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知识讲解_《李凭箜篌引》《虞美人》《燕歌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知识讲解_《李凭箜篌引》《虞美人》《燕歌行》.doc(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燕歌行李凭箜篌引虞美人编稿:程彦芳 审稿:学习目标1、识记基本字词义,疏通诗意,有节奏有感情朗读。 2、了解高适诗粗犷豪迈、遒劲有力的边塞风格,了解李贺诗幽奇神秘的意境,了解李煜凄凉悲壮、寄情深远的创作风格。 3、掌握燕歌行的主要内容,了解将士们为国献身的精神;李凭箜篌引为乐府歌行体,氤氲流转自然,诵读时注意是举止间的起承转合,注意体会诗中意象蕴涵的情感;虞美人一词的情感基调是无限伤感悲切的,学习中,结合背景,联系此人的身世,仔细体会词作的思想内容,理解词人在作品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知识积累文学常识作者简介高适(700765),盛唐诗人。字达夫、仲武,沧州(今河北省景县)人有高常侍集、中兴间气集
2、等传世。永泰元年(765年)卒,终年64岁,赠礼部尚书,谥号忠。高适为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熟悉军事生活。所作边塞诗,对当时的边地形势和士兵疾苦均有反映,燕歌行为其代表作。李贺(790816),唐代著名诗人,河南福昌人。字长吉,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等,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祖籍陇西,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河南洛阳宜阳县)。李贺是中唐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重要人物。李煜(937978),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
3、后主。开宝八年,国破降宋,俘至汴京,被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为宋太宗毒死。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王国维人间词话称:“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被称为“千古词帝”。 现存词四十六首,其中几首前期作品或为他人所作,可以确定者仅三十八首。写作背景燕歌行,开元十五年(727),高适曾北上蓟门。二十年,信安王李禕征讨奚、契丹,他又北去幽燕,希望到信安王幕府效力,未能如愿。开元二十一年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经略边事,初有战功。但二十四年,张让平卢讨击使安禄山讨奚、契丹,“禄山恃勇轻进,为虏所败”(资治通鉴卷二百十五)
4、。二十六年,幽州将赵堪、白真陀罗矫张守珪之命,逼迫平卢军使乌知义出兵攻奚、契丹,先胜后败。“守珪隐其状,而妄奏克获之功”(旧唐书张守珪传)。高适对开元二十四年以后的两次战败,感慨很深,因写此篇。李凭箜篌引,此诗大约作于元和六年,当时李贺在京城长安,任奉礼郎。箜篌演奏技艺到唐代达到了极高的水平。李凭是梨园弟子,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 身价之高,似乎远远超过盛唐时期的著名歌手李龟年。他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热情赞赏。这首诗歌正是作者当时聆听了李凭弹奏箜篌,而写下的一首惊天地、泣鬼神的著名诗篇。李贺此篇想象丰富,设色瑰丽,艺术感染力很强。清人方扶南把它与白居易的
5、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相提并论,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虞美人,这首词作于南唐覆亡后,李煜被软禁于北宋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时期,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深切怀念之情。相传后主于生日(七月七日)晚,在寓所命故妓作乐,唱虞美人词,声闻于外,宋太宗闻之大怒,命秦王赵廷美赐牵机药,将他毒死。所以,这首词,可以说是后主的绝命词。歌行体“歌行体”为南朝宋鲍照所创,鲍照模拟和学习乐府,经过充分地消化吸收和熔铸创造,不仅得其风神气骨,自创格调,而其发展了七言诗,创造了以七言体为主的歌行体。“歌行”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是初唐时期在汉魏六朝乐府诗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刘希夷的代悲白头吟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的出现
6、,可说是这种体裁正式形成的标志。明代文学家徐师曾在诗体明辨中对“歌”、“行”及“歌行”作了如下解释:“放情长言,杂而无方者曰歌;步骤驰骋,疏而不滞者曰行;兼之者曰歌行。”歌行体的特点是格式节奏上没有严格要求,也不讲究平仄,字数五七言为主,可参差不齐,可变韵。亦称古诗、古风。代表作,以“歌”命名的有白居易的长恨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以“行”命名的有白居易的琵琶行、杜甫的兵车行等;以“歌行”命名的有高适的燕歌行。字词汇总吴丝蜀桐张高秋:张,演奏。李凭中国弹箜篌:中国,即国中,国都长安之中,古今异义词。二十三丝动紫皇:动,使动用法,使动。石破天惊逗秋雨:逗,引。露脚
7、斜飞湿寒兔:湿,使动用法,使湿。男儿本自重横行:横行,纵横驰骋,无所阻拦。天子非常赐颜色:非常,特别,古今异义词;颜色,面子,荣光,古今异义词。死节从来岂顾勋:死,为而死。课文精要理解主旨高适燕歌行诗的主旨是谴责在皇帝鼓励下的将领骄傲轻敌,荒淫失职,造成战争失败,使广大兵士受到极大的痛苦和牺牲。诗人写的是边塞战争,但重点不在于民族矛盾,而是同情广大兵士,讽刺和愤恨不恤兵士的将军。全诗以非常浓缩的笔墨,写了一个战役的全过程:第一段八句写出师,第二段八句写战败,第三段八句写被围,第四段四句写死斗的结局。各段之间,脉理绵密。诗的发端两句便指明了战争的方位和性质,见得是指陈时事,有感而发。“男儿本自重
8、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貌似揄扬汉将去国时的威武荣耀,实则已隐含讥讽,预伏下文。樊哙在吕后面前说:“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季布便斥责他当面欺君该斩。(见史记季布传)所以,这“横行”的由来,就意味着恃勇轻敌。唐汝询说:“言烟尘在东北,原非犯我内地,汉将所破特余寇耳。盖此辈本重横行,天子乃厚加礼貌,能不生边衅乎?”(唐诗解卷十六)这样理解是正确的。紧接着描写行军:“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透过这金鼓震天、大摇大摆前进的场面,可以揣知将军临战前不可一世的骄态,也为下文反衬。战端一启,“校尉羽书飞瀚海”,一个“飞”字警告了军情危急不意“残贼”乃有如此威势。从辞家去国到榆关、碣石,更到瀚
9、海、狼山,八句诗概括了出征的历程,逐步推进,气氛也从宽缓渐入紧张。第二段写战斗危急而失利。落笔便是“山川萧条极边土”,展现开阔而无险可凭的地带,带出一片肃杀的气氛。“胡骑”迅急剽悍,象狂风暴雨,卷地而来。汉军奋力迎敌,杀得昏天黑地,不辨死生。然而,就在此时此刻,那些将军们却远离阵地寻欢作乐:“美人帐下犹歌舞!”这样严酷的事实对比,有力地揭露了汉军中将军和兵士的矛盾,暗示了必败的原因。所以紧接着就写力竭兵稀,重围难解,孤城落日,衰草连天,有着鲜明的边塞特点的阴惨景色,烘托出残兵败卒心境的凄凉。“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回应上文,汉将“横行”的豪气业已灰飞烟灭,他的罪责也确定无疑了。第三
10、段写士兵的痛苦,实是对汉将更深的谴责。这是处在被围困的险境中的士兵心情的写照。“铁衣远戍辛勤久”以下三联,一句征夫,一句征夫悬念中的思妇,错综相对,离别之苦,逐步加深。城南少妇,日夜悲愁,但是“边庭飘飖那可度”,蓟北征人,徒然回首,毕竟“绝域苍茫更何有”,相去万里,永无见期。白天所见,只是“杀气三时作阵云”;晚上所闻,惟有“寒声一夜传刁斗”,如此危急的绝境,不由人不想到把他们推到这绝境的人,这是深化主题的不可缺少的一段。最后四句总束全篇,淋漓悲壮,感慨无穷。“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最后士兵们与敌人短兵相接,浴血奋战,那种视死如归的精神,岂是为了取得个人的功勋!他们是何等质朴、善良,
11、何等勇敢,然而又是何等可悲呵!诗人的感情包含着悲悯和礼赞,而“岂顾勋”则是有力地讥刺了轻开边衅,冒进贪功的汉将。最末二句,诗人深为感慨道:“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八九百年前威镇北边的飞将军李广,处处爱护士卒,使士卒“咸乐为之死”。这与那些骄横的将军形成多么鲜明的对比。诗人提出李将军,意义尤为深广。从汉到唐,悠悠千载,边塞战争何计其数,驱士兵如鸡犬的将帅数不胜数,备历艰苦而埋尸异域的士兵,更何止千千万万!可是,千百年来只有一个李广,怎不教人苦苦地追念他呢?李贺李凭箜篌引全诗可以分为三节,第一节,先声夺人,李凭出场(14句);第二节,正面描写乐声,各具特色(5、6句);第三节,描写音
12、响效果,侧面烘托技艺高超(714句)。诗的起句开门见山,“吴丝蜀桐”写箜篌构造精良,借以衬托演奏者技艺的高超,写物亦即写人,收到一箭双雕的功效。“高秋”一语,除了表明时间是九月深秋,还含有“秋高气爽”的意思,与“深秋”、“暮秋”之类相比,更富含蕴。二、三两句写乐声。诗人故意避开无形无色、难以捉摸的主体(箜篌声),从客体(“空山凝云”之类)落笔,以实写虚,亦真亦幻,极富表现力。优美悦耳的弦歌声一经传出,空旷山野上的浮云便颓然为之凝滞,仿佛在俯首谛听;善于鼓瑟的湘娥与素女,也被这乐声触动了愁怀,潸然泪下。“空山”句移情于物,把云写成具有人的听觉功能和思想感情,它和下面的“江娥”句互相配合,互相补充
13、,极力烘托箜篌声神奇美妙,具有“惊天地,泣鬼神”的魅力。第四句“李凭中国弹箜篌”,用“赋”笔点出演奏者的名姓,并且交代了演奏的地点。前四句,诗人故意突破按顺序交待人物、时间、地点的一般写法,另作精心安排,先写琴,写声,然后写人,时间和地点一前一后,穿插其中。如此描写,突出了乐声,有着先声夺人的艺术力量。五、六两句正面写乐声,而又各具特色。“昆山”句是以声写声,着重表现乐声的起伏多变;“芙蓉”句则是以形写声,刻意渲染乐声的优美动听。“昆山玉碎凤凰叫”,那箜篌,时而众弦齐鸣,嘈嘈杂杂,仿佛玉碎山崩,令人不遑分辨;时而又一弦独响,宛如凤凰鸣叫,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芙蓉泣露香兰笑”,构思奇特。带露的
14、芙蓉(即荷花)是屡见不鲜的,盛开的兰花也确实给人以张口欲笑的印象。它们都是美的化身。诗人用“芙蓉泣露”摹写琴声的悲抑,而以“香兰笑”显示琴声的欢快,不仅可以耳闻,而且可以目睹。从第七句起到篇终,都是写音响效果。先写近处,长安十二道城门前的冷气寒光,全被箜篌声所消融。冷气寒光是无法消融的,因为李凭箜篌弹得特别好,人们陶醉在他那美妙的弦歌声中,以致连深秋时节的风寒露冷也感觉不到了。 “紫皇”是双关语,兼指天帝和当时的皇帝。诗人不用“君王”而用“紫皇”,不单是遣词造句上追求新奇,而且是一种巧妙的过渡手法,承上启下,比较自然地把诗歌的意境由人寰扩大到仙府。以下六句,诗人凭借想象的翅膀,飞向天庭,飞上神
15、山,把读者带进更为辽阔深广、神奇瑰丽的境界。“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乐声传到天上,正在补天的女娲听得入了迷,竟然忘记了自己的职守,结果石破天惊,秋雨倾泻。一个“逗”字,把音乐的强大魅力和上述奇瑰的景象紧紧联系起来了。“梦入神山”两句,诗人又从天庭描写到神山。那美妙绝伦的乐声传入神山,令神妪也为之感动不已;乐声感物至深,致使“老鱼跳波瘦蛟舞”。诗人用“老”和“瘦”这两个似平干枯的字眼修饰鱼龙,使音乐形象更加丰满。老鱼和瘦蛟本来羸弱乏力,行动艰难,现在竟然伴随着音乐的旋律腾跃起舞,这种出奇不意的形象描写,使那无形美妙的箜篌声浮雕般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以上六句以形写声,摄取的多是运动着的
16、物象,它们联翩而至,新奇瑰丽,令人目不暇接。结末两句改用静物,作进一步烘托:成天伐桂、劳累不堪的吴刚倚着桂树,久久地立在那儿,竟忘了睡眠;玉兔蹲伏一旁,任凭深夜的露水不停在洒落在身上,把毛衣浸湿,也不肯离去。这些饱含思想感情的优美形象,深深印在读者心中,就象皎洁的月亮投影于水,显得幽深渺远,逗人情思,发人联想。李煜虞美人词人又转而向人发问,“往事知多少”,一下转到社会现实中来了。“往事”,自然是指他在江南南唐国当皇帝的时候,可是,以往的一切都没有了,都消逝了,都化为虚幻了。他深深叹惋人生之短暂无常。“小楼昨夜又东风”,“又东风”点明他归宋后又过一年。时光在不断消逝,引起他无限感慨。感慨什么呢?
17、“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夜阑人静,幽囚在小楼中的人,倚栏远望,对着那一片沉浸在银光中的大地,多少故国之思,凄楚之情,涌上了心头,不忍回首,也不堪回首。“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他完全以一个失国之君的口吻,直抒亡国之恨,任情纵性,无所顾忌,感情纯真而深挚。“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他遥望南国慨叹,“雕栏”、“玉砌”也许还在吧;只是当年曾在栏边砌下流连欢乐的有情之人,已不复当年的神韵风采了。“只是”二字的叹惋口气,传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之感。最后,悲慨之情如冲出峡谷、奔向大海的滔滔江水,一发而不可收。词人满腔幽愤,对人生发出彻底的究诘:“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人生,不就意味着无
18、穷无尽的悲愁么?“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显示出愁思如春水的汪洋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这九个字,把感情在升腾流动中的深度和力度表达了出来。写作特色燕歌行 1、对比与排偶在这首诗中,诗人运用对比的手法和排偶的句式,将两种截然相反的事物只做客观描述,作者的褒贬明晰可见,起到振聋发聩之效。2、歌行中用典型的律句燕歌行是唐人七言歌行中运用律句很典型的一篇。全诗用韵依次为入声“职”部、平声“删”部、平声“微”部、上声“有”部、平声“文”部,恰好是平仄相间,抑扬有节。除结尾两句外,押平韵的句子,对偶句自不待言,非对偶句也符合律句的平仄。李凭箜篌引这首诗的最大特点
19、是想象奇特,形象鲜明,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诗人致力于把自己对于箜篌声的抽象感觉、感情与思想借助联想转化成具体的物象,使之可见可感。诗歌没有对李凭的技艺作直接的评判,也没有直接描述诗人的自我感受,有的只是对于乐声及其效果的摹绘。然而纵观全篇,又无处不寄托着诗人的情思,曲折而又明朗地表达了他对乐曲的感受和评价。这就使外在的物象和内在的情思融为一体,构成可以悦目赏心的艺术境界。虞美人1、对比手法开篇六句的章法是三度对比,隔句相承,反复对比宇宙之永恒不变与人生短暂无常,富有哲理意味,感慨深沉。如头二句以春花秋月之无休无尽与人世间多少“往事”的短暂无常相对比。第三句“小楼昨夜又东风”,“又东风”三字翻回头
20、与首句“春花”“何时了”相呼应,而与第四句“故国不堪回首”的变化无常相对比。第四句“不堪回首”又呼应第二句“往事知多少”。下面五、六两句,又以“雕栏玉砌应犹在”与“朱颜改”两相对比。在这六句中,“何时了”“又东风”“应犹在”一脉相承,专说宇宙永恒不变;而“往事知多少”“不堪回首”“朱颜改”也一脉相承,专说人生之短暂无常。如此回环往复,一唱三叹,将词人心灵上的波涛起伏和忧思难平曲曲传出。2、问答式结构,起伏跌宕的笔法这首词通篇采用问答,以问起,以答结,以高亢快速的调子,刻绘词人悲恨相续的心理活动。知识迁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军城早秋严 武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
21、遣沙场匹马还。【注释】严武(726-765),字季鹰,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唐词,回答问题。南园十三首(其五)李 贺男儿何不带吴钩, 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 若个书生万户侯?3、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4、这首诗在构思上有何特色?试作分析。参考答案1、晚秋、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疆的将领,斗志昂扬,
22、坚信必胜的豪迈情怀。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解析】诗的一、二句景中有情,显示出主将准确地掌握了时机和敌情,这就意味取得了克敌制胜的先决条件,这一切正预示着战争的顺利,因而,胜利也就成了人们意料中的结果,所以读到三、四句没有突兀、生硬之感。这首诗写得开阖跳跃,气概雄壮,干净利落,表现出地道的统帅本色。诗的思想感情、语言风格,也都富有作者本人的个性特征。1、分析诗歌“意境”, 答题步骤: 第一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第二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营造氛围的作用意义。意境(氛围)特点术语有:孤寂冷清、恬静优美
23、、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雄奇优美、生机勃勃,富丽堂皇,肃杀荒寒、瑰丽雄壮,虚幻飘渺、凄寒萧条、繁华热闹等。2、分析“思想感情” 答题步骤:第一步,调动积累,读品诗(词),理解内容,分析情感。第二步,有机整合,准确表述。3、这首诗抒写了诗人决心投笔从戎、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同时表达了诗人仕进不得、怀才不遇的愤懑。4、这首诗有两个问句组成。第一个问句中含自励,表达了诗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豪情;第二个问句在泛问中含激愤,抒发了诗人怀旷世之才却不能为世所用的愤慨。问句的使用使全诗情感激越,气势峻急,增强了表现力和感染力。【解析】3、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结合分析首尾两句,便可概括出主旨。4
24、、这首诗劈头就是一个诘问句,尾句中有一泛问,两个问句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有所区别,但同时表达一个主题。拓展阅读【高清】边塞诗“第一大篇”高适燕歌行析读关于高适的燕歌行,明代邢昉有这样的评语:“金戈铁马之声,有玉磬鸣球之节,非一意抒写以为悲壮也。”(唐风定卷九)金戈铁马之声:指出的是燕歌行的题材是边塞诗,写的内容是有关边塞战争、征戍之事。“玉磬鸣球之节”,读此诗,给人的艺术感受。读琵琶行时,我们学过“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以形象的描摹展示琵琶声清脆、圆润、急促。玉磬与玉盘敲击起来,都有清脆之共同特点,但磬形体更大,敲击出来的声音在清脆基础上又增加了厚重。这里指燕歌行在读起来的声韵上朗朗上
25、口,厚重不失清脆。“非一意抒写以为悲壮”,这里说了两层意思,一,非一意抒写,非一意,便是多意。燕歌行中表达的情感很丰富,并不是单一的;二,与内容相配合,燕歌行整体风格是悲壮的。悲壮是两层含义悲凉、雄壮,悲凉又雄壮。由这则评语,得出本课主要内容:我们以分析燕歌行所蕴含的复杂情感为主线,对表达这些情感的诗句一一进行艺术的感知与解读。在分析本诗的同时,适当做以拓展,了解一些其他的唐朝边塞诗。(一)报国建功的豪情“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如果用一个画面来描绘的话,两军阵前,无论是唐朝的兵士,还是敌人的兵士,短兵相接,血肉横飞。如果我们真的见到这样的场景,多数肯定是心惊胆战,觉得血腥无比。但是
26、,如果把样的场面放到燕歌行这首诗里面,我们却没有感到血腥,为什么?难道杀伐这样令人痛快?是,很痛快,我们读来却不觉得血腥,甚至感觉豪壮,因为杀伐具有两面性,唐军的战士是我们的子弟兵,他们不是不爱和平。而是正因为爱和平,所以他们为了保家卫国,不得已进行战争,进行正义的杀伐。“岂顾勋”,道出边塞诗的作者人为何投身边塞的两个最重要的原因:一,保家卫国;二,建功立业。“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作为一个大丈夫,顶天立地的男子,就应该纵横沙场,建功立业。天子皇帝都非常给面子,赐予荣耀。天子为什么会非常给面子?因为你是真汉子,纵横驰骋,能帮助他平定边患,自然对你高看一眼。大唐是一个可以多途径成就功
27、名的时代,社会的循环能力非常强。除了读书科举之外,还可以通过边疆立功来实现立业封侯的愿望。高适绝不是一个纸上谈兵之人,他本人就是通过边塞军功封侯的诗人。史载高适“少孤贫,爱交游,有游侠之风,并以建功立业自期”。四十六岁才应试中第,任汴州封丘尉之职。三年后弃官而去。入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府,任掌书记。安史之乱后,任淮南节度使、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剑南节度使等职,官至左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旧唐书说他“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二)对将领无能的愤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
28、歌舞”,这是高适燕歌行中最著名的两句。广大士兵浴血奋战、伤亡惨重和将帅们纵情享乐、不恤士卒,这是一组鲜明的对比。这是多么的苦乐不均!但是,这两句诗除了表达苦乐不均之外,还有什么意味呢?我们通过史料来探索一下。高适燕歌行前的小序说:“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元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可见,高适写此诗的直接原因是张守珪边塞军事失败这件事。我们来看史书记载:二十六年,(张)守珪裨将赵堪、白真陁罗等假以守珪之命,逼平卢军使乌知义令率骑邀叛奚余众于湟水之北,将践其禾稼。知义初犹固辞,真陁罗又诈称诏命以迫之,知义不得已而行。及逢贼,初胜后败,守珪隐其败状而妄奏克获之
29、功。(旧唐书张守珪传)这段话说明几个问题:1、主要人物:张守珪主将,手下两员副将:赵堪、白真陁(tuo2)罗。平卢军使:乌知义。敌军:奚族残部。2、主要事件:副将立功心切,假传主帅将令,让乌知义进攻奚族残贼,先胜后败。“残贼”两字,我们要特殊注燕歌行前两句,“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这里的“残贼”多数的注释解释成“残忍的”,但林庚先生解释成残余的。林庚先生的解说是正确的。既然是进攻残贼,当然无需多虑了,自然可以像东晋淝水之战时的谢安那样谈笑自若,“为君谈笑净胡沙”了。苏轼赤壁怀古不也写过“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吗?换句话说,在非常轻松的、毫不紧张的前提战,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那
30、是多么潇洒!这样说有没有根据呢?有,诗中明确说“身当恩遇常轻敌”,唐军将领不是花天酒地、糜烂无能,而是自高自大,高估自己的能力,立功心切!他们不是不努力,因为我们看:他们手下的士兵虽然战死过半,但军心不动,仍然在战斗,“孤城落日斗兵稀”,虽然没有解围,但是他们仍然“力尽”“力尽关山未解围”。可见,“战士军前”这两句诗歌看似在说苦乐不均,其实更大程度上是在写守将无能却贪功的愤慨。并且,这个讽刺,愤慨还是有出处的:(开元)十五年,吐蕃寇陷瓜州以守珪为瓜州刺史、墨离军使,领余众修筑州城。板堞才立,贼又暴至城下,城中人相顾失色,虽相率登陴,略无守御之意。守珪曰:“彼众我寡,又创痍之后,不可以矢石相持,
31、须以权道制之也。”乃于城上置酒作乐,以会将士。贼疑城中有备,竟不敢攻城而退。守珪纵兵击败之。(旧唐书张守珪传)张守珪是大唐著名的战将,唱过空城计的人,有过美人帐下歌舞推敌军的经历。但张守珪此时已经到了生命与仕途的晚年,尤其是败给奚族残部的这件事令他晚节不保。虽然这次失败与张守珪没有关系,但是张守珪对的两位部将培养不利,战将不成气候,还妄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可以说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所以高适这里非常气愤。深得天子恩遇,却不能为天子分忧。出征时的声势与战场上的惨败的对比,揭露了主帅恃宠轻敌与腐朽无能。兵熊熊一个个,将熊熊一窝。将领的无能给士兵带来空前的灾难。所以,面对无能的将领,高适和很多后人
32、都想起了自然想起了汉代名将飞将军李广:“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李广不但武艺高强,还是一位深得属下爱戴的将军。史记李将军列传记载:(李)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为二千石四十余年,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李)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可见,李广身上兼具这样的几种优点:武功高强,自信,体恤士卒,战功卓著。然而,高适面对的这场战争却是由于主帅的指挥不力而失败,怎能不让人怀念李将军?如果有李将军这样的将领,广大将士们则能还“半死
33、生”,则能还“斗兵稀”,怎能还会感受到“沙场征战苦”?另外,我还有一个猜测,那边是高适感慨自己沉沦下僚,满腔报国志,一身能力不得施展。他觉得自己便是李广。以为李广除了上面说的特点外,还有就是一生战功卓著,但不得封侯,郁郁不得志。正如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写道“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本诗的小序中写到:开元二十六年,开元二十六年是公元738年。高适的生卒年是700-765年。此时的高适39岁,还没有任何的官职,属于在野状态,所以,他提到李将军,便会有一层“李广难封”的切身感慨了。(三)戍卒思妇的相思“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常年征
34、戍在外,哪能不想念家人?家人又如何不想念自己的丈夫?这几句诗,作者将笔触深入到士兵们的内心,着力刻画了士卒内心的矛盾。战斗结束了,兵士们又饿又累,默默地围坐一堆儿,心情十分沉重,他们经历了刚才那场拼命厮杀,非常疲倦。现在心情稍舒缓,就想到了许多问题:他们想到自己离开家乡已经很久了,离家后家里亲人不知生活的怎么样?或许自他离家那天起,妻子就一直在哭,哭到肝肠欲断的程度。可自己又无法回家,无法安慰妻子,最后也只能站到高处向家乡望上几眼,人却不能回去与亲人团聚,只能在荒郊野外过这种紧张而凄苦的日子。地处边境,音信全无,放眼望去,一片荒茫,哎,真是令人恸煞!这段描写可以说写出了边塞士兵的最真实的心理,也写出了家中思妇的渴盼心情。可以说戍卒、思妇的相思并不是高适边塞诗所独有,但是,高适的这段描写却有着自己的特点,那便是盛唐诗人的高扬的生命精神:虽然战争很苦,虽然战败,但是只要生命不息,那就战斗不止。士兵是高尚的,他们一想到国家,就抛开了个人恩怨,所以高适明确说死节从来岂顾勋!高适燕歌行描写边塞战事,不再仅是贯穿着诗人的远大报负,闺中怨妇的啼泣之声,边塞将士的思乡之情。他用自己的视角拓宽了战争史诗的内涵出征的浩荡军容、军情的十万紧急、塞外的荒凉苦寒、战争的惨烈严酷、军中的苦乐不均、战士的骁勇善战,等等。他将此熔于一炉,人言燕歌行是高适边塞诗“第一大篇”,诚非虚言!