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实践课程体系设计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实践课程体系设计研究.docx(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实践课程体系设计研究 摘 要:物流管理专业要培育具有较强实践实力的应用型物流专业人才,就必需加强实践教学,因此,建立完善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尤为重要。依据我国对物流专业人才需求的特点及现阶段高职院校物流实践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针对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路和构建进行深化探讨。 关键词:物流管理 专业实践 课程体系设置 中图分类号:G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14-491411-135-0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网络经济的兴起,全球物流服务业加速发展。中国物流行业虽起步较晚,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物流业的市场需求持续扩大。进入21世纪以来,在国家物流
2、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及各级政府接连出台的相关配套政策的影响下,中国物流行业面临重大发展机遇。但随之而来的物流人才的缺乏及质量却限制了物流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物流管理专业人才需求定位 2000年以来,我国的物流教化有了肯定的发展,但是培育出的物流专业学生不论在数量及质量上还远远不能满意高速发展的市场需求。由于我国物流教化起步较晚,所以在高校物流教化中还存在着肯定的盲目性,使得物流专业学生的培育与社会发展需求严峻脱节。高职院校的毕业生虽然理论学问较扎实,但实践动手实力较薄弱,因此我国高校物流人才的教化都尚不能满意现代企业需求的系统性、综合性的复合型物流管理人才。 目前我国物流领域需求的人才可分为三个
3、层次:物流技能型操作人员、企业物流管理人才和战略管理型物流人才。高等职业教化就是以“为生产、服务、管理的第一线培育高级好用人才”为目的,要求毕业生具有肯定岗位的针对性和适应性,“主要从事成熟技术的应用和运作”。因此,高职院校所培育物流管理专业人才正是各功能岗位物流技能型操作人员,这类人才在肯定程度上须要驾驭现代经贸、运输、物流方面的理论和技能,须具有肯定的国际贸易特地学问,驾驭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商贸等方面的专业技能学问,并能娴熟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高职院校要紧紧围绕市场对于物流人才的需求,来制定人才培育方案和专业课程及专业实践课程设计,才能培育出的确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学历教化和职业技能教化相结合的物流专业化人才,这已成为高职院校的必定选择。 二、物流专业实践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虽然高职院校对于培育物流人才技能的课程要面对职业需求有了肯定的相识,但是各高职学校物流实践课程设置层次不齐,没有系统培育学生能满意将来需求的实力,只是细枝末节的增加一些实践课程,很难培育适应市场需求的系统性、综合性的复合型物流管理人才。 1.教材不太合理,没有适合实践课程的教材。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载体。因此,实践课程教材的缺乏也导致课程设置的缺陷。实践课程在各高校开设较晚,且各高校实践课程的设施设备也不尽相同,所以并没有统一适用的实践教材。各高职院校各自为政,以自身现有实
5、训条件为基础,来编纂各自的实践课程教材,各高校老师依据自己对课程的理解开展相应的实训课,即使同一实训题目,实训内容也有所差异。因此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实践课程类教材良莠不齐,教材之间缺乏协调性、系统性,这极大的影响了物流专业课程体系的实施。 2.实践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大纲缺乏科学性。许多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安排存在如下一些缺陷与不足:一是在制订专业教学安排时因缺乏充分的社会调研、论证,专业的培育目标不够明确,实践课程的设置不够科学,有的学校更是盲目设置实践课程,造成学生的学问结构、技能水平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二是受高职院校师资和试验实习等教学条件的制约,实践课程只是理论课程细枝末节的添加,
6、在制订和修改教学安排过程中存在因人设课、依现有条件设课的现象。 3.实践课程体系设置特色不够显明。由于我国物流行业起步晚,且物流人才培育的相对滞后,导致目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的物流人才培育方案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如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和人才培育的目标定位还较模糊;课程设置体系趋同,从而导致毕业生的学问结构趋同,无法满意不同物流行业对物流人才的多样化需求。 4.实践课程内容与企业需求物流岗位相背离的现象严峻。物流专业实践课程设置与本地区物流行业、物流企业的联系不够紧密,培育物流专业人才学生过程中没有了解企业的真正需求,难与现代企业相关的企业需求物流岗位零距离对接,导致所培育的物流技能人才与企业实
7、际须要的物流人才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很多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无法干脆上岗就业,物流企业再培训成本增高,应届毕业生就业困难。 三、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实践课程体系设计 物流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具有环节多、系统性强、科技含量高、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特点。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在校学生并不具备到真实环境中进行物流实践的条件,因此校试验实训场所便成为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它为物流专业学生供应了实践空间,便于学生对现代物流理论的接受,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物流问题的实力。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设计是学生实践实力培育的重要保障。 1.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实践课程体系设计思路。总体来说,实践课程体系的设置应按形成专业
8、技术应用实力的需求,经过调查探讨、专家询问后,再综合分析加以确定。教学内容确定后,应是以技术应用实力的培育作为方向进行教学内容的整合。技术应用实力是一些由学问和技能体现出来的实力要素整合而成的,为实现整体优化,课程体系还须根据逻辑关系合理排序。 实践课程体系的设置要体现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培育目标。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主要培育面对基层企业,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须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养,驾驭肯定的现代物流管理理论和技术,具有肯定的物流管理、规划、设计等实务实力,并能运用现代物流技术在物流领域从事选购、仓储、配送、物流规划、供应链、信息等管理好用技能的应用型特地人才。在设计课程体系时,要突出高职
9、物流管理专业的培育目标,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关课程。 实践课程设置应结合地域优势和体现特色。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区域也大多集中在院校所在地。因此,高职院校物流专业的课程设置,更要充分体现各校学生就业时不同的环境区域定位。这在物流专业教学安排的课程设置上也应当有着充分的体现。如长三角地区是中国城市化程度最高、综合经济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长三角城市群已成为中国最发达的城市群落。物流业已成为长三角地方政府发展的重点。因此高职院校的实践课程设置除了满意培育国内所需企业物流人才外,还要注意培育外向型国际物流人才。 实践课程体系设置要以学生为导向。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过程往往是老师和学生的交互过程。因此,在实
10、践教学过程中要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构建实践课程体系,将实践教学贯穿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必需高度重视“学生因素”,老师通过细心的教学设计,布置实践内容,供应相应的导学资料,通过网络供应给学生,利用任务驱动等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对于实践技能的爱好、动机、须要、实力、情感等,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最有效、最投入地学习。 实践课程体系设计要培育学生的创新和应变实力。当今社会对物流技能型、技术型人才的要求并不是传统的懂基本理论会简洁操作的物流工人,而是具有肯定创新和应变实力的综合人才。物流环境瞬息万变,所以要求高职院校培育的物流人才具有在快速改变的环境中应变、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现
11、代社会的职业体系是一个不断提高技术水平的动态系统,社会成员必需具有应变实力,才能适应它的需求。其次,物流人才还要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技术应用实力。此外,技能型和技术型人才同样须要创新精神与开拓实力。物流管理的实践也要求物流操作型岗位人才在详细的社会实践中具有肯定的开拓、创新实力。 实践课程体系的设置要以“职业化”为导向。高职教化是以社会需求为主导的,培育企业所需技术人才的职业教化。因此,要建立职业化的课程体系,首先要开展广泛的物流市场需求调查,依托物流专业指导委员会、物流协会,了解物流行业目前状况和发展趋势,了解物流行业所需人才结构和需求,并请相关企业专家对专业发展、岗位群学问、实力要求等提
12、出详细建议;依靠往届毕业生对在校培育的信息反馈、用人单位和企业的评价反馈,采纳多种方式收集市场需求数据、岗位就业信息,明确专业面对的职业岗位,应取得的技术资格证书、学生毕业后可适应的工作范围等,再依据职业岗位的实力需求设计和开发职业课程。 实践课程体系的设置要融入物流职业资格教化内容。职业资格教化与职业劳动的详细要求亲密结合,更干脆、更精确地反映特定职业的实际工作标准和操作规范,以及劳动者从事该职业所达到的实际工作实力水平,是与学历教化并行不悖的发展人力资源的体系之一,“是国家教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 职业资格教化既丰富了职业教化的内涵,又拓展了职业
13、教化的外延。欧美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职业资格教化是推动整个职业教化规范发展的核心动力。从国外职业教化阅历来看,在物流领域推行物流职业资格制度,对于提高学生的就业及发展是胜利的。因此,在设置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要把物流职业资格的内容纳入课程体系中,实行“双证制”。所谓“双证制”,就是指接受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化的学生在毕业时应同时获得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 2.物流专业实践课程设置。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应从人才培育目标和培育模式的特点动身,参照国家物流职业资格标准,以综合职业实力为中心,以物流活动的特定任务为起点,以典型作业流程为主线,来设计实
14、践体系课程体系。物流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设置应以“多方向、分岗位、重操作”,具有模块化、递进式、过程导向的特点。物流专业实践技能设置分为三个层次: 培育基本技能的实践课程设置。基本技能主要完善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学问结构,培育基础实力。基本技能模块主要有计算机操作技能、英语的读写听说技能、电子商务模拟交易技能、常见单证处理技能等。 主要实践课程包括:办公自动化、会计学、网络与Internet应用、计算机基础、电子商务、高校英语、物流单证。 培育专业技能的实践课程设置。构建物流专业技能的实践课程设置,要以专业基础课程为平台、以“工作过程驱动”和“模块化”为导向,以物流岗位工作过程为特色的教学思路。强
15、调动手实力,强调实践性,努力培育学生解决问题和处理问题的实力。 物流企业典型的工作岗位有选购、仓管、拣货、车辆调度、运管、报关、送货、叉车员、司机等。因此学生在驾驭了相关物流专业核心理论学问后,仓储业务处理、货运代理业务处理、配送业务组织、物流客户服务管理与市场调查分析等。现场操作技能模块主要有包装操作、装卸搬运设备初步操作、现场物料管理、ERP等现代化物流技术的操作,使学生获得的学问、技能,真正满意职业岗位的需求。 主要的实训课程包括:物流信息实训、物流运输管理实训、物流信息实训、选购与供应管理实训、国际货代实训、物流设备操作实践、集装箱运输实践、物流中心设计与运作、物流案例、供应链管理。可
16、以支配在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阶段,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目的是使实践教学真正能成为理论教学的延长,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相关理论学问的理解。 培育综合技能的实践课程设置。现代企业需求的是系统性、综合性的复合型物流管理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已经不仅仅是单纯将实践教学等同于动手联系,而是强调以动手为手段,培育学生的理论学问应用实力,在各项专业技能基础上,将所学各类物流单项技能融会贯穿,综合运用管理,营销,财务,法律等相关学问,培育企业或部门的总体运营实力,实现就业实力与创业实力的综合实力目标,为学生的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综合技能课程设置分为校内和校外两部分。校内实践课程是把设计型试验以及综合型试验引入到实训中来
17、,让学生以专业技能为基础,验证课堂学习的理论学问,并将之实际应用,加深对于理论学问的理解,更深一步是通过操作发觉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以此来培育学生的综合实力。课程内容包括物流综合实训、物流企业管理、物流企业营销、物流企业运营、物流客户管理等实践课程。 校外实践课程包括毕业设计和顶岗实习等,可支配在大部分专业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学完以后。经过校外综合实践课程的的训练,可以进一步促进物流专业理论学问和实践技能的有机结合,尤其是通过顶岗实习可以让学生实现零距离上岗,适应不同物流行业对于物流人才技能的需求,最终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实力。 本文系2022年无锡市广播电视高校教化探讨课题,课题编号:1
18、1JYKT11。 参考文献: 1.史晓原.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及实践教学探讨J.教学实践探讨,2022(3) 2.杨浩军.物流实践课程体系建设初探J.物流科技,2022(2) 3.朱丹.以就业为导向构建高职物流课程体系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2(6) 4.王成林,邬跃,张旭凤.物流实训课程体系构建探讨J.物流技术, 2022(2) 5.郭兆平.构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思索J.辽宁高职学报, 2022(12) 第11页 共11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