆的公允交易,政府应制定和完善秸秆的相关性标准,如秸秆原料标准、秸秆产品标准和秸秆利用技术标准等,另外还应出台秸秆禁烧法规等以法律的手段来阻挡秸秆的无序奢侈。 2.2 纳入市场机制,构建科学完善的秸秆收储运网络 中国农业生产的模式主要是农夫分田到户各自经营,造成秸秆产出的地点分散性特性,另外农

11、业生产的季节性也使得秸秆产出的季节性、时间分布极不均衡,造成在秸秆产出高峰期无法短时间完成集中收集;又因秸秆质地疏松堆放面积大、易腐烂同样在储存环节存在技术困难。因此,依据各地方特点和发展详细状况,建立高效、精简的农作物秸秆收储运网络显得尤其重要15。 2.2.1 以农夫为主体的回收网络 以农夫为秸秆回收主体,农夫自行解决初加工设备以及运输设备,负责秸秆原料的收集、晾晒、储存、保管和运输等工作,然后农夫自行干脆将秸秆送往利用企业即可。此模式是将秸秆收储分散问题转移到了农村和农夫身上,不需在中间环节设立初级贮存场,降低了利用企业的成本,但秸秆原料的质量会受到较大影响。适用于土地面积小且农作物较分

12、散的地区。 2.2.2 以秸秆收储服务公司为主体的回收网络 由服务公司统一购买初加工设备和运输设备,公司工作人员上农户家中收集秸秆并负责秸秆原料的收集、晾晒、储存、保管和运输等工作,依据利用公司规定的统一的秸秆原料质量标准,定期供应。一般以乡镇为中心,根据秸秆储量规模,在肯定范围内设立1个或若干个秸秆临时收储点。此种模式运作比较敏捷,有服务公司保证了秸秆原料的质量,比较简单实现,并可提高回收效率。 2.2.3 以秸秆利用企业为主体的回收网络 由利用企业负责在肯定范围内设立秸秆收购点,在收购点进行秸秆原料的初加工,并设立肯定规模的初级贮存场,在利用企业内再设立二级贮存场以满意生产的须要。公司须要

13、肯定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以保证秸秆的收集、加工和储存,但能保证秸秆原料的质量和稳定性。此模式适用于农作物产量集中、分布的服务半径较小的地区。 随着秸秆规模化利用和市场需求的增加,以秸秆收储服务公司为主体的回收网络这种模式将会成为主要发展方向,并有利于秸秆收储的市场化运作。由政府推动建立,以需求为导向,利益为纽带,通过市场化运作,企业为龙头,有农户广泛参加,必将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2.3 推动秸秆利用产业化进程 目前的秸秆综合利用市场存在着秸秆加工企业规模小、数量少、技术落后、产业化程度低等问题。政府在推广农作物秸秆资源利用的过程中,应发挥强有力的作用,建立完善的市场机制。主动培育农作物秸秆综合利

14、用产业化经营,做到布局的区域化,经营的一体化、服务的社会化,农村秸秆综合利用的产业化应以科技为依托、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要培育秸秆综合利用商品化市场,促进秸秆深度开发;有关政府部门和探讨机构应借助政策、制度、经济等综合性措施,加强现有利用企业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同时,在商品市场中,政府要主动主动为秸秆综合利用产品创建条件、供应便利,供应同种产品秸秆综合利用项目进入市场的优先权,以提高秸秆综合利用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4 加强秸秆利用技术的开发与探讨 2.4.1 秸秆收储加工设备的开发与探讨 秸秆整理和加工设备的工作方式应当是小型便捷,可以移动,且配置电力、柴油机等不同的动力输入,集切碎

15、、调质、固化成型为一体,便利农夫操作,适合在地头、路旁实现就地加工,即便利运输又可以大大降低运输成本,而且宜于存储。而中国目前所运用秸秆的预加工设备只有切断或粉碎的功能,没有形成系列化的功能和产品,远不能满意秸秆产品生产所需;现有的打捆机功能单一,不适合全部的秸秆收集。因此,有必要依据各地方不同须要,加强秸秆收获、打捆及还田农业机械的研制与开发;尽快开发研制适应不同要求的秸秆整理和运输的机械设备。如:秸秆还田机、青贮收获机、秸秆捡拾打捆机,破裂机和压实机、大型拖拉机及配套灭茬机械等。 2.4.2 秸秆利用新技术的开发与探讨 技术的进步是中国将来秸秆处理能否顺当开展的保证。在目前的秸秆综合利用领

16、域存在着技术不成熟、技术研发好用性差、推广区域有限等问题。例如,秸秆燃气化技术、秸秆压块成型技术的不成熟;用于玉米秸秆处理的青贮和黄贮技术不能很好地应用于稻草秸秆;秸秆生产食用菌基料的配套技术和规模化生产技术推广有限;北方地区受到气温等影响在秸秆产沼装置建设方面存在肯定问题,产生了冬、夏季产气不匀称等缺点。 因此,有关部门应加强科研机构力气,加强秸秆综合利用课题探讨,突破秸秆能源化、板材等工业化利用的关键技术,加强秸秆还田技术以及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等产业链技术的探讨推广;采纳多形式推广秸秆利用新技术,在实践中由政府或探讨机构委派专业技术人员,深化农户和相关企业指导秸秆利用;也可采纳村校挂钩、企

17、校挂钩、高校联营、示范推动等方法主动创新方式,让科技干脆转化成生产力,变成农夫、企业增加收入的新途径。 2.5 加强秸秆综合利用的宣扬教化 由于农夫在传统意识上都认为秸秆焚烧后的草木灰是肥料有利于耕作,并没有相识到秸秆焚烧是资源的奢侈并会带来严峻的环境污染;另一方面,在农村农事时,农夫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秸秆的收集工作,就肯定会选择焚烧这种成本最低、最简便的方法来处理秸秆;再者,他们对秸秆利用技术的不了解和非农环境的不熟识,主观上就没有意愿去找寻可替代的新事物。因此,有必要加强秸秆利用宣扬教化的广度和力度,可以通过多途径、多方式深化农村来宣扬秸秆焚烧的环境危害、秸秆资源化利用新技术、秸秆利

18、用的新政策,提高广阔农夫的环保意识和对秸秆综合利用的主动性;利用农校、职校对农村干部和农技员进行培训,通过农村基层组织建立科技示范基地,提高农夫综合利用秸秆的技能。 3 结论与探讨 目前中国秸秆收集利用效率低下,产业链短小和产业布局不合理,制约着秸秆整体的综合利用水平,而要提高秸秆综合利用,必需在技术对策、管理对策、经济对策等多个层面的相关措施的推行,才能够实现多渠道合作,调动多方力气,发挥涉及到秸秆收、储、运、用的每个环节的作用,使秸秆变废为宝,化害为利。本探讨比较全面地构建了秸秆回收利用体系以及秸秆收储运网络形式,清晰地分析了各个利益方的相互关系和职能;但在如何因地制宜的选择秸秆利用途径方

19、面还需做进一步的探讨和探讨。 参考文献 1赵希鹏.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开发利用现状J.广州化工,2022,39:17-19. 2阚振山.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开发利用J.农林工程,2022:235. 3张明明,蔡同锋.试论秸秆污染及其综合利用技术进展J.北方环境,2022,22:79-81. 4卢黎霞,杨樱.循环经济视角下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J.农村经济,2022:89-91. 5肖体琼,何春霞,凌秀军.中国农作物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现状及对策探讨J.世界农业,2022,12:31-33,36. 6马春红,刘旭,李运朝,等.秸秆转化为生物质能源利用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22,39:4146-4147,41

20、50. 7熊昌国,谢祖琪,易文裕.农作物秸秆能源利用性能探讨J.西南农业学报,2022,23:1735-1732. 8闫丽珍,闵庆文,成升魁.中国农村生活能源利用与生物质开发J.资源科学,2022,27:8-12. 9梁榕旺,徐淑莉.我国秸秆资源现状及其利用J.畜牧与饲料科学,2022,32:21-22. 10谢光辉,王晓玉,任兰天.中国农作物秸秆资源评估探讨现状J.生物工程学报,2022,26:855-863. 11罗岚.秸秆资源循环利用效益探讨J.四川师范高校:自然科学版,2022,34:911-914. 12刘晓星.国家推动秸秆综合利用N.中国环境报,2022-01-04. 13鞠昌华.

21、我国农作物秸秆处理的逆境与对策J.贵州农业科学,2022,39:221-224. 14蔡亚庆,仇焕广,徐志刚.中国各地区秸秆资源可能源化利用的潜力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22,26:1637-1646. 15张明丽,王飞,赵立欣,等.我国秸秆收储运系统的运营模式、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J.可再生能源,2022,27:1-5. 第12页 共12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策划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