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道德经》读书笔记800字五篇.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0023639 上传时间:2022-04-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6.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道德经》读书笔记800字五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2年《道德经》读书笔记800字五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道德经》读书笔记800字五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道德经》读书笔记800字五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道德经 读书笔记800字五篇道德经有言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感觉这是顾老师最为津津乐道的句子之一。而我个人的感悟恰好可以倒过来说,即日益为学,日损为道。下面是第一范文网的我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爱道德经 读书笔记3月份,在人力中心的举荐下,我重新学习了道德经这本书,通过学习使我对本书有了进一步的理解,道德经是中华民族千一百零一年来,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精髓。中华民族历来提倡一百零一行德为先,崇尚身正为师,德高为范。在科技和经济高速发展的今日,人们的物质财宝越来越殷实,而精神财宝却越来越贫乏,只有仔细领悟道德经的内涵,才能使我们致虚守静、净化心灵,从而尽心尽职,有利于社

2、会稳定,有利于工作团结,有利于家庭和谐!道德经第十六章说:致虚极,守静笃。致虚,就是要消退心灵的蔽障和理清混乱的心智活动,而后才能守静。静心,才能不受名利得失所困扰,不因进退去留而影响;静心,才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孤独。静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们的心境达到虚静的状态,才会时刻保持虚心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才会在社会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道德经第十三章说: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我们可以看出宠辱若惊的根源就在于为吾有身,为吾有身就在于人的心性不能清净如水,澄澈透亮,把个人看得太重,把自己的名利、地位看得太重。假如恬淡处世,致虚守静而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何来贵大患若身呢?由此,净心者

3、能使自己自觉地坚持自我反省,能时刻检束自己的贪欲之心、遏制自己的非份之想,净心是保持醒悟相识的源泉。道德经第七章说: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许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意思是说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许久,是因为它们不为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许久。所以说圣人把自己置于后,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所以才能构成就了他自己。道德经第三十七章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无为思想并不是说消极而无所作为,而是要求我们在生活、工作中不妄为。只有不妄为,才能尽心扮好社会角色,干好本职工作,担起家庭责任,才能更好地有所大作为

4、。对待竞争,我们要敢于去迎接挑战,对待失败和不同等我们要报以一种平常心,用合适的方法去变更或适应,而不去盲目的争得鱼死网破。这样有助于保全自己和取得最终的胜利,只有厚积才会勃发。同样,我们还要把无为思想用在待人处世上的生活中和工作中,对人宽容,这样才能保证团队的和谐稳定。总的来说,通过对道德经的重新学习,让我明白生活、工作中的为人处世之道,万事以德为先,用清静思想对待人和事,永怀感恩之心、责任之心和志向之心,使内心愉悦、欢乐工作。道德经其次十七篇读书笔记很喜爱看道德经这本书,是春秋时期老子的著作。虽然只有5000余字,但是蕴含了许多为人处事的明智方式和养身方法,是一本值得细细品尝,反复研读的文

5、化珍宝。下面我来列举最近看过的一篇,并向大家阐述一下我的理解和感悟。其次十七章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键而不行开,善结无绳约而不行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真正擅长做好事的人,举止高洁,做善事不留痕迹,不让人知道。因为他不须要别人知道,不须要别人表彰。在自己心里也不留下痕迹,因为不求回报。假如做了善事自己深深记在心里,那么假设被助的人在你须要帮助的时候没有伸出救济之手,你就会有失落感,甚至会有怨怼。所以假设你帮助了别人,那就尽快遗忘,因为当你行善时,你的

6、内心已经有了愉悦的感受,不要图回报,只要没有怨恨就好了。擅长说话的人,他说出来的话是没有瑕疵的,因为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而且是出于善的本心。擅长计数的人是不用计算器等工具的,完全可以心算。擅长关闭的人不用锁外人却开不开门。譬如有些人不是自来熟的,他对同学同事都很客气,但是是有距离感的。因为他要对相识的人有个了解的过程,假如和自己三观一样,观赏某人,才会打快乐房与你深交。泛泛之交则看上去很礼貌,也会帮你,却会感受到心门不是向你放开的。这样的人我很观赏,因为他的挚友,爱人是经过细致选择的,也会爱得深厚。择其所爱,爱其所择。擅长结绳的人不用绳子牵绊你,你和他的联系却解不开。譬如有人很有人格魅力,有才智

7、且有仁德,他即使不经常见到你,你也想和他亲近,与其结缘。又譬如我们中国文化-国学,它流淌了数千年,在当今社会不须要通过四书五经考功名,也有大量的国学爱好者,海内外的华人都主动要和传统文化牵绊,是因为它不朽的精神。因此圣人擅长救人,和善的人他去救,不和善的人也能救,大恶人也要度。与我亲近的人能救,与我不亲近的人也能救。信任我的人能救,不信任我的人也能救。所以他不抛弃不放弃任何人,也不抛弃不放弃任何物。譬如一个好领导者,他有实力和实力去帮助全部人,无论和他想法一样还是不一样的,都能包涵、帮助他们,指导他们,并让人心悦诚服,把一个团队融合起来,激励他们发挥各自所长,把工作做好。是谓袭明。这就是对于人

8、类光明的一面的继承,是至善至美的境界。所以和善的人,是不和善的人的老师。不和善的人,是和善的人的借鉴。我们平常看到别人为人处事高尚又恰到好处,就要想方设法去仿照,去学习,考虑如何能做到和他一样好。当我们看到有些人在为人处事上自私自利,没有教养或者为恶。就要思索自己是不是有类似的毛病,去思索如何避开犯同样的错误,他山之石 可以攻错。对于身边的可以借鉴学习的人不去重视,不去亲近学习;对于身边做了恶事的人只是鄙视看不起,却不去思索疼惜他能带给你的珍贵阅历。即使你才高八斗,学识渊博,学历高,也是个心智不成熟的看待事物迷幻不清的人。所以不要觉得看了几本书比别人多懂得一些学问就高人一筹。你得到的学问是有限

9、的,而那些为人处事恰到好处,到处能为别人立场换位思索的人,他们才是无限公司。即使没有看过啥书,也是比你高超,因为他们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以上是我对本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道德经共81篇,每一篇都精辟微妙,是中国道家文化的核心著作。看完这本书或许不会让你增长才智,只是在看的过程中增加乐趣,只有融汇于为人处事才会增长才智。假如能够把全书内容理解透彻并融入日常生活而全面不着痕迹,应当会让你有全新体验并使生命更精彩。所以肯定值得一看。道德经读书笔记道德经,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千一百零一年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一百零一姓,无不从这部人类文明史上的才智宝典中吸取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

10、的精髓。当今社会科学发达,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财宝越来越殷实,而精神财宝却越来越贫乏,道德沦丧的现象日益严峻。堂堂正正做人,踏踏踏实实工作的呼声日益剧烈。物欲横流的现实生活中,如何去面对金钱、地位、美色的诱惑呢?我们同样可以在道德经这部圣典中找出答案,那就是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家庭中注意守静处世,清静自省,尽心本职!既然我们个体非常渺小,力气非常微弱,人生非常短暂,我们何不端正心态呢?静心、净心、尽心就是人们的三个不同心态层面。静心:静安人生坐标;净心:净处人生方向;尽心:尽展人生作为。静心,静安人生坐标。老子以清静为天下正,清静无为为修道之本。道德经十六章云:致虚极,守静笃。强

11、调了致虚守静的修养。致虚就是要消退心灵的蔽障和理清混乱的心智活动,而后才能守静,通过静的工夫,深蓄厚养洞察力,才会知常,逢凶化吉。老子之后,庄子强调少私寡欲,以静养神,这是道教静中养生的思想理念。静心,才能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静心,才不受名利得失困扰,不因进退去留而影响;静心,才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孤独。总之,静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们的心境达到虚静的状态,才会时刻保持虚心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才会在社会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净心,净处人生方向。净者,不污也,天地万物之间,干净不染,就是不染。不染的含义很广泛,老子道德经十二章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

12、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意思是说五彩缤纷的世界使人纷繁芜杂,各种各样的声音使人响彻云霄,美味佳肴使人馋涎欲滴,纵横驰骋的心灵使人心态若狂,拥有珍贵难得的货物使人心惊胆寒。就从视、听、味、嗅、触、物六方面形象勾划了人们因贪欲而染色、染音、染味、染心、染身所导致的严峻后果。故后人云:六根清净、一尘不染。意在教人约束,收敛人们的贪欲之心。道德经读书笔记今日最终达到诵读道德经101遍,终于摆脱了被债主催债的感觉,一鼓作气来写个博吧。但初读昭昭,多读昏昏;读经日益,感悟日损。被顾老师逼着写博,倒让我回忆起读研时候的趣事。那时,我们戏剧专业总共3个导师,各带12个探讨生

13、,总共也就4人。所以,上课都是干脆到老师家上的,有时上课是探讨名家名剧的文本,有时候老师放碟片。看碟片当然是很快乐的,不料看到兴起处,老师遥控器一拿,咔就暂停了,这一段咱们来分析一下!忽然就懵了。终归看碟片的时候是投入情感在看戏,须要的是共鸣效果;突然大脑要切换到理论剖析,转为逻辑思维,大脑处于空白状态,不得不快速搜寻大脑每个角落回忆可用的情节并找到可用的理论框架。再接着看碟片都有点抖抖索索的感觉,时常用眼角余光看看老师是不是要拿遥控器,也试图调动一些脑细胞在看剧同时做些分析,但后者基本上很难做到,老师暂停的时候,我们4人总是处于茫然状态,而且看得很不尽兴。读道德经写博的难也在此,读经时,随着

14、遍数增长,愈发如小和尚念经般有口无心,根据顾老师的理论是无需用脑,但总结出东西写博却少不得要用脑,两者切换,不免恍兮惚兮。姑且牵强挤一点牙膏:在人生的最初阶段,因为我们的身体、生活状态是日益的,所以我们的精力会更多地甚至全部地投入在外在的东西中,比如为学,比如追名逐利。那个阶段,我们志得意满、意气风发、挥斥方遒,信任人定胜天,信任事在人为,信任我能。但是当我们的身体、事业、生活的其他方面在渐渐走下坡路即日损的时候,大家又会不谋而合地转向内在,即求道。虽然详细的道各种各样,或许是儒,或许是道,或许是佛,或许是基督,或许是心理学,或许是瑜伽,或许是别的什么心灵鸡汤,或许就是什么大法。因为看到了我不

15、能,人的终点是神的起先,是道的起先。道德经读书笔记老子道德经是一部灰常好的中华珍宝,包含了丰厚的人生哲理。还记得小时分跟着他们道可道,特别道;名可名,特别名,那时分还不晓得这是出自何处,更别说是什么意义了。时过几载,再次看这部道家代表巨作,当然还是不能完整了解,但是至少有一些些本人的感受。道德经提倡欲壑难填、无为而治。千一百零一年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一百零一姓,无不从这部人类文化史上的聪慧宝典中吸取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精华。当今社会科学兴盛,社会经济高速开展,人们的物质财宝越来越殷实,而肉体财宝却越来越贫乏,道德沦丧的现象日益严峻,我想我们更应当从老子的道德经里面找到本人的人生

16、原则,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静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们的心境到达虚静的状态,才会时辰坚持傲慢自大、不骄不躁的作风,才会在社会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实招、办实事、务实效。人们常说:读史而明鉴,读典可明智。老子在道德经之十七章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的无为思想并不是说消极而无所作为,这是对老子道德经的误会,老子本意是在教人遵道而行,不妄为,而有作为。只要不妄为才能更好地有所大作为,也就是说不妄为是有所作为的保证。什么是有为呢?尽心扮好社会角色,干好本职工作,担起家庭义务,就是有作为。是的,在世欲纷争的当今社会中,如能尽心安心于本职的话,那他的心态确定是常常处于静心、净心的状态,没有进入静心、净心的心境,

17、他是收敛不了他那担心份的心的。即神不外驰,心不外思,由是说:静心、净心是尽心干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先决条件。道德经可谓言简意赅,一字千金,字字麻木不仁,字字催人深思,足可见老子扎实的文字功底和信手拈来的写作技巧及惨绝人环的创新才能。实是信服信服!再加上一些经典事例,点睛之笔,妙笔生花,意境深远,呼应前文,升华主题,把作者本人要表达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给人无限打动和难受,有浑然天成之感,实乃文章中之极品,古文中之绝笔!第13页 共13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