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理论的基本特征研究(共5213字).doc

上传人:阳*** 文档编号:10032540 上传时间:2022-04-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理论的基本特征研究(共5213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教学理论的基本特征研究(共5213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理论的基本特征研究(共5213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理论的基本特征研究(共5213字).doc(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教学理论的基本特征研究(共5213字)教学理论的基本特征研究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特别是人类社会进入互联网信息常态化的社会,使得现代教学理论的研究除了对其含义达成较为一致的看法外,相关内涵、特征、研究对象等的理解分析仍是“百家争鸣”。在传统教学理论的特征和“互联网+”的时代背景基础下,现代教学理论具有以下七个特征:理论基础的拓展性、理论内容的丰富性、研究方法的创新性、建构主体的多样性、整体系统的开放性、过程发展的动态性和理论应用的层次性,而在认识这些特征时需要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目的与手段之间的关系,以期更加接近现代教学理论的本质内涵。关键词现代教学理论;传统教学理论;互联网+;基本特征关于

2、现代教学理论的特征不同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解释,而要想深刻了解现代教学理论的特征就有必要从其概念入手,分析并探寻其自身内在所固有的特性。在时间上,现代教学理论是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特别是二战以来教学理论在教育领域中的繁荣发展;而在内容上,现代教学理论是指区别于传统教学理论,特别是以夸美纽斯、赫尔巴特和凯洛夫为代表的传统教学理论。现代教学理论作为对现代教育的新审视,囊括了二战以来众多学者和流派对教学理论的新发现和新阐释,并且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现代教学论更富有独特的内涵和特征。一、理论基础的拓展性与传统的教学理论相比,现代教学理论的基础更为深化和拓展了,其表现在不仅局限于哲学、心理学和

3、社会学较为成熟的理论方面,而且继续在不断深化和扩展对三大基础理论的运用。如巴班斯基运用系统论的观点来建立发展最优化教学理论;后现代主义者用物理学中的混沌理论和不确定性原理解释现代教学的多样不确定性等。此外,在互联网日益普及的时代下,信息化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的趋势,教学活动实践的综合化和整合化也对教学理论提出了新的要求,即理论基础的多元化。未来教学中教师对信息的处理并不是简单地将表面的知识传递于学生,而更侧重于对海量化知识的深度加工,对跨学科知识的整合以及对获取知识方法的传授,这样的教学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学生而言都是具有挑战性的。因此,教学理论要想起到其指导实践的作用,就必须将自身的理论基础加以拓展

4、,将不同跨学科领域中的相关理论吸收并运用到自身的理论建设中,以期满足不同境况下的教学活动需求。只有现代教学理论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将有效的理论积极纳入到自身体系中并将其作为新的理论基础支撑,才能使其适应、解释更为复杂的教学现象,探索教学更多的规律,指导教学实践的开展,而这些新的理论领域又使现代教学理论不断呈现出新的活力和发展动力。二、理论内容的丰富性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大都是基于“一教师一黑板一粉笔”、学生和教学内容构成的,这种形式在满足单纯的教学和不发达的科学技术中显得很具有成就感,但是对于二十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和知识经济的时代则显的能力不足。一方面,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重视,使得教学中过分关注

5、集体的教学内容不再像之前那样重要,教育教学呈现出更为纷繁复杂的现象;另一方面,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运用,使得教学内容在不断地丰富、扩充,而构成教学的因素也在增多,其对现代教学理论提出了新的要求。现代教学理论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强烈唤醒人的自主意识,要求人不仅成长为生物意义上的独立个体,更重要的是在深层次精神意义上的独立个体,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主人翁的地位得到彻底翻转,但面对人的复杂性,教学理论也需要承载更加丰富、具体的理论内容以解释复杂的教学现象。此外,现代教学理论将信息技术的纳入,涵盖众多传统教学理论没有的新内容,如教学媒体、教学手段的更新和运用等,不仅为学生的个性化

6、发展和特色化成长提供了多样化的可能,也促进了教学活动的开展,使得现代教学理论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全面发展提供了更加完善的物质、精神支持。因此现代教学理论也呈现出更加丰富的内容来指导多元教学的进行。三、研究方法的创新性传统教学理论在研究方法的使用上以归纳的方法为主,即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再上升为理论,而现代教学理论在研究方法上的创新,首先表现在对原有方法进行改造加工,运用新的方法来研究教学上,如演绎法、归纳演绎并重以及新型的研究方法等;其次是不断引入其他领域的研究方法进行开创,并将这些方法同自身理论的规律性和特殊性相结合,形成属于自身系统的一套适应性研究方法。如引入社会学融入实地研究的方法而创新出

7、行动研究法和人种志;在心理学实验测量的基础上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分析,使研究结果兼具客观和深入;再次,现代教学理论对技术软件的应用使得其对数据的处理和文本的分析更加快速和准确,尽管这些软件的使用方法隶属于宏观方法类的分支,但是不可否认其依旧是教学理论构成的一部分,在对教学现象进行研究和规律的探索中起到不可代替的作用。需要说明的是,以上研究方法的创新表现并非是各自单独对教学理论起作用,而是相互之间影响、吸收和借鉴,在交融中不断探索适合现代教学理论自身的研究方法,同时这些方法又会反过来极大地为现代教学理论的完善、研究和发展提供新的方法途径。四、建构主体的多样性传统教学理论的建构主体多数是教育专家,建

8、构的过程教师并没有主动参与的机会,只有被动的实施执行,这样就易出现理论与实践相脱轨的尴尬局面,即使某一环节出现不符实际的情况,教师也只能僵硬地将其贯彻下来,最终导致教师“教”的无力,学生“学”的吃力,没有达到上下贯通的理想预期。现代教学理论更强调建构主体的多样化,不再单单只是教育权威专家独揽话语权,包括教师在内的一线教学实践者也都在不断地对其摸索建构,这就使得教学中能充分做到“上下接轨”畅通无阻,同时,现代教育的发展也使教育者意识到要加强对学生、家庭以及与教学相关的各类人员的重视,要关注他们对教育教学的看法和认识,因此,在对教学理论进行建构时也充分考虑到学生和家长的意见,尽管这种意见有其理想的

9、成分,但这种共同体的多样建构思想无疑增加了现代教学理论的合理性和全面性。而对于建构主体多样性带来的可操作性和实施性问题,互联网背景下的技术支撑在为其提供方便性的同时,更多的是会将其变得更具有可行性,推动现代教学理论建构主体多样性的发展,这于传统教学理论的单一性相比更增加了理论的丰富性。五、过程发展的动态性传统教学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将学生看作是一个被动接受者,学生只有服从权威的义务而没有质疑的权利,不是发展教学中的一部分,同时也将教学过程看作是静态、一成不变,缺乏灵活变动的“死教学”,教师和学生只要依据相关文件的要求做到自己的本职就算是完成了所谓的“任务”,甚至出现用同一种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来重复

10、不同的教学活动,使教学陷入僵硬的形式主义。现代教学理论从自身而言,其反对在传统教学理论中用静止不变的观念来看待教学活动,主张用动态发展的过程观审视教学理论,重视教学理论过程发展的动态性,充分考虑时代的变化性、社会的变迁性、教学的发展性以及师生两类不同个体的多种可能性等众多因素对教学的影响,以动态的视角不断完善自己、发展自己,使其能够更从容面对不断出现的、变化的挑战,如“学生是发展中的学生”的学生观、注重教学过程中生成性的教育因素等等,这些都体现了在现代教学理论过程发展动态性的特征;另一方面从现代技术角度而言,利用互联网强大的网罗功能随时随地将瞬息变化的教学理论搜集并反馈于教学活动,这一方式表象

11、上表征的只是单纯技术的迅速发展,但在教学的意义上则本质属于教学理论的动态性范畴,是构成教学理论动态化的重要部分。六、整体系统的开放性时代技术的发展和研究方法的使用对理论的架构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什么样的背景和使用方法就会使理论呈现什么样的特征。传统教学理论的形成多运用的是“自下而上”归纳的研究方法,且在此过程中受到空间和时间等条件的制约,使得其遵循的是直线式、相对封闭、独立的体系构建路线,因此,其在运用中固然具有实践性强、完满解决当前问题的优势,但是并不能解决日益开放的社会所带来更加开放的教学情境。而现代教学理论在突破时空界限的新时代社会中自然具有了新的特征,即整体教学理论系统的开放性。这也是上

12、述五个特征的必然基础要求,只有教学理论系统自身具备开放的特性,才使其的理论基础、内容、研究方法、建构主体和过程发展等得以更新呈现,为教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营造一个纵横相贯、开放的系统,可以说开放性是现代教学理论的重要特质。这种开放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开放的复杂世界和教学活动的包容性。这种包容性能够使其让不同流派的教学理论观点在纷争中阐释和论证,做到各自相互兼容,包容并蓄,为更好解决教学问题提供不同的方式方法;二是对教学活动变化的敏捷性。在一个相对开放的理论系统中,其会不自觉地对相关领域的实时动态进展进行自发的掌握和消解,即使只是细微的变化也会借助开放环境中的机制将其放大,并积极对自身做出

13、相应的调整和适应,这种敏锐的觉察力和对教学活动的应变能力推动着现代教学理论的不断革新和发展。七、理论和应用的层次性传统教学理论在经过教育学者和专家的总结概括,从最初的经验实践上升到理论层面的高度,之后又在较长的历史时间内经历了教学实践的检验而经久不衰,不可否认在实践应用层面传统教学理论具有重大的意义,但是由此而演变出的弊端也显而易见,即其在之后的实践中逐渐出现的形式、模式化,严重不符合当下的实际教学。而对教学理论是作为一种理论性学科还是应用性学科的争论也历来成为教学论研究者的关注点,但是对于现代教学理论而言,其应该是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边缘性学科。一方面,从文本的表面意思来看,作为一种理论,在核

14、心本质上是一种思想的语言表达,它需要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来用抽象的思维概括教学,以体现教学的内在价值和理论的说理、论证品性;另一方面,从理论的意义上来看,教学理论创建的目的就是为了要指导教学实践的开展,故其要有能真正在实际中操作性的应用价值。基于此,现代教学理论需要具备理论与应用的双重属性,既能从深入的理论层面概括多元繁杂的教学活动,又能在操作的实践层面指导现实的教学,故在建构其时必将二者的层次相区分,通过不同的适用层级将理论的内在价值和应用的实践价值结合在一起,以达成不同教学理论学习者的差异需求。因此在对现代教学理论进行建构时,一方面要处理好现代与传统的关系,明确现代教学理论正是基于传统理论的

15、已有认知才客观全面地发展起来,不能将后者推翻重建新理论,在两者间应树立客观的态度,不能极端化和盲目化;另一方面要处理好目的和手段的关系,不能因互联网背景下的现代技术作用就忽视对现代教学理论本身的建构,忽视其发展的内因,这极易导致现代教学理论内在深层涵义和自主发展动力的丧失,故我们既要有效利用现代技术的便捷,又要完善教学理论自身,只有这样现代教学理论才能与时俱进、不断发展,以更加接近教学的本质内涵。参考文献:1辛继湘教学论研究:理论自觉与实践情怀J课程•教材•教法,2012(9):21252李定仁,徐继存课程论研究二十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3李森,王牧华现代教学理论的基本特征J现代教育论丛,2001(1):30334黄甫全,王本陆现代教学论学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5赖志奎现代教学论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19986裴娣娜现代教学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7王本陆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汇报体会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