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心理咨询中的“价值干预”] 心理咨询的价值.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10021639 上传时间:2022-04-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4.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心理咨询中的“价值干预”] 心理咨询的价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论心理咨询中的“价值干预”] 心理咨询的价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心理咨询中的“价值干预”] 心理咨询的价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心理咨询中的“价值干预”] 心理咨询的价值.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论心理咨询中的“价值干预” 心理咨询的价值摘要:在心理询问过程中,“价值干预”是必要的,也是必定的,进行价值干预应以价值的功能干预为主,价值的内容干预为辅。文章通过对心理询问中价值干预问题的探讨,以期对现实的心理询问活动供应肯定的理论指导。关键词:心理询问;价值中立;价值干预一、引言随着人们现代生活节奏的日益惊慌,面对升学、就业、工作、恋爱、婚姻等诸多方面的压力,心理询问(Psychologicalcounseling)渐渐走进现代人的生活。心理询问在解决人们的心理困扰便利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心理询问是询问者通过与来访者建立一种和谐而特别的人际关系,帮助来访者解决心理失常问题,促进身心健康,提高

2、社会适应实力的过程。在心理询问的过程中,询问者须要帮助来访者澄清自己的思想,重新相识自己的价值。而来访者不是精神病患者,而是一个有思想的,有价值观的行为偏离的主体。美国的心理学一百零一科全书认为心理询问有两种模式教化模式和发展模式。该书认为:“询问心理学始终遵循着教化的模式,而不是临床的、治疗的或医学的模式。询问对象(而不是患者)被认为是在应付日常生活中的压力和任务方面须要帮助的正常人。询问心理学家的任务就是教会他们仿照某些策略和新的行为,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已经存在的实力,或者形成更为适当的应变实力。”同时,“询问心理学强调发展的模式,它试图帮助询问对象得到充分的发展,扫除其成长过程中的

3、障碍。心理询问中价值问题的实质,事实上是如何处理价值的问题。那么什么是价值(Value)?威廉斯(R.Williams)说价值是“合乎须要的事态的概念,这个概念在选择的行为中被用来作为偏爱或选择的标准,或者作为拟议的行为或实际的行为的正值理由”。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有一套自己的价值体系,它是社会成员用来评价行为、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合意目标的准则。可见价值是主体的行为准则,来访者寻求帮助,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寻求价值支持,来访者的价值观是心理询问过程的关键因素。那么,对于来访者的价值观,我们是保持“价值中立”(Valueneutrality)还是进行“价值干预”(Valueinterv

4、ention)?二、人本主义心理理论与“价值中立”心理询问“价值中立”的理论源自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提出的“来访者中心疗法”。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C.Rogers)认为健康的人有自发追求价值实现的内在倾向,这是人的本性。询问者的工作不是要变更来访者,而是供应一种氛围,使来访者能够自己帮助自己。每个人都有独一无二的自我实现的倾向。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信任每一个人都可以以一种主动的、自我实现的方式成长,除非这一过程被阻挡了。遇到与来访者自我概念不一样的信息时,应当更少地运用扭曲和否认等防卫机制。询问者的工作就是允许来访者回到他们自己主动成长的轨道上去,接着朝着主动的方向进步。潜能的存在不是教化的结果

5、,而价值的实现也不是干预的结果,不恰当的价值干预反而会阻碍价值的实现,所以,避开“价值干预”提倡心理询问过程中的“价值中立”就成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重要思想。三、心理询问“价值干预”的理论探讨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中的“价值中立”,希望将价值干预解除在心理询问的范畴之外。将人本主义的“价值中立”作为心理询问的重要原则,它敬重了人的尊严与价值,但也忽视了来访者心理困惑的根源恰恰就是他们的价值出现了偏差,他们所要解决的正是价值的问题。人本主义心理学过份强调个人在自我实现中的作用,忽视社会发展、社会实现对个人自我实现的确定性意义,放弃了社会文化伦理对人性的制约与促进。经典操作理论的探讨者斯金纳(B.F.S

6、kinner)认为,传统人文探讨将事实推断与价值推断截然分割是一个极端的谬误,他主见任何价值推断都是关于事实的推断。人们认为好的东西是能产生正强化的东西,是正强化物,人们认为坏的东西则为负强化物。斯金纳反对用主观的良知、善恶感等来说明人的价值与道德。假如没有是与非的标准,就没有正确的强化物,就不会习得正常的行为。社会行为即是社会强化的结果。可见,行为主义询问理论并不回避价值干预问题,承认价值干预的作用。认知学派的凯利(GeorgeA.Kelly)从临床心理学阅历得到的启示是:任何使患者本人对自己和自己的问题的看法有所变更时,都会使他的病情有所好转。人对客观存在的相识个人的阅历、思想观念是影响人

7、格形成、发展以至导致变态的主要因素,他提出了建构理论,假如构念个体的思想、观点、看法(类似于价值一类的)与事实不符,而人又不能变更自己的构念就会产生偏差。重新相识、重新构建新的价值体系,就是心理询问解决问题的关键。可以看出认知学派赞成要用价值干预来帮助来访者区分理性信念和非理性信念,帮助来访者重构正确的信念和价值。可见,有许多心理学派未放弃对价值干预的认同与运用,甚至认为询问过程中的价值干预和价值引导是必不行少的。“价值中立”并不是心理询问理论的通用原则,它是服务于人本主义心理询问理论的原则,是特性而非共性的原则。“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四、心理询问中“价值干预”的实践探讨人本主义的

8、心理治疗法只对一小部分希望通过询问解决问题的人有帮助,创设恰当的氛围有利于人的成长,这可能对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很多视察者有效(事实上,他们所视察的大部分都是心理健康的人,比如说马斯洛(AbrahamH.Maslow)提出自我实现理论是通过视察48位杰出人士而总结出来的),但是对那些极端心理障碍的人帮助甚少。同样思索人生的价值和目标对于一个受过良好教化、中产阶级的来访者很有帮助,但是对那些生活在艰难、动荡的环境中,或者挣扎在心理困惑中的人有帮助吗?来访者中心疗法可能会解决某些问题,但是对大量前来询问的,有严峻心理障碍的人帮助甚少。事实上,一些心理问题是由明显的价值偏差引发的,如不解决价值偏差的问

9、题,心理问题很难解决。比如焦虑,焦虑是一种消极的心情状态,它主要表现为躯体惊慌和对将来的担忧。焦虑在个体身上可能表现为主观的担心感,一系列的行为表现如忧心忡忡、烦躁担心,也可能表现为某种源自大脑的生理反应和反射性的心跳加快或肌肉惊慌;那么作为心理询问者首先要帮助来访者认清其思维方面的弱点,它他们依靠于什么样的非理性观念而导致焦虑,并查明推理上的错误,然后询问者与来访者一起用合理的观念取代非理性观念,消退焦虑。帕特森(C.H.Patterson)说心理询问就是一种人际关系,是一个人际互动的过程。在进行心理询问时,询问者的目光接触、眼神、微笑、姿态等表情都流入来访者的眼里,甚至有的来访者会在意询问

10、者与自己身体之间的距离。在心理询问的过程中,有许多询问者会去揣摩询问者的话里之意,留意询问者选择的话题,希望取得询问者的认同,博取询问者的留意或好感,而主动求价值影响。正如杰拉德•考利(GeraldCorey)所言,“即使你相识到把你自己的价值观加于来访者不合适或者不合道德,你仍旧会以某些微妙的方式影响他们赞同你的看法。”即使询问者特别当心地隐藏自己的看法,来访者也会像福尔摩斯一样扑捉到询问者价值观的蛛丝马迹,尤其是缺乏自信和主见的来访者。五、心理询问中“价值干预”的策略(一)以功能干预为主,内容干预为辅我国的学者江光荣把价值干预分为价值的功能干预和价值的内容干预。在心理询问的过程

11、中,强调提倡价值的干预功能,避开价值内容上的干预。但我认为应当以功能干预为主,内容干预为辅,不能完全没有内容干预。某种意义上讲功能干预是手段,内容干预是目的,手段是为目的服务的。比如对于青少年等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完善的来访者,在对他们进行心理询问时,可以适当的进行内容干预。这种干预有可能是“植入”性的,也有可能是订正性的。因为这类群体的价值观没有形成体系,有可能是混乱、残缺的,他们自身也须要外界的强力赐予支持,须要询问者赐予是与非的标准。同时服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议的须要,心理询问者在对青少年进行心理询问的时候,有进行社会主义德育的义务,尤其是在校内从事学生心理询问工作的询问者。(二)价值干预方

12、法适当、力度适中每一个来访者都有自己原有价值体系,那么询问者应当首先相识来访者的价值体系,敬重来访者的价值体系。询问者必需避开将价值观强加给来访者,而是采纳相宜的方法,以便能让来访者更简单接受新的道德观念或价值取向。按部就班,不行一蹴而就,假如价值干预的方法不适当,价值干预的力度过大,矫枉过正,过犹不及,往往适得其反。尤其是目前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的思想发生着巨大的改变,各种思想、文化的剧烈冲击使人们的价值观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有时候根本没有是与非,只有适合与不适合,要把来访者置于其生存的社会环境中来共同分析,使来访者相识到接受其他价值观念或变更其

13、原有观念的必要性和有益性,引导其朝合理方向发展方为正道。(三)设身处地的理解,无条件地主动关注询问师不管来访者是什么人,都应当抱以一种热忱的、主动的和接纳的看法,这种看法没有私欲、没有评价、没有保留。不管来访者有什么行为,询问者总是接着敬重他。询问者的主动关注总是不变的、不动摇的。来访者因此能自如地表达和接受自己的全部思想和情感,不必担忧会遭到询问者的拒绝,真诚自我表露。朱拉德(SidneyJourard)认为人只有通过自我表露才能更接近真实的自己,更能渐渐相识自己。将模糊不清的情感、信念转为完整的说明常常能发生顿悟的效果,于使患者事实上变成了自己的治疗者。询问关系是双向的,心理询问中的表露也

14、是双向的,很多探讨发觉询问者适当的自我表露与来访者的进步呈正相关。(四)做科学家型的实践者早在11016年,卡拉瑟(T.B.Karasu)就统计出世界上各种各样的心理治疗学派的数量多达400种。但是由于心理问题的困难性,在实践中人们相识到,没有任何一种单一的理论和方法是“万金油”,能在全部情境下解决全部人的全部心理问题,其效果各有所长。询问者应当追踪科学领域的最新成果,依据不怜悯况选择不同的方法,或综合采纳几种不同学派的方法,进行心理询问实践。凯利曾说人像科学家一样,能够不断提出并检验自己对世界的假设。询问者应不断学习与心理询问相关的交叉学科,比如神经科学、社会学等,了解文化、社会和发展对人们

15、心理的影响,对来访者的心理障碍及其成因进行探讨,主动总结评估自己对来访者的询问方法和手段是否有效,做一个科学家型的实践者。参考文献:1、江光荣.心理询问中的价值干预J.心理学动态,2001(3).2、车文博.人本主义心理学评价新探J.心理学探新,11019(19).3、郑雪.人格心理学M.暨南高校出版社,2022.4、GeraldCorey.心理询问与心理治疗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作者单位:衡阳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系) 第10页 共10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